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技術教材革新對學生創造才能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設計項目、完成項目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改電路中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參數等理論知識,并分析電路實現的功能等,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還能豐富和發展理論知識,使之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經驗、技能和技巧。同時也為創新電路提供了實踐的可能性。
由于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不斷涌現,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對新技術的強化和關注,同時引導他們對原有電路進行改進或者創新應用,將創新的思想引入課程中來。課程改革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設計為核心。《電子技術》課程內容體系改革要在以項目為單元實踐的基礎上滲入理論知識,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必須灌輸創新意識、理念,同時講授探索創新的正確方法,思考是關鍵,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項目內容的設計既要能體現知識性,同時也要利于學生對電路的創新設計和改造,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繼續深入的平臺,讓學生對原電路改造或者對該電路創新運用等。要將創新的運用作為項目評價中的重要方面。
2.以器件的應用電路為主線。電子技術發展迅速,新器件、新電路不斷涌現。為了適應迅猛發展的電子技術,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打破常規的知識體系講授,而應該以器件的應用電路為主線,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聯系實際,使得學生非常清楚電子技術后在實踐中的應用,不至于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存在。同時還應該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讓其能對已經學習的電路改造更新,實現新的功能。
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過程中,要圍繞著培養學生看電路圖的能力、選擇設計方案和元器件的能力、電路安裝及調試能力、應用軟件的應用能力、創新改造電路的能力來進行。課程內容的安排及學習環境的創設應圍繞這幾種能力展開。特別應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在評價體系中也要增強創新的分值,使得學生重視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制度保障
課堂中創新意識、思維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實處。除了課堂中的學習動手外,要讓學生能真實做出創新作品,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設立實驗室開放制度。為了使學生的創新想法變成現實,首先要開放相關實驗室,使學生能有更好的平臺完成創新作品。學生憑有效證件向實驗室老師提出申請,經審核登記后可進入實驗室進行試驗。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與學校作息時間同步,學生更具自己的需要隨時都可以進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開放。
2.設立導師制。由導師指導學生實現創新作品。導師一般在本專業領域有較高的專業素養,由導師指導學生完成創新作品,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同時導師也比較了解學生的能力,能設計出適合學生能力的作品,導師在專業領域的知識面等也會積極的影響到學生。
3.設立創新學分。學校為了支持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做出創新作品,可以適當設立創新學分,根據學生不同的創新成果給與一定的學分,通過學分的給定,學生的創新積極性會得到很大提高。
總之,培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已是社會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基本要求,我們一定要在深化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融入對學生創新思維和意識的培養。通過專業課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一定能將這種創新的思維帶入工作中,真正成為創新型高技能的人才。
作者:言娟單位: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