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速數據光纖通信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光纖通信網絡
數據高速傳輸,需有較大的總線傳輸容量,且還必須保證外界噪聲不會影響到該系統。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應用光纖通信網絡,不僅可滿足高寬帶的需要,且與光纖信號均不會被外界噪聲影響的特點相符合,最終可完成數據采集及傳輸。光纖通信網絡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應用優勢主要包括:(1)光波傳輸容量較大、頻率較高。(2)具有良好保密性,不會受到電磁干擾。(3)信號不輕易衰減,具有較長的中繼距離。(4)低廉、豐富的光纖材料來源,能夠節省眾多有色金屬,且光纖材料重量輕、直徑小,并具有良好地可撓性。隨著現代通信網絡的擴充、建設及提速,對光纖材料的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3]。
2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應用
2.1高速采集模塊
將Atmega168芯片應用于系統主控制器中,時鐘時序由CPLD產生,實現對高速數據的控制及采集,數據采集模塊具體方案如圖1所示。高速數據采集系統運行原理為:通過傳感器將模擬量信號中攜帶的物理量信息進行電壓量的轉化,再通過ADC轉換模塊以數字電壓量代替模擬電壓量,進而實施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及處理。由CPLD和AVR共同控制完成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并對所采集到的模擬信號實施模數轉換后,在FIFO中緩存結果,再在Flash陳列中進行轉存與保存。整個系統工作過程中,FIFO既具有緩存作用,還可使A/D對相關數據位數進行轉換的匹配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有效調整了與Flash存儲器中所包含的數據線位數。
2.2控制程序設計
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編程采集功能的實現選用兩條通道實施時鐘分析,若控制信號屬于低電平狀態,觸發采集,8路數據通道存儲采集到的數據,EOC電平逐漸下降[5]。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所有通道均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且最終都在存儲區中存入所采集到的數據。以此為基礎,在CPLD中載入相關程序,系統性調試電路,同時實施8通道的數據轉換及控制,所產生出的波形如圖2所示。由此可見,1、3、4、5四路將8個連續脈沖分別產生出來,且具有準確的時序位置,即控制器可同時對8路信號進行采集與控制,不會發生時序或邏輯方面的錯誤[6]。因此,光纖通信網絡應用于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的采集程序符合設計要求,依照所采集的脈沖寬度,能夠將系統采集速度最高值為10Mbit·s-1計算出來。采用電光調制將采集到的數字信號進行成光信號的轉換,并于光纖通信網絡中實施加載,再采用光纖通信網絡將所采集的數據傳輸至高速數據主控制系統中。
2.3外接存儲器設計
光纖通信網絡在通過光的形式與模塊接入后,其數據速率比FPGA數據處理能力高,為了能夠實現準確、實時地傳輸信號,故設計外接存儲體是必要的。多累存儲器在市場中有多種,其中主要包括DDRSDRAM、SDRAM、VCM、DRDRAM等。根據光纖通信具有高速率、大數據量等特征,再與總體硬件設計相結合,該系統選用DDRSDRAM。DDRSDRAM通過雙倍速率結構增加對所采集數據進行高速讀取的能力,此雙倍速率結構中的所有時鐘周期均會實施讀寫操作,從而達到雙倍數據讀寫速度的效果。此外,控制命令、數據及地址被寄存在不同的時鐘跳沿,所以DDRSDRAM必須精準的對時鐘進行判斷。為與該要求相滿足,時鐘信號于DDRSDRAM中通過雙端差動實施數據傳輸,即CK#與CK.在CK變高、CK#變低的情況下,會認定CK為上跳沿;而若CK變低、CK#變高的情況下,會有時鐘CK下跳沿的認識。時鐘CK上跳沿對控制命令與地址予以寄存,可將所采集的數據進行高、低劃分,并分別存儲在時鐘上下跳沿。DDRSDRAM在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中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與系統中數據存儲容量要求與處理速度相結合,選用現階段技術較成熟的HY5DU(L)T芯片。該芯片擁有32MB的容量,16位的數據總線寬度,芯片在最佳狀態下的數據吞吐率最大值為2×16×166×106=5.312Gbit·s-1。由此可見,DDRSDRAM芯片并不能解決光纖信號網絡速率在10Gbit·s-1時所存在的數據存儲問題[9]。此外,因系統設計難以滿足DDRSDRAM芯片速率最高值,故為了確保外部存儲器余量充足,可通過4片芯片并聯模式有效提升數據吞吐力,使其達到21.248Gbit·s-1。
3系統測試
在對基于光纖通信網絡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進行性能測試時,需通過對已知信號進行采集,并將信號存儲后,對比已知信號,最終完成測試。具體測試步驟為:通過光通信協議儀將特殊信號發送出去,達到9.953Gbit·s-1的信號速率,15520Byte的幀長,為便于分析信號,需對信號幀同步碼設置成“F6F6F6282828”的序列,將0設置在幀頭剩余部位,并將5設置在幀內剩余部位,由此避免對信號實施直接擾碼與傳輸。在對光信號接收后,系統應該實施光電降速與轉換處理,由系統中的FPGA對數據及時鐘實施接收,對其相應處理后轉入外部存儲器實施緩存[10]。數據存滿外部存儲器后,可暫停采集數據,根據順序對外部存儲器數據實施重新讀取,在計算機系統中送入千兆以太網接口實施統計對比分析。試驗結果得出數據幀同步碼,即“F6F6F6282828”,這些同步碼后有若干個0,所有凈荷均為常數5。試驗結果顯示,發送特定數據和接收數據相同。此外,為對系統誤碼率進行測試,將固定數據轉換為偽隨機碼以做信號凈荷,結果顯示誤碼率在10~12以下。
4結束語
本文基于光纖通信網絡對一種高速數據采集系統進行了設計。通過多路數據采集方式,并與光纖通信網絡相結合,使得高速數據采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時,通過試驗對8路通道在高速采集下數據采集結果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可完成多通道高速的數據采集,通過光纖通信網絡還可對系統上機位完成數據的采集與傳輸工作。
作者:江楠周鵬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2124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