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媒體危機事件的傳播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聞事件一旦發生,各種媒體平臺都爭相報道。危機事件爆發,新聞媒體如果采取不當的傳播策略,危害是相當大的。文章就危機事件中新聞媒體的傳播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危機事件;新聞媒體;傳播策略
危機事件的爆發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如信息傳播不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社會影響。這就需要新聞媒體工作者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并學會正面思考,傳播正能量,將輿論危害降到最低。
1危機事件的界定
危機事件是指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發生的一種具有很強危害的社會事件。具有較短時間,急速爆發,一定普遍性社會危機的特質。從事件的發生到完全處理好的整個過程被稱為一個周期。危機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據不同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可預防或者減輕危機發生和危害。
2危機事件中媒體在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1)應對機制不夠完善。我國現行的很多新聞媒體法律法規不僅為新聞媒體在危機處理的過程中提供可靠的支撐和保障,同時也為我國新聞媒體傳播中的應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雖然我國現有的憲法及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奠定了堅定的基礎,但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不斷發展,我國在網絡新聞安全管理上的立法仍然存在不足。原有的一些法律在危機發生后已經不能完全為新聞媒體工作者的決策提供可靠的解決法案,如網絡監管不當,網絡安全技術有限,網絡安全意識不足等諸多問題不斷爆發。輿情應對機制的不完善和輿論引導遲緩,導致社會出現恐慌甚至混亂狀態。2)危機公關意識不強。當前一部分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沒有危機公關意識,工作中就會出現無秩序,無規律的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低下。沒有保持危機公關意識,沒有做到在危機將要出現時做到冷靜有序、爭取公眾的支持,沒有及時避免有更大的危機出現,沒有減少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杜絕更嚴重后果的出現。長期以來,許多新聞媒體工作人員都沒有真正的走出傳統的媒體,都是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進行發展和工作,受傳統媒體的限制和束縛,導致思想相對陳舊,觀念落后。另外,我國新聞媒體的官方信息滯后,缺乏網絡危機公關意識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很多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在處理危機事件時逃避責任,推卸責任,從而將負面影響擴大,使得新聞媒體公信力降低,最終破壞和影響了新聞媒體形象。3)缺乏互動。危機事件發生之后很多都會影響到百姓的生活,很多地方新聞媒體在一些事件發生后并沒有和百姓群眾進行良好的調查、事件跟蹤、溝通和交流,把群眾的利益拋在腦后,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行政手段進行強制性解決爭端,這樣做更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導致群眾和新聞媒體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最后的結果就是問題得不到解決,矛盾更加激化,引發群眾誤解。4)與社交媒體信息交往關系薄弱?,F在新媒體輿論處于起步階段,很多的新聞工作平臺沒有進行好的資源整合,使很多的資源都浪費和閑置。而且各社交媒體信息交往關系薄弱,在進行事件報道時沒有進行合作和交流,只是單方的依靠自己的平臺進行報道,往往是一家獨大,與外界的其他社交媒體僅有微不足道的關系,甚至有些處于隔絕的狀態。所以當社會爆發一些突發性危機事件的時候,新聞媒體新媒體就是一種孤軍奮戰的狀態,與其他的社交媒體的關系薄弱導致很多新聞事件得不到好的公布和展示。5)無法適應新媒體環境的挑戰。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要有更加先進和便捷的傳播方式才能適應現在新媒體的挑戰,隨著各式各樣的社交軟件出現,新媒體環境下的社交軟件更是層出不窮,原有的新媒體已經出現滯后的現象,不能及時順應時代的發展。諸如報紙、電視等相比較于現在的微博微信而言,它們信息承載量小,傳播速度慢,已不能適應大數據環境下新媒體的挑戰了。
3危機事件中新聞媒體的正確傳播策略
