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審計信息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審計方法已經難以滿足政府審計的需求,政府審計信息化勢在必行。而我國在政府審計信息化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本文就我國政府審計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
政府審計;信息化;聯網審計
1前言
信息化是指為提高國民生產力,促使經濟快速增長而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發展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的過程。政府審計的信息化主要注重計算機輔助審計以及信息系統審計的推進。政府審計的信息化是在我國乃至全球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發展的,其促進了審計成本的降低,保證了審計的質量,提高了審計效率,是我國政府審計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金審工程一期、二期的建設加快了政府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改進了審計的方法與技術,然而我國在政府審計信息化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2政府審計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缺乏政府審計信息化標準
我國的政府審計是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基礎進行的,需要衡量被審計單位的合規性等,然而縱觀審計法,實施細則等各項法律法規,對其信息化的標準不夠明晰。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與政府審計信息化有關的政策,但是還不夠完善,也有一些相對滯后,時效性不足的問題。審計指南及操作辦法也有一些方面并未規范,審計標準的不完善將對政府審計信息化造成較大的影響。
2.2缺乏政府審計信息化人才
2.2.1審計人員信息化水平不高
據調研,目前審計機關中,審計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對于年齡偏大的人,信息化知識接受速度可能較慢,而以前的審計人員多為財經、審計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擁有計算機教育背景的人才并不多,導致審計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雖然審計部門已培訓出許多有計算機審計知識的審計人才,但是范圍還不夠廣,有時候學習的深度也不夠,導致審計過程中需要計算機方面的專家參與。在政府審計信息化這一方面,缺乏綜合能力較強的審計人才。
2.2.2審計人員對政府審計信息化的認識不足
審計人員對于政府審計信息化的認識多數停留在計算機輔助審計,認為計算機只是輔助收集數據,處理數據的工具,而對信息系統本身并不重視。但是政府審計信息化不僅僅指計算機輔助審計同時也包含對信息系統的審計,不規范的信息系統本身也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問題,如被審計單位的銷售信息系統中暗藏著一個收取一定資金回扣的模塊,如果審計人員僅僅關注數據本身而忽視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那么便大大增加了審計的風險。
2.2.3傳統審計的意識較強
現在政府審計機關中很多審計人員雖然接受了政府審計信息化的事實,但是往往對政府審計信息化的利弊權衡有很大的疑問,他們認為,政府審計的信息化成本過高,并且在現在的審計中很多仍然是現場審計,信息系統審計有時候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再加上技術不精,很多時候難以獲取到審計證據,因此,手工審計在很多時候要優于信息系統審計。這些審計人員即便知道信息系統審計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偏向于傳統審計,而對政府審計信息化有一定的抵觸。
2.3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程度參差不齊
不同單位的信息化進程是不同的,這對于審計人員來說是一大挑戰。一般來說,財政稅務及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對這些部門、單位進行信息系統審計較容易,但是有一些單位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原始資料并沒有電子化,只有紙質的材料,這是難以運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的。例如在環境審計中,某一區域的衛星云圖,有幾個月或幾年資料的缺失,資料的斷層對于審計來說,難以獲得有力的審計證據,有些衛星云圖很模糊,或于夜晚拍攝,計算機難以識別,這些是審計中一個較大的難題。
2.4信息系統缺乏相應的審計接口據調查,多數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并未設置審計接口,此外,一些單位也有設置密碼導致審計機關難以調取數據的情況。這影響了信息系統審計的發展,降低了政府審計機關搜集獲取審計證據的效率。同時,政府審計機關缺乏審計軟件,而現有的軟件功能單一,不能適應各種情況,難以滿足審計需求。
3我國政府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3.1完善政府審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我國現行的政府審計信息化標準體系還不夠完善,可以從三個方面完善政府審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第一個方面是法律法規層面,修訂《審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使審計工作有法可依。第二個方面是政府審計信息化的準則體系,包括這方面的基本準則、具體準則以及政府審計信息化指南及操作辦法等。為政府審計信息化的實施提供標準及具體操作的建議,加快政府審計信息化的進程。第三個方面是各項規定的制定,規范政府審計信息化。
3.2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審計人才對于政府審計信息化起著關鍵性作用,只有審計信息化人才發展起來,政府審計的信息化才能持續發展,政府部門應注重對審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和補充。對于在職的審計人員應注重培養其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增強審計信息化意識,培養信息系統審計技能。同時,應注重吸納人才,公務員招聘時注意吸納專業人才,也可在信息技術行業吸納人才,培養他們的審計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使之為審計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人才的培養不僅應注重數量同時必須注重質量,可通過增加考核等方式促進人員的學習,節約成本,提升效率。同時,可以通過提供升職通道或寫入檔案簡歷等方式,促進審計人員學習信息系統知識的積極性,如,只有通過了計算機相應的考試才能晉升上一級職務,通過計算機專業考試或CISA考試等將寫入檔案、簡歷等。
3.3促進審計管理細化
對于審計人員,每一位審計人員都有其擅長的方面,需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將人員進行分工,同時在進行審計時,使之團結協作,促進雙方的學習,在實踐中更好地提高政府審計信息化水平。在實施審計時,由于目前被審計單位信息化水平不一,審計單位現在應就不同的行業采取不同的審計方法,注重資源分配的效率效果,從而保證審計質量。對于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部門單位,可以注重對信息系統的審計,在各方調取數據,實現政府審計信息化。如對一些集中化管理的大型國有企業可以注重對它的信息系統本身進行審計,同時再關注其數據。對財政稅務等部門需要分別看每個省市的信息系統,進行調取數據等;而對信息化程度較低的被審計單位需要在導入數據,關注電子信息的同時更多地關注一些非電子數據。
3.4提高被審計單位信息化程度
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程度將影響政府審計信息化的進程,所以應全力推進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各項數據電子化。同時,規范被審計單位,使所有的數據都為有效數據,避免發生數據模糊不清、格式難以轉換為審計人員所需格式等情況。
3.5規范審計接口與審計軟件
一方面,規范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使之在選擇信息系統軟件時,選擇包含了審計端口,且能保留審計線索的軟件。將審計接口設計于被審計單位的軟件中,實現審計端口前移,加快政府審計信息化進程。另一方面,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完善審計數據的采集轉換、統計抽樣、數據分析、專家數據庫等模塊。開發時積極與審計人員溝通,使審計軟件更好地服務于審計工作,達到使用方便,功能齊全等效果,實現政府審計信息化。審計軟件的開發中也包括聯網審計軟件的建設。政府審計部門應爭取實現聯網審計,使審計部門能夠更方便的了解到被審計單位的情況,獲取數據,解決傳統審計中審計范圍受限,設備、地點受限等問題,實現異地審計,實時審計。同時,實現被審計單位數據的備份管理,提高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以此來保證被審計單位事后難以修改數據。這也可以實現跨行業、跨部門的關聯和多維度分析審計,提高審計效率效果。
4結語
雖然現在電子政務化,但存在著較大不足與漏洞,需要進一步改進。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政府審計信息化進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對理論研究與實務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熊忠平.計算機在財政審計中的運用[J].湖北審計,2000(3):38-39.
[2]孫東,賈恒德.國家審計信息化發展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南京市審計系統為例[J].審計月刊,2014(6):7-9.
[3]胡珍.政府審計中信息系統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08(7):185.
[4]金文,張金城.聯網審計的網絡安全技術方案研究[J].審計研究,2006(3):82-87.
作者:顏佳來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 政府審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