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媒體傳播教育轉變與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統的科技館教育方式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往往忽略受眾的感官需求或感官刺激,互動式的參與方式以及多媒體展示的應用在實際科技館教育活動中大部分都是“點一下按鈕”或“看一段視頻”,相對于全媒體傳播方式來說,通過影響刺激受眾者的各項感官系統,從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方面全方位的填充受眾者注意力空間,同時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類型,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渠道,實現最佳效果,無疑是科技館展教形式的突破。
二、利用全媒體傳播加快科技館事業發展的轉型和創新
目前,全媒體傳播主要被傳播運營商或者各大企業所應用,用來擴大經營范圍和銷售效果。但是隨著全媒體時代的來臨,筆者認為全媒體傳播的方式正在向各行各業滲透,那么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科技館是否有必要率先在社會教育領域嘗試利用全媒體傳播的方式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并不意味著其經營方式相對于企業而略顯被動,恰恰相反的是,更應該采取或借鑒成功企業的經營方式,走出一條具有科普事業發展特色的經營之路。
三、利用全媒體傳播實現科技館教育轉型和創新的方法和措施
1、科技館教育利用全媒體傳播的前提是關注公眾的需求。
從傳播學的意義上講,人們對信息的傳播是選擇性的理解和記憶,選擇性的認可和吸收。要實現科技館教育的有效傳播的前提就是關注和了解公眾的需求,關注科學技術對人與社會的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科技更好地為人類發展服務。所以在設計科技館教育方案的時候要改變自上而下的專家設計路線,要在對社會公眾進行廣泛調查、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確定。
2、根據不同媒體的傳播特點,創新開發科技館教育的新模式。
首先,對于展覽教育來說,網絡、手機、書刊以及戶外都是其可挖掘的傳播載體。其中,網絡和手機是新興媒體傳播平臺的佼佼者,科技館的展覽完全可以通過建立網絡科普資源中心或數字科技館的形式,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3D技術,把展覽制作成網上的互動游戲或者是動態三維展示,同時建立相互交流平臺,既可以讓網友們充分交流,還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網友們的反饋。通過建立手機應用終端展示科技館的最新信息,把科技館展覽制作成手機應用或者是以手機報的形式,針對會員或是特殊群體,開放使用。對于臨時展覽來說也可以通過上述形式進行傳播,同時還可以利用戶外傳播擴大傳播力度。充分利用節假日,搶占城市繁華地帶的主要商業步行街或廣場,把臨展的內容和科技產品作為展示重點,以游戲互動的方式吸引公眾參與,進一步加強科技館教育時效性。其次,對于教育活動來說,電視、網絡、出版物、音像制品等都是其有效的傳播手段。可以將事先錄制好的實驗探究活動通過視頻的方式在電視或網上播放,引導受眾同步進行實驗活動。另外,科普資源也可以制作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面向社會發行,這些科普產品應該結合教學視頻同步發行,同時一定要做好科技館教育的長期規劃和科普資源研發更新工作,保證這些科普資源的持續鮮活,打造出科技館教育的獨特品牌。
3、加強媒體合作,拓展合作領域,為科技館教育全媒體傳播打下良好基礎。
科技館應該與各大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系統化、立體化、整合型的傳播體系。以往與媒體的合作主要還是以宣傳報道為主,而在全媒體時代下,科技館應該與各大媒體在更廣泛的范圍內進行各種合作。全媒體傳播在關注公眾需求的同時,也應該尊重媒體的態度和建議,在利用全媒體傳播進行科技館教育之前,應該聘請各大媒體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到這項工作整體規劃的制定中,同時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整個傳播過程的順利開展提供專業知識保障。
四、結語
全媒體傳播的到來,給科技館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科普設施,科技館必須要緊跟技術進步,根據廣大公眾需求,不斷地進行科技館教育的創新和轉型,使科技館事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做大和做強。
作者:王偉單位: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