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產品技術創新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問題提出
公共產品技術創新的研發階段,政府可以有多種方式從企業獲取所需技術。完全偏袒競爭方式(如全支付拍賣)和不完全偏袒競爭方式(如圖洛克競賽)是兩種常用的方式。政府應用完全偏袒競爭方式時,提供最高技術優勢產品的企業能夠保證獲得政府的采購合同。政府應用不完全偏袒競爭方式時,提供最高技術優勢產品的企業不能保證獲得采購合同,但是獲得采購合同的可能性最大。在企業投入技術研發之前,政府部門除了要決定具體的采購方式之外,還要確定公共支出的具體分配形式(是采用單獎勵競賽還是多獎勵競賽)。政府選擇單獎勵競賽時,把所有的支出提供給競賽中獲勝的企業;選擇多獎勵競賽時,會把租金分成多份,讓競賽中沒獲勝的企業也能獲得一定的政府投入。這兩種不同的租金分配方式對參與企業的研發投入會產生不同的激勵效果,進而也影響了政府實際獲得的福利剩余情況。因此,政府部門該如何選擇最優的采購方式以及該如何確定租金分配形式,給企業提供足夠的激勵,就成為了政府必須首先解決的現實問題。政府在選擇最優采購方式以及確定租金分配形式時,要考慮如下的一些因素。首先是參與企業的數量以及具備的研發實力,一般來說,參與企業的數量越多,研發實力差別越小,企業之間的競爭越激烈,政府越有可能獲得較高的福利剩余。其次,政府還要考慮到實際技術采購過程中,能否充分了解企業提供產品技術信息的問題,一般來講,政府部門作為采購者想要完全了解企業提供的產品技術信息是不可能的。以上因素對政府選擇采購方式以及確定租金分配形式有著重要影響。本文首先會建立模型分析不同競爭方式下企業的研發投入情況,然后,討論政府通過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獲取技術的實際效果。研究過程中,假定政府部門能夠通過有效的“公共選擇”機制來揭示居民的公共偏好,即了解居民對公共產品的需求信息,但是對投標企業產品技術優勢了解得不完全。在創新競賽中,參與企業包括一個高研發能力的企業1以及兩個具備相對較低研發能力的企業2和企業3,企業2和企業3研發能力相當,各企業之間研發能力信息完全。具體過程如下描述:在第一階段,政府部門根據居民實際需求確定租金額度以及租金分配方式;進入第二階段,企業對租金價值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投入研發,提出產品的解決方案,假定參與企業之間信息完全,即了解彼此對租金價值評價的結果;進入第三階段,政府部門評價企業提供的技術,采用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方式獲取所需技術。
2政府租金分配與企業的均衡策略
本文將討論四種不同的租金分配情況下投標企業的均衡策略問題。根據前文,企業2和企業3研發能力相當,企業1與企業2、企業3相比具有較高的研發能力,假定企業2和企業3存在對稱均衡解,三個企業之間信息完全,即能夠獲得其他企業研發能力的信息。
2.1情形1: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此種情形下,提供最高技術優勢的企業獲得租金的可能性為1。
2.2情形2: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同樣在完全偏袒競爭條件下,政府部門還可以將同等額度的租金一分為二,使提供最高技術優勢產品的企業獲得較多的租金,剩下的兩個企業中提供較高技術優勢產品的企業獲得較少的獎勵。政府設立兩份租金的條件下,投標企業提供產品的技術優勢如圖1所示(令v=20)。α值越大意味著企業1的研發能力比企業2和企業3越高。保持λ值不變,α增加時意味著企業2和企業3獲得最大份額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業2和企業3愿意提供產品技術優勢會較低。當α=1時,三個企業研發能力相當,為了贏得最高租金所提供產品的技術優勢也相同;當α較高時,λ值越小意味著第二租金價值越大,因此企業2和企業3均會增加努力程度以提高獲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迫使企業1提供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以保證自己可以獲得最高租金。
2.3情形3: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政府部門采用不完全偏袒競爭方式激勵參與企業,在設立一份租金的情況下,各個企業獲得租金的可能性為。
2.4情形4: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同樣是采用不完全偏袒競賽形式,若政府部門決定將同等額度的租金一分為二,把λ(0.5<λ<1)份額的租金作為最高額度獎勵,1-λ份額的租金作為第二高額度獎勵。應用不完全偏袒競爭條件下多獎勵競賽方式時,企業提供產品技術優勢如圖2所示(令v=20)。保持λ值不變,α增加時意味著企業2和企業3獲得最大份額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業2和企業3愿意提供產品技術優勢會較低。當α較低時,企業1為了提高獲得最大租金的可能性,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提供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當α較高時,隨著λ減少,第二租金價值增加,企業1必然會提供更具有技術優勢的產品以提高自己獲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企業2和企業3為了同企業1競爭也必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3政府技術獲取效果
