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電視新聞記者發展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記者在媒體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記者綜合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媒體企業的發展,因此隨著新社會環境的發展,記者在媒體中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本次研究以融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記者工作為樣本,對記者工作的現狀和缺陷展開了分析,并根據相關的理論研究尋找提升記者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技術的發展,傳媒行業的發展方向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在這種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媒體企業要想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就勢必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媒體的相互融合成為提升自身媒體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下文將展開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發展的探討。
一、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觀念變化
(一)媒體傳播的融合化融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和結構發生了重組。電視新聞業務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開始重視資源的整合,即通過立體化和綜合性的傳播方式代替原本的單一新聞傳播途徑,整合新聞媒體的資源,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綜合化服務,提高了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效率。因此融合化成為現代媒體發展的新趨勢。
(二)新聞傳播的國際化發展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遠距離傳輸技術得到了普及,在這種技術的影響下,國際化的新聞內容傳播成為可能。觀眾對國際化的新聞關注度相比國內的新聞更具有好奇心。因此發展國際化的新聞也是現代媒體發展的一種趨勢。信息技術的提升使得信息的傳遞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國外的新聞事件能夠輕松地傳遞至國內媒體中,同時觀眾通過各種媒體途徑獲取身邊的新聞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現代媒體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就需要走出去,通過擴大新聞的采集范圍贏得更多的觀眾目光。因此現代新聞業的發展對記者要求提出了更高標準,實現新聞傳播國際化也成為現代媒體發展的新趨勢[1]。
二、融媒體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強悍的新聞捕捉能力和敏銳的政治視覺通常來說,電視新聞的內容和國家政治以及國際政治具有密切的關系,新聞媒體既要保證電視新聞能夠及時有效地報道國家或者是國際上的政治新聞,同時還要保證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因此融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必須具有合格的新聞捕捉能力,能夠及時地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同時應當具有敏銳的政治感官,對影響社會發展的新聞內容應當具有辨別能力,防止記者被捏造的虛假表現欺騙。
(二)優秀的應變能力電視新聞播報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倘若電視新聞的內容同某些利益人群具有直接利益關系,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失,很多組織可能會通過任何方法阻止電視新聞記者播報新聞。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記者應當具有優秀的應變能力,能夠在發生緊急情況下處理好新聞的現場,并且對現場中具有突發性的事件進行報道。記者對新聞的捕捉過程還可能會深入危險的環境中,因此對于記者應當具有優秀的應變能力,遇到突發事故的時候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以方便能夠為新聞的采集提供更高的判斷力。
(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新聞直播這種具有較高時效性的新聞節目。直播的過程中是不需要后期編輯和審查的新聞內容,這對現場的新聞記者具有很高的挑戰性,在播放直播新聞的過程中現場記者應當具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為觀眾展現現場新聞的整體事件[2]。
三、目前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缺陷
(一)信息共享能力低目前國內媒體新聞的采訪方式局限在人工采訪的水平,在對國內或者是國外新聞的采集和傳播過程中,傳統媒體依據其特有的資源優勢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空間。比如在面對大型的新聞事件或者是國際事件的時候,傳統媒體可以通過龐大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空間的優勢第一時間獲得新聞的資料。但是目前媒體對新聞的采集還是局限于人工方式,因此在新聞采集環節中記者的數量和工作能力限制了媒體新聞的采集范圍。要想提升媒體新聞的采集范圍可以通過記者信息共享的方式擴大新聞采集面。畢竟記者一個人的精力和工作能力有限,面對觀眾需求時候一個記者的力量很難達到要求,因此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二)管理制度落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融媒體形式已經初具規模,但是新成立的融媒體結構并不精細,還停留在粗放管理階段中,在此階段中很多制度問題并沒有明確。對于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而言,要想在短期內改變和優化原有的新聞生產方式顯得困難重重,因此融媒體時代下媒體新聞的發展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媒體企業的管理制度還需要逐步完善。目前電視新聞的生產方式首先是通過規劃確定好新聞的具體框架,然后派遣記者跟蹤報道,根據記者擅長的領域發揮出記者長處。這種生產方式在現時代的發展中已經顯得十分落后,因此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應當賦予記者更多的自由空間,提高記者主動尋求新聞的能力。
(三)思維意識落后融媒體時代下不僅僅是依據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播放新聞內容,同時還會同網絡媒體企業共同合作播放新聞節目。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需要連線現場的新聞記者,展開實時直播。因此融媒體環境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職業化要求。傳統的新聞節目需要前期的新聞資料采集,然后通過新聞編輯對新聞資料進行處理,但是直播狀態下的電視記者沒有助手幫助其整理新聞資料,也沒有時間進行新聞內容的再次編輯,因此融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對融媒體概念的認識,并注重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3]。
四、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工作的優化措施
(一)調整態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記者的心態和心理素質決定了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因此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注重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遇到困境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境。融媒體的發展形勢是時代必然的產物,這種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因此電視新聞記者應當面對這種事實,直面未來的挑戰。目前國內的融媒體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很多制度需要完善,在這種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時刻保持警惕的神經,勇敢地面對時代提出的挑戰,以自己積極的心態面對新聞采訪中各種客觀問題。
(二)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技能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原本新聞媒體的采集工作發生了改變,不管是在工作的技巧方面還是在記者的職業素養方面都提高了對記者的要求。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電視新聞記者應當堅持樹立自信心,提高自己的效能感,同時依據現代的融媒體環境要求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以高超的新聞采集能力和直播能力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為觀眾獲取更多更好的新聞材料。
(三)完善記者的職業規劃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電視新聞記者要想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就需要首先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迷失自己。電視新聞記者應當強化自己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在報道電視新聞的過程中應當主動承擔起新聞報道的責任,以客觀的態度對待新聞事件。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在工作中不斷地鞭策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環境中,融媒體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隨著融媒體形式的出現,新聞記者的工作職責和社會責任感都應當得到加強,并以此鞭策新聞記者的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夠符合現代媒體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慧.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的融合轉型——以上虞廣播電視總臺的融媒實踐為例[J].當代電視,2019(06):98-100.
[2]陳彩丹.試析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0):122-123.
[3]王樂北,陶杰.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創新采訪[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09):76-77.
作者:姚立軍 單位:新疆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