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電影大河的敘事藝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河》在一個愛情故事里,把中國社會幾十年政治的影響、思想的變化等都融入其中。影片的人物關系錯綜復雜,它既有中國水利專家與前蘇聯專家的跨國關系,也有國內的漢族和維族的民族關系,還有陳大河與方文剛的同事兼朋友關系,更主要的是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戀人關系,這些又牽涉到人性的道德良知的沖突,中蘇兩黨的合作與分裂,所有這些多重的人物關系勾勒出復雜真實的時代生活。影片既能大處著手表現廣闊的長達60年的時間跨度、鮮明的時代脈搏和歷史變遷的凝重感,同時也能小處落筆,從家庭和個人的境遇出發揭示大河的必然性。
《大河》賦予劇中的人物以人性、歷史的光彩,揭示出他們在堅持治理塔里木河的歷史實踐中堅守理想、不畏艱難的崇高品德。如前蘇聯專家安東諾夫教授開始因為本國政治壓力交給中方一個虛假的塔里木河水文考察報告,但后來由于道德良知的醒悟,冒著極大的風險將真實的水文考察報告文件交給了冬妮婭,并囑咐她轉交給了陳大河。還有如方文剛在“”中為保護陳大河,勇敢地主動承擔了所有“罪責”,自己卻落得個發配,從此杳無音信。這些細節,都是透過歷史的拷問而呈現出人性的力量,體現出一種“崇高美”。同時,影片為營造史詩性的效果,美術出身的高峰導演在拍攝中對畫面精益求精,堅持讓每個鏡頭的運用都產生特殊的含義。如影片開頭展示塔里木河流域的壯麗景象及在結尾處呈現塔里木河碧波蕩漾的生態變化的航拍;影片前半段桃花水泛濫讓百姓一夜之間遭受重大損失的慘象;在泛濫的洪災中陳大河與冬妮婭并肩冒死守護大壩的情形,等等。導演對這些鏡頭和細節通過精心打磨,從視覺效果上又進一步張揚了《大河》所追求的史詩性特質。
傳奇性敘事
《現代漢語詞典》對“傳奇”的解釋是這樣的,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的故事。③在中國傳統的文學敘事方式里,傳奇性敘事因其通俗性、離奇性而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同時也培養了中國老百姓的口味。傳奇性敘事方式對藝術創作和理論產生重大影響。當電影這門藝術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傳奇性這種文化傳統立刻就滲透進來。早期的中國電影,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一個傳奇性敘事的典范并得到了中國觀眾的認同。電影不同于其他的藝術形式,如小說、詩歌等,看不懂可以停下來慢慢想,甚至翻到前面再看看,它是一次而過的藝術,是線性發展的,所以要通俗易懂,貴淺不貴深。同時電影要講述一個離奇的故事才能吸引觀眾去影院觀賞?!?a href="http://www.gaoruijun.cn/txcb/dyxslw/622298.html" target="_blank">大河》的導演高峰深知這一點,他說,“我拍電影有一個基本思路,就是傳奇的東西要可信,而平淡的東西也要讓它有觀賞性”④。《大河》充分使用了傳統的傳奇敘事,影片以一對跨國戀人的愛情故事為基礎,這是吸引觀眾的一個感情故事,可以打動觀眾。在這個浪漫曲折的愛情故事基礎之上,再來表現故事背后所體現的水利工作者的艱辛。這其中,60年間父子兩代人治河不同的情感糾葛、人生命運及背后所折射的國家、民族的命運都一一展現出來??梢哉f,影片做到了將豐富的故事與生動的人物、重大主題巧妙相融,從而使得情節設計具有傳奇性的張力。
首先,影片設置了兩條感情線索,分別是陳大河和冬妮婭的愛情線,陳南疆與貝爾娜的親情線。陳大河,一個中國水利工作者;冬妮婭,一個前蘇聯水利專家的翻譯。這對跨越民族與國界的戀人,從他們在火車上相遇相識,到在工作中相知相愛,影片在凸顯兩人忠貞純美的愛情同時,帶出那段歷時20年的中國新疆社會歷史變遷,展現了由于人工改造,塔里木河流域在建國后所出現的生態變化。另一條線索是陳南疆與貝爾娜的兄妹親情,這條線索牽出的是現代水利人在對塔里木河流域實施綜合治理過程中憂郁彷徨的過程,陳南疆與貝爾娜開始彼此抵觸,到在工作接觸中相互理解認同,直到影片最后消除隔閡并肩投入工作,兩人選擇沿著父輩的腳印投身于祖國水利建設,這是新一代水利人的成長??梢?,《大河》以父子兩代人對治河的態度,有力地加強了影片的傳奇性。
其次,在劇情處理上,影片采用了一種“父子相反”的敘事模式,即上代人的“筑壩”和下一代人的“毀壩”,行動完全是相反的。新中國成立初始,為建設新疆,陳大河等父輩滿腔熱血來到新疆塔里木河,開始了艱難條件下的卓越創業。當這些水利工作者們親眼看到塔里木河流域剛剛栽種的秧苗被洪水肆虐沖毀,看到那些遭了“桃花水”的農民悲痛傷心的情景,發誓要在塔里木河上修出一個大水庫。陳大河等經受著來自自然界和人為的各種考驗,歷盡磨難,修建了一個又一個水利工程,造福著當地的老百姓,這是上代人的“筑壩”。但是,時至今日,隨著歲月的流逝,昔日的工程因種種原因卻成為塔里木河生態惡化的罪魁禍首,必須要炸毀。影片中的大海子水庫就成為炸壩的焦點。而提倡炸壩的恰是留學歸來的水利局專家———當年筑壩的陳大河的兒子陳南疆,這是下一代人的“毀壩”。兩代人雖然行動上是相反的,但精神實質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對塔里木河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