假定政府采用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方式獲取所需技術。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指的是采購者會參考以往的合作關系以及投標企業的專業經驗等因素,不對最低競標價格的企業做任何承諾,而是根據產品的技術特點、企業信譽等因素制定一系列的評分規則,分別對各個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進行測評,根據評分結果自主決定采購合同歸屬[14]。Engelbre-cht-Wiggans等通過實驗證明了當投標者數量較多時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能為采購者帶來較大的期望剩余,因此,本文也借助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來描述政府采購過程。根據前面的假設,企業1研發能力較高,企業2和企業3研發能力相當且研發能力較低,政府采用買方決定的逆向拍賣方式采購所需的技術,比較圖3~圖6,得到如下結論。結論1:如果政府決定采用多獎勵競賽,當企業1的研發能力遠大于其他企業(α較大時),同時最大租金價值所占比重較大時(λ較高時),不完全偏袒競爭方式可以使政府獲得較高效用;當企業1研發能力與企業2和企業3相比占優的程度較低(α較小時),同時第二租金價值所占比重增大時(λ較低時),完全偏袒競爭方式可以使政府在技術采購階段獲得較高的效用(見圖3)。結論2:如果政府決定采用單獎勵競賽,當企業1的研發能力遠大于企業2和企業3時(α較大時),不完全偏袒競爭可以為政府帶來較高的效用;當企業1的研發能力超過企業2和企業3的程度不高時(α較小時),完全偏袒競爭可以為政府帶來較高的效用(見圖4)。結論3:若政府已經決定采用完全偏袒競爭,與單獎勵競賽相比,第二租金的引入將會使政府在最終技術采購階段獲得較高期望效用。同時,隨著λ值的減少,第二租金給采購者帶來的效用會逐漸增加(見圖5)。結論4:若政府決定采用不完全偏袒競爭方式,只設立單個租金方式將會使政府部門在技術采購階段獲得較高期望效用。同時,隨著λ值的減少,第二租金的引入給采購者帶來的效用會逐漸減少(圖6所示)。結論5:在技術采購階段,政府獲取的期望效用隨著企業1與企業2和企業3研發能力差異程度的增加而減少。當企業1的研發能力超過企業2和企業3的程度不高時(α較小時),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能為政府帶來最高的福利剩余;當企業1的研發能力遠大于企業2和企業3時(α較大時),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能使政府獲得最大福利剩余。
4研究啟示
(1)與企業技術創新不同,公共產品技術創新的研發階段,影響企業研發努力的關鍵因素是政府部門制定的科技投入政策。首先,政府部門可以選擇參與企業的數量,即使市場上存在多家具備一定研發實力的企業,政府也可以僅僅選擇兩到三家企業,把有限的科技投入提供給研發能力較高的兩三家企業,鼓勵其參與公共產品技術創新,帶動其創新能力的提升。其次,政府部門可以決定公共產品的供給數量,在提供較大市場需求的情況下,企業也會更愿意投入技術研發,提供技術優勢更高的產品。(2)政府選擇采購方式的過程中,除了以上討論的競賽方式之外,政府部門還可以選擇招標拍賣方式、競價談判方式或者是直接委托企業研發的方式獲取所需技術。此時,政府制定采購政策要考慮到參與企業數量、研發實力、企業間可能發生的技術溢出效果,以及可能發生的技術研發風險等因素的影響。政府部門通過技術采購,鼓勵企業積極研發,參與公共產品的技術創新,一般來講,在不同的行業要使用不同的采購政策。如本文所述,如果行業中存在三個能力有差別的企業,當高能力企業的研發實力稍微高于另外兩個企業時,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能為政府帶來較高的福利剩余;當高能力企業的研發實力遠遠超過另外兩個企業時,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能使政府獲得較高福利剩余。(3)公共產品技術創新的研發主體是公共科研機構以及各類型的企業。政府鼓勵企業參與公共產品的技術創新,在研發過程中與公共科研機構進行競爭,有利于提升企業技術研發的積極性。政府還可以鼓勵企業與公共科研機構進行合作,企業可以在研發過程中從公共科研機構吸收利用新技術,這對推動新技術擴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政府在財政資金安排下進行公共產品技術創新活動,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市場,可以明顯降低企業創新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使企業在獲得利潤的同時又提升了自身的研發實力。
5結語
公共產品技術創新與企業技術創新是兩個不同的過程。在公共產品技術創新的研發階段,政府部門會通過設立租金的方式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參與公共產品的技術創新,租金的分配方式直接影響到企業研發的努力程度,進而決定了政府的實際技術獲取效果。借助尋租競爭以及逆向拍賣理論,本文分析了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單獎勵競賽和不完全偏袒條件下的多獎勵競賽四種不同的競賽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租金分配方式對政府最終技術獲取效果的影響,這對認識公共產品技術創新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作者:海江濤仲偉俊單位: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