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媒介融合下的廣播節目編輯思路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同類型媒體之間涇渭分明的界限正在加速消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融合的進度驟然加快,呈現出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面對媒介融合這一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廣播媒體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創新節目上下功夫,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實現編輯思路的創新,從前期編輯過程、節目播出過程和節目推廣方式多維度創新工作思路,才能打開局面,實現廣播節目形式、內容和傳播方式的不斷推陳出新,建立獨具特色、與時俱進的廣播節目編輯思路。
關鍵詞:媒介融合;廣播節目;編輯思路;創新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一日千里的迅猛發展以及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和普及應用,信息傳播的渠道和領域不斷拓展,既有的媒體格局正在不斷變化,原來媒體之間各自為戰的界限逐漸被打破,媒介融合在實踐中不斷重復和加速。媒介融合是媒體即時功能的融合,是指各種媒體之間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智能手機等媒介所依賴的技術趨同。這種融合主要是基于新媒體技術,以大眾媒體為主導,各類信息在統一平臺匯總整合之后,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特征。廣播媒體在媒介融合和新媒體技術廣泛衍生的環境下,所遭遇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要保證自身節目的高收聽率,實現信息傳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必須與時俱進地創新節目編輯思路和方法,確保優質節目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廣播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一、媒介融合時代對廣播節目的影響
首先,媒介融合時代的受眾對于信息本身的要求更高,他們更加偏愛豐富多彩的視聽呈現效果。廣播節目以聲音符號作為唯一的傳播載體,缺乏畫面感和稍縱即逝的線性傳播模式是其先天的缺陷。要彌補這種“先天不足”,滿足日益挑剔的受眾口味,廣播媒體必須改進原來的“我播你聽”的單一傳播方式,努力對接各種高端化的媒體資源,打通線上、線下的全媒體傳播渠道,暢通與受眾的自由互動溝通渠道,這樣才能重獲生機。其次,媒介融合對于廣播節目編輯的影響同樣很大。以往,廣播編輯可以通過報紙摘要和節選的方式處理手頭的編輯事物,也可以剪輯電視錄音在節目中插播,并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對信息進行整合、深化和解讀,就可以滿足受眾的需求。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信息呈現出爆炸的局面,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便捷。現如今的受眾并不缺乏信息量和獲取信息的渠道,但是卻有一種“信息饑渴”的感受,他們無法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獲取對其工作和生活有實際幫助的資訊,只能無聊地瀏覽閱讀各種實際用處不大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廣播節目編輯還是沿用以往的簡單重復和播報方式,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只有創新編輯思路,通過信息的把關、整合和深度解讀,找到受眾真正的信息需求所在,能夠對信息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
二、媒介融合時代廣播節目編輯的融合現狀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廣播節目的編輯工作在融合創新上不斷嘗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綜合目前國內廣播媒體的實踐,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廣播節目編輯對于新技術的依賴性很強,如果要實現與時俱進,必須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和不斷嘗試。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呼嘯而來的5G時代,將會給傳播環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5G網絡傳輸速率地質變不僅為打破4K/8K視頻傳輸瓶頸,還將實現VR、360全景、4K/8K超清直播、觀看方式。技術的變革必然會對廣播節目編輯也形成深遠的影響,因此以中央廣播電視總局為代表的廣電行業積極地采取行動,擁抱5G時代,在布局5G新媒體平臺上進行了多方部署,為節目編輯創新奠定了基礎。