1)強化新聞輿情預案與疏導機制。新聞媒體需要加強輿論預案的制定,防患于未然,當有重大事件發生就能馬上對事件進行處理和解決,如果事件發生后才進行補救就很容易造成不可預計的嚴重后果。另外,新聞媒體還需要加強輿情疏導,不讓事件的不良后果全部堆積在一個地方,尤其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件,很容易促使百姓恐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這種時候就會有一些圖謀不軌之人會趁機在網絡散播謠言,進行虛假信息的傳遞和,這時就是新聞媒體更好發揮作用的時候,新聞媒體的出面能有效穩定社會局勢,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危機事件帶來的不良影響,新聞媒體需要加強制定輿論應急預案,加強輿情疏導。2)實現新聞信息資源共享。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任何信息都很容易通過網絡曝光,沒有任何可以隱瞞的機會和地方。新聞媒體在社會公共危機發生后首先具有把控危機大局的主導權,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通過官方渠道把事件的實情和真相公布于眾,讓百姓更加了解這個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減少群眾的猜忌,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陽光,及時公布官方消息不僅可以穩定民眾的情緒,更是一個負責任新聞媒體應該保持的態度,同時也有利于加深百姓對新聞媒體的信心,讓資源共享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公共危機事件中的關鍵作用。3)加強新聞媒體內部專業人才的培育。培養新聞媒體官員的網絡公關能力,需要加強新聞媒體內部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新聞媒體注入一股鮮活的精神動力,對于在宣傳部門工作的新聞媒體人員更要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揮宣傳部門的職能,用積極健康的思想去引領社會,把更多積極的東西宣傳到社會上。最重要還要善于引導那些過于消極的網民促使他們朝著健康的網絡道路上前進。在進行人才選拔的時候不能只看單純的筆試成績,要更加注重技能的考核,公務員應該要有較強的職業素養,新聞媒體要不斷加強內部專業化人才的培訓,不斷對新聞媒體工作人員進行公共關系的培訓和技能指導,使每一個公務員都能有過硬的公共關系知識,這樣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撐。4)完善新聞環節。新聞發言人是指由國家相關新聞媒體人員組成的具有很高權威的機構人員,指國家、政黨、社會團體任命或指派的專職新聞人員,其職位一般是該部門中層以上負責人。由國家新聞發言人進行相關事件的曝光和更具權威性,更能安撫百姓的心情,讓事件得到解決。新聞發言人可以通過與記者見面的形式回答記者的問題,并表明新聞媒體的一些立場和觀點的一種形式,通過新聞發言人發揮新聞媒體引導的積極作用,將事件的真實情況和發展動態公布于眾,將被動變為主動,解決社會危機,妥善處理危機事件。建立其完善的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對發生重大新聞事件公布給社會各界,讓信息做到公開公正。新聞發言人不僅要充分運用網絡進行事件的正確報道,第一時間給新聞事件定下基調,還要讓網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掌握在新聞媒體手中。5)完善新聞輿論引導的法律保障?;ヂ摼W的發展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著很多風險。不僅新聞媒體與社會公眾交流的信息和資料很容易被黑客盜取或是軟件攔截,嚴重情況下新聞媒體的機密也會被泄露。必須加強網絡知識宣傳,進行網絡安全知識教育,不斷提高百姓的網絡安全意識,加大完善輿論引導的法律監督,嚴厲打擊網絡犯罪分子和犯罪行為,要加強網絡監管,出臺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運用強制上網手段進行網絡新聞傳播監管,防止網絡新聞市場的松散和自由化,為新媒體輿論的發展提供一個可靠的網路環境。
4結束語
當危機事件已然發生時,新聞媒體工作者不能不經過理性思考而任不良信息和輿論漫天公布,要以一名合格的媒體人要求自己。為新聞行業、為整個社會的積極、正向發展盡職盡責。未來的新聞傳播領域需要我們共同去監督、去凈化,以讓整個行業呈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態勢。
參考文獻
[1]楊龍飛.公共危機事件中的新聞傳播及策略的探討[J].電視指南,2018(4).
[2]劉雪琳.論公共危機事件中的新聞傳播及其策略[J].傳媒論壇,2018(15).
[3]楊威,苗智杰.公共危機事件中網絡謠言對網絡輿情的影響[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5(2):71-76.
[4]宋琳琳.新媒體對公共危機事件輿論引導的作用[J].新聞傳播,2017(6):9-10.
[5]尹瑞峰.淺析公共危機事件中的新聞傳播及其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8(12).
作者:李艷梅 單位:安寧市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