地域性敘事
《大河》這部電影為觀眾所稱道的還有其具有明顯的新疆地域性特點,深深刻上新疆烙印?!暗赜蛐灾父鞣N地域所具有的綜合特性,為地域特性的省略語。由于地區的自然和人文事象相互作用……是各地區間區別的標志,也是地區的差別性”⑤,這是《人文地理學詞典》對地域性的定義。把地域性論述引入藝術領域的是法國的丹納。這位19世紀文學史家在他著名的《藝術哲學》一書中,明確宣布藝術創作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種族與時代。丹納的思想對中國藝術創作產生深遠影響。在《大河》中,地域性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首先,《大河》的地域性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通過自然質樸的生活場景描畫,真實而深刻地展示出來。新疆作為地域特征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民族聚居。我們在電影《大河》中看到各族人民水乳交融地生活在一起,沒有民族之分。導演高峰說過,新疆有很多民族,各民族之間,沒有你是什么民族、他是什么民族的概念。因此,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陳大河牽著冬妮婭來到阿布都拉大叔家求婚,并按維族風俗舉行婚禮儀式;我們看到,河面上,母親冬妮婭用繩索牽著一個小小的木筏拉向自己,搖籃里睡著嬰兒時期的南疆,此時響起的音樂是維族搖籃曲;我們看到,陳南疆一生下來就是吐爾遜一家人把他養大,管吐爾遜叫“爸爸”;我們看到,沙塵暴襲來,南疆與貝爾娜在勘測中遇險,南疆知道若是兩個人一起走是誰也走不出險境的,他將最后的半瓶礦泉水留給貝爾娜,叮囑她每隔20分鐘喝一口水,這樣就可以堅持到回到營地,從而得救。在這里,我們看到自然風景、民俗風情與日常生活和諧地融為一體。
其次,《大河》的地域性不僅體現在自然環境、人文習俗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人,蘊涵獨特文化精神的人物個體。因為生活的中心是人,一個人的理想和追求、夢想和困境與滋養他精神的地域文化緊密地聯系著。人的生存既是現實的,又是歷史的,不僅與當下地域生活緊密相關,他的身上還蘊涵著具有獨特地域性的歷史文化精神。大河象征著整個維吾爾族幾代人,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這條母親河邊和諧幸福生活。在《大河》中,最有地域個性的是阿布都拉老人。阿布都拉一輩子生活在塔里木河,與這條河有著生命的聯系。最后,阿布都拉與陳大河聊著天死在湖面上。老人臨死前在河上的小船里勸慰心情難過的陳大河:胡大讓我們的眼睛不是長在后面,是長在前面,就是要讓我們往前看。這句看似平常實則充滿哲理性的話只有一輩子生活在塔里木河的睿智老人說得出??梢哉f,因為有了阿布都拉這樣的人,《大河》的地域個性就得以深度體現。
可以看到,正是史詩性敘事、傳奇性敘事和地域性敘事在《大河》一片中的有機融合,充分拓展了這部主旋律電影的敘事空間。更重要的是,這些不同的敘事傾向從不同方面滿足了不同受眾的需求。史詩性敘事毫無疑問堅持了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影片為塔里木河綜合治理工程成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建設項目而創作,帶有明顯的政治性。同時影片折射出的新疆半個多世紀以來建設發展的偉大歷程和巨大成就及新疆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都是政府主旋律宣傳所提倡的。傳奇性敘事作為一種敘事方式,一直以來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體現了影片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同時,地域性敘事因其蘊涵著審美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往往促使觀眾對現代性進行反思,從而引起精英階層的關注和重視。這樣,三種敘事有機整合了主流文化、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各種類型和層次的觀眾都找到了自身滿足的替代性需求,這也許就是《大河》這部影片得到多方好評的內在原因吧。(本文作者:朱冬梅單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