(二)節目形態不斷多元化現今,廣播節目形式不斷創新,媒介融合時代對于廣播節目編輯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無論是編輯形式、編輯思路和編輯內容都要有多元的理念,在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強化媒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現如今,廣播的節目形式上已經不再拘泥于以往單純的聲音傳播,而是與其他媒體之間建立起了合作機制,開啟了多種節目形態。比如說,現如今大部分的廣播媒體都建立了“兩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編輯會生產符合網絡傳播規律的內容進行傳播;其次,廣播媒體還善于“借雞下蛋”,借助于一些相對強勢的新媒體進行傳播,比如說很多廣播媒體會向蜻蜓FM、喜馬拉雅FM等APP客戶端及各類播放器提供內容,供受眾點播收聽,這對于廣播節目的市場拓展和受眾群的擴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以蜻蜓FM2019年第二季度5月影響力榜單為例,位居全國電臺用戶播放總量的前三甲的分別是CNR中國之聲,CNR經濟之聲和CNR環球資訊,收聽數分別為1.19億次,0.64億次和0.59億次;安徽省內廣播用戶播放總量第一是安徽交通廣播,手頭數達到了230萬次。事實上,面對激烈的媒體競爭,廣播節目只有與其他媒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適應媒介融合環境,實現廣播節目的多元發展。
(三)節目內容不斷創新無論傳播環境如何轉變,“內容為王”都是不變的真理,節目內容是媒體存活和核心競爭力所在。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不斷發展,受眾的審美需求在不斷變化,廣播節目內容編輯也必須不斷順勢創新。比如說: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網絡視頻業現如今發展勢頭強勁,以抖音為代表的一大批短視頻平臺紛紛崛起,除了帶動了流媒體視頻的迅速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創新信息傳播方式。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更加成為融合傳播的主戰場和激戰區。廣播媒體要想在“短兵相接”的激戰中搶占先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在節目編輯上創新,革新原先的節目編輯方式,打造一只精兵強將,加入視頻編輯制作的大軍,能夠對接多屏,這樣才能盤活廣播發展的“新棋局”。
三、媒介融合環境中廣播節目編輯思路的創新
融媒體時代對廣播節目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才能推動廣播節目推陳出新。
(一)創新節目的前期編輯過程廣播節目編輯,“編”在其中的作用重大,是對已有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再生產。綜合來看,目前很多廣播編輯人員在獲取信息時,手段相對單一,經常在幾個門戶網站上簡單復制粘貼,然后排列組合就完成了一期節目的編輯,信息生產流程單一,信息內容缺乏創新,廣播節目的綜合水平不高。其實廣播節目的編輯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節目的特點,開拓豐富多樣的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歸集整合渠道。在融媒體時代,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優勢資源,比如說報紙的深度調查分析,網絡的快速及時信息,微博、微信帶動的全民話題討論和及時互動等等,這些都是廣播可以借用的優勢,編輯人員必須要學會借助這些平臺,將其作為自己的內容獲取形式,以創新廣播節目的前期編輯過程。
(二)創新節目播出過程中的報道方式所謂的報道方式,就是信息在報道過程中呈現在受眾面前的形式。在媒介融合的時代下,受眾信息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由于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無法分出大量的時間來接收媒體信息,他們的信息接收狀態更加散點化和碎片化,這也意味著廣播節目信息的編輯策略和報道方式必須做出相應調整。現如今的廣播受眾很多都是移動人群,他們收聽狀態的伴隨性更強,這也意味著無論什么類型的節目都要簡化信息內容,否則會給聽眾造成聽覺障礙,甚至讓其心生厭煩;其次,具體到單條的信息編輯中,一定要過濾冗余的信息,選取最重要的部分播報,可以采寫倒金字塔的方式突出重點,這樣才更適合當下聽眾的口味;再次,一定要強化時間觀念,將最新的新聞動態和資訊呈現在聽眾耳邊;最后,廣播節目編輯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新聞敏感性,善于剖析信息內容,整合處理,挖掘開拓,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頭的信息資源,對同一條信息用不同報道角度或不同觀點報道,以滿足受眾需求。
(三)創新節目的推廣方式融媒體時代,廣播已經不是以往單純靠聲音傳播的媒體,廣播節目不再是稍縱即逝的單純的音頻節目,而是實現了與網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的深度融合。廣播媒體通過自己的“兩微一端”,同時借助其他的強勢新媒體,已經創新了節目的推廣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媒介融合,受眾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在線收聽和點播收聽廣播節目,同時還能看到廣播媒體生產出的聲畫合一的媒介產品,擴大了節目的整體收聽效果。
四、結語
在媒介融合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廣播節目編輯模式必須要做出相應調整,開拓創新,才能滿足受眾不斷提升的信息需求,跟得上社會整體的快速發展步伐。廣播節目需要不斷加強節目形式、節目內容和傳播渠道的創新,善于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才能建立更加適合媒介融合環境的編輯形式,讓廣播節目更受市場歡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吳姝麗.媒介融合時代廣播媒體發展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14).
[2]何晨冬.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談“融合新聞”及其挑戰[J].新聞研究導刊,2017(8).
作者:焦一鳴 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