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視覺傳達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固有的視覺傳達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視覺傳達教學改革刻不容緩。由于視覺傳達設計在我國起步較晚,一些高校的視覺傳達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這阻礙了視覺傳達人才的培養。文章簡要闡述了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定位,并且分析了當前視覺傳達教學存在的問題,著重研究視覺傳達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視覺傳達;教學改革;有效途徑
視覺傳達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設計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視覺傳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完成相應的任務。目前,一些高校的視覺傳達教學模式缺乏創新,依然按照原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當下,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增加,如何培養出優秀的設計人才已成為視覺傳達教學的重要問題,而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
一、視覺傳達教學定位
實踐性是視覺傳達教學的本質要求,而社會也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教師應把規劃教學方法和內容、努力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然而,固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視覺傳達教學應融入新的元素,按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原則進行教學,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二、視覺傳達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實踐教學
以往的視覺傳達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對實踐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但與課堂教學相比,大部分學生對實踐教學更為感興趣。一些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缺乏創新,忽視了實踐教學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重要性,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
2.忽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視覺傳達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設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技術,更需要擁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我國視覺傳達專業起步較晚,固有的視覺傳達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此外,一些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提升視覺傳達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建立現代化、創新型教學體系
作為一門交叉性學科,視覺傳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視覺傳達教學應引入創新型教學體系。當然,基礎性的教學應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因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前提是學生具有堅實的基礎。構建現代化、創新型的教學體系,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應用視覺傳達專業的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現念和創新思維能力。此外,創新型教學模式也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處理各種難題。
2.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從本質上講,實踐就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檢驗學生綜合素質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雖然很多高校仍以課堂教學模式為主,但也不能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因此,視覺傳達教學應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是實踐的向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視覺傳達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又要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才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3.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興趣,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繁雜的課程、枯燥的教學內容很難讓學生整節課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師可在課堂中插入互動環節,如進行分組討論找出課題的最佳方案,采用辯論的模式,找到問題的最佳答案,等等,使更多的學生參與課程教學,從而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
4.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教師的能力也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時代在不斷進步,教學資源也在不斷變化,如果教師長期按照同一種教學模式教學,可能導致學生的思維停留在早期的狀態,這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緊跟時展的步伐,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此外,優秀的師資隊伍也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科學地構建師資隊伍,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體系。
四、結語
教學體系是否完善,教學內容是否科學,教學質量是否提升,決定了學生的潛力能否充分發揮。對于當前視覺傳達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是培養出綜合素質、能力較強學生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焱.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大學教育,2014(3).
[2]席春濱.返璞歸真——視覺傳達設計.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
作者:張鐘靈 單位:甘肅政法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