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星通信系統干擾及解決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衛星通信;干擾;解決措施
1衛星通信系統概述
1.1衛星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
在衛星信號傳輸過程中,我們主要依靠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轉站,同時連接建造在地面上的多個地面站進行傳輸。因此,空間和地面構成了衛星信號傳輸系統的兩個主要部分。太空是指人造地球通信衛星,地球是指我們著名的地球站。在衛星信號的整個傳輸過程中,人造地球衛星主要作為接收和傳輸信號的轉運站。衛星信號傳輸系統實際上是依靠衛星站接收來自地球的無線信號,然后將其轉發到另一個地面站,可以在相距很遠的不同地方實現信號傳輸和通信。
1.2衛星通信系統的研究分析
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通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衛星通信系統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但是,信號在實際傳輸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對通信傳輸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衛星通信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對通信信號傳輸的研究,提高日常通信的質量,確保信號傳輸的安全。
2衛星通信常見的干擾及原因分析
2.1自然現象干擾
衛星通信的自然干擾主要包括以下形式:雨(雪)衰、日凌、電離層閃爍和衛星蝕。所謂雨(雪)衰,是指通信電波在傳輸過程中,如果遭遇了降雨降雪的天氣,就會對電波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會使得電波有所衰減,從而形成雨(雪)衰。日凌往往出現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當衛星處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地球站天線在面對衛星時也會對準太陽。由于太陽形成的大量輻射噪聲,會影響正常的衛星通信信號接收,這種干涉被稱為日凌干涉。電離層閃爍是指在電波穿越電離層的時候,受電離層結構不均的影響,信號的振幅、相位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會產生不規則的變化,從而形成電離層閃爍。衛星蝕多發生于春季和秋季,因為在春季和秋季的一些時間內,衛星是處于地球和太陽所在直線的末端的,這時衛星進入了地球的陰影區,陽光被地球遮擋,從而不能進行太陽能電池的供電,只能依靠蓄電池或燃料來對衛星進行供電。上述幾種自然干擾往往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對衛星通信的影響。
2.2地面環境干擾
地面環境干擾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干擾形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被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電磁波信號設備也廣泛