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播學下英譯漢雜志翻譯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翻譯研究本身就是一門跨學科研究,它在實質上就是跨文化跨語際的信息傳播活動。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各種類型的雜志在國際的交流日益頻繁,雜志翻譯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探討雜志翻譯過程,通過筆者自身的翻譯實踐,對外文雜志《高爾夫》的翻譯實例進行分析,在5W傳播模式的指導下,總結出最符合雜志文本翻譯的一些翻譯技巧,為雜志文本的翻譯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雜志翻譯;傳播學;翻譯技巧
1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概述
傳播學奠基人之一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DwightLass⁃well)在論文《社會傳播的結構和功能》中提出了著名的5W傳播模式。拉斯韋爾的5W模式完整地闡述了社會傳播的基本過程和五個基本構成要素:“誰(who)、說了什么(saywhat)、通過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對誰(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拉斯韋爾,2013:35-36)對應這五大傳播要素,拉斯韋爾由此引申了五種傳播研究方法: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效果分析。這五部分的內容涵蓋了傳播研究的主要領域,對應的參與主體分別是:傳播者、傳播內容、媒介、受眾、效果。
25W傳播模式在雜志翻譯中的應用
翻譯是傳播的手段,傳播是翻譯的目的。(姚亮生,2003:9)這一點對于雜志文體而言尤為重要,雜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廣和傳播,其本身就屬于傳播媒介的一種,通過對傳播模式參與主體的分析和研究,筆者認為,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研究雜志翻譯領域的問題不僅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傳播學對于雜志翻譯的重要意義在于:為雜志翻譯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而不僅僅局限在英語語言學或是翻譯學層面,使雜志翻譯能夠更加大眾化,更加接近傳播和推廣的最終目的。從5W傳播模式角度來看,雜志翻譯過程中對應的各要素分別是:譯者、翻譯文本、譯文媒介、譯文受眾和翻譯效果。更具體地來說,譯者在進行傳媒文本翻譯時,具體說來就是文本內容和語言特點、傳媒運作規律和特點、受眾及其文化認知等層面的分析。(王守宏,2012:136)在雜志翻譯中,譯者更像是一位傳播者,他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把雜志中的信息文本傳播給大眾,這也就要求譯者不僅僅對文本做出翻譯,還要求譯者根據雜志文本的特點對文本進行再創作再加工,對語言進一步地美化。同時,雜志的譯文受眾范圍更加寬泛更加復雜,這也要去譯者在翻譯創作中需要將各個層次的受眾需求考慮在內。最后,雜志文本翻譯比其他文本更要注重傳播效果,這對于譯者而言也是一個挑戰。
3雜志文本翻譯技巧探究
翻譯中大部分的問題都起源于兩種語言差異而造成的障礙,當然對比不應只看到差異,也要看到一致性。假如兩種語言中沒有任何一致性或相同性,翻譯活動也就無法進行。(葉子南,2012:14)而對于雜志文本而言,相比一般文學作品或專業領域的翻譯作品,其傳播受眾群體要更加廣泛,這也要求譯者從傳播受眾、傳播效果角度著手,盡可能地減少這種障礙。在此基礎上,筆者總結出三種在雜志文本翻譯中最常用的翻譯技巧,即增詞法(amplification)、詞性轉換(conversion)、切分(divi⁃sion)。
1)增譯法(amplification)
增譯法在雜志文本翻譯中十分常見,在雜志翻譯過程中,僅僅翻譯文本內容還遠遠達不到傳播的目的,傳播者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該進行翻譯再創作,對文本進行一定的渲染,使其文字更加吸引受眾,從而達到推廣的目的。即“在原文的基礎上添加必要的單詞、詞組、短語等,從而使譯文在語言形式上符合疑問習慣和在文化背景、詞語聯想方面與原文一致起來”(張建,2008:22)此外,雜志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廣告宣傳,在翻譯此類文本時,譯者要更加注重再創作的重要性,適當的增加描述性的語言,讓語言更加生動活潑,從而提升傳播受眾對該譯文的注意力。增譯法的基本準則在于增詞不增意,無論譯者如何加工再創作,這一點基本準則一定要內記于心。例1:Theideaoftossingyourclubsintothetrunkandhittingtheopenroadforagolftriphasneverbeenmoreappealing,espe⁃ciallywithrecord-lowfuelprices.Basedonthequalityofthedesti⁃nationandthesheerthrillofthejourneyitself,herearethethreebestgolfroadtripsinNorthAmerica.筆者譯本:把你的高爾夫背包裝進汽車,沿著壯美的公路出發吧!這樣激動人心的旅程,難道你不為之心動嗎?而且現在油價也是史上最低,公路旅行的好時機就在現在!我們為您挑選了三個絕佳的高爾夫球場和三段精彩的公路旅行。這三段北美洲最棒的高爾夫公路旅行,你一定不能錯過。分析:這段話是一篇介紹高爾夫旅行的導語部分,英文原文簡單精煉,但是如果譯者直接把原文逐字逐句翻譯下來,而不進行詞語、語氣的增加和再創作,譯文就很難出彩,尤其是作為導語,很難吸引譯文受眾進一步閱讀全文。因此“hasneverbeenmoreappealing”通過增譯法翻譯成“這樣激動人心的旅程,難道你不為之心動嗎?”普通直譯版本為“變得越來越誘人”,對比這兩個版本,顯然前一個版本更加符合雜志文本的語言和傳播特點。“herearethethreebestgolfroadtripsinNorthAmerica”的普通譯法為“為您挑選出三段北美最棒的高爾夫公路旅行”,而筆者使用增譯法,在后面加上一句“你一定不能錯過”,從而增強了語氣,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例2:Kingforaday?Whystopthere?Withthecropofcas⁃tles-for-hirenearBritain’sbestcourses,youcanlivelikeroyaltyonyournextgolfadventure.筆者譯本:你是否曾經幻想著體驗一天的皇室生活?為什么只是停留在幻想里呢?在你開啟一段高爾夫冒險之時,大不列顛許多優質的高爾夫球場附近,坐落著許多可供出租的城堡能夠滿足你的幻想。分析:本句也是摘自一篇雜志文本的導語部分。第一句“Kingforaday?Whystopthere?”是非常典型的增譯法句型。如果不采用增譯法,這句話直接翻譯成漢語“想要成為國王嗎,為什么停留在那里呢?”可能會讓讀者不知所云。筆者通過閱讀下文,把下文中提到的信息提取到該句中,從而使信息完整,使整個句子更具表達性。
