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結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計算機的普及及應用給社會和科技帶來了一次空前的革命,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育帶來了巨大影響,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時代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轉變的核心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的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小學數學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座橋梁。但是,如何能行之有效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呢?現就個人的工作實踐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1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
小學生好奇心強,愿意探索,要想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起求知的欲望,就要創設富有情趣、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之中,是他們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處在一種“求而未得”的心理狀態。例如,在教學“折扣”這一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展示幾組商場促銷打折銷售的情境圖,提出:商家這樣做是賠了還是賺了?而這樣的問題勢必會激起學生的興趣,紛紛猜測:有的說賠了,有的說賺了。在這樣的數學情境中,學生探究問題的求知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躍躍欲試地想去解決問題,學習興趣已經達到最高點,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課學習活動中的準備,這時學生的思維完全是一種主動學習的表現,為新知的學習鋪設了一條陽光之路。
2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的數學活動中去。”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的思維向抽象的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而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這一特色,恰恰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同合作,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化解抽象思維與具體思維之間的矛盾。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之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有什么關系?從而推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節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有人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狀況。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是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學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是學生對客觀環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4注重學法的指導,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料及一些現成的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懂得這些理論是如何獲得的。應強調的是“只是”發現的過程,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他就的精神,而不是建大的獲得理論。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們教師“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教師要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達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學生的思維提高到一個新臺階。
5充分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為教育教學錦上添花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頻繁產生,投影儀、電子白板、交互式一體機、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等,無一不為我們的課上課下帶來了活力。在充分將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同時,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進行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使教學活動行之有效。
總之,恰當地選用多媒體與數學課堂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發揮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發揮其最大功效,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效培養會學、樂學的新一代創造性人才。
作者:林艷梅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