2)詞性轉換(conversion)
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和語法結構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一方面,漢語詞大部分是一詞一類,而英語常用詞有許多都是一詞多類。(胡榮慧,2012:28)因此詞性轉換也是翻譯中常用的手段,而針對于雜志文本,譯者更需要把語言直白、準確地翻譯出來,因此,詞性轉換在雜志翻譯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詞性轉換不僅僅局限于單詞和短語的處理,某些情況下,一個單詞可能會被轉換成單獨的句子。例3:BoveyisconvenientlysituatednearthehighlyratedlinksoftheSomerset,DevonandCornwallseaside.筆者譯本:薩默塞特,德文,康沃爾這三個郡都瀕臨海邊,在它們的海岸線周邊分布著許多優質的林克斯球場,博維城堡毗鄰這三個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分析:副詞“conveniently”在句中修飾“situated”,但是不能直接翻譯成“便利地坐落在……”,這樣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筆者把“conveniently”單獨成句,突出地表達出了文本信息,即具有推廣性,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例4:Celebratingagreatround—ordecompressingafterareal⁃lyroughone—isatraditionasoldasthegameitself.WithatipsytoasttoSaintPatrick’sDay,hereareTravelin’Joe’spicksforgolf’s10greatest19thholes.筆者譯本:如果你想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在圣帕特里克節,大肆慶祝,喝到微醺,那不妨看看旅行達人們推薦的10個最棒的著名高爾夫俱樂部里面的愜意酒吧,這些酒吧都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優秀的第19洞。分析:“tipsy”意思是“微醉的,略有醉意的”,此處放在“toast”前面不能直接翻譯成“略有醉意的慶祝”,既不符合漢語習慣,也會容易引起受眾的閱讀不適感。因此需要轉換詞性,翻譯成“喝到微醺”,如此一來,既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又能夠讓譯文更加流暢自然。
3)切分(division)
切分法在翻譯英語長句時的使用頻率非常高,英語文本習慣使用不同的從句和連接詞,從而形成一個相當長的多意群句子。運用切分法能夠把長句切分成不同的句子,從而更符合漢語受眾的閱讀習慣,也更易于雜志文本的信息傳達。例5:WhicheverrouteyouusetoheadsouthfromSanFrancisco,you’lleventuallywinduponscenicCaliforniaHighway1,whichthendepositsyouonsublimelybeautiful17-MileDrive—golf’sgreatestthoroughfareandthebest$10you’lleverspendwillgiveyouaccesstotheprivateroad(it’sfreeforhotelguests),whichtwiststhroughtheDelMonteForest,emergingearlyandoftenatthePacificOceanandtheentrancestoacollectionofearth’sgreat⁃estcourses.筆者譯本:從舊金山出發一路向南,無論你走的是哪條路線,最終都會拐上加利福尼亞1號高速。隨后,你將駛上一條通往高爾夫球場的大道,這條大道上有著長達17英里的令人窒息的美景。花上10美元,你就可以駛入這條私人景觀道路(這些路只對酒店客人免費開放)。這條公路一直蜿蜒至緊鄰大西洋的德蒙特森林,駛過森林,就會有很多世界一流的球場在等待著你的到來。分析:這句話由定語從句和不同的并列句組成。在翻譯長句時,一定要劃分意群,使文中的信息層次分明,這樣在翻譯過程中才能更容易被讀者接受。通過分析,發現句子可以劃分為三個意群,分別以文中的“which”“and”為分界點,可以翻譯成三個獨立的漢語句子。如此一來就避免了信息模糊,句式混雜的問題。
4小結
本篇文章主要以筆者近期的翻譯實踐作為分析材料,在研究雜志文本翻譯的過程中借用傳播學的基本理論,以5W模型為基石,初步探討了傳播學在雜志文本翻譯中的應用。與一般的翻譯文本相比,雜志文本更具傳播性和宣傳性,因此將傳播學理論與雜志翻譯相結合能夠更高效地提高雜志翻譯的譯文效果。而如何將傳播學理論更加深入地利用在雜志翻譯的研究中還需要翻譯領域的研究者們近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哈羅德•拉斯韋爾.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M],展江,何道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35-36.
[2]姚亮生.建立傳播學的翻譯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3:9.
[3]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4.
[4]胡榮慧.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D].中央民族大學,2012:28.
[5]王守宏.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策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136.
[6]張建.新聞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22.
作者:陳艷 單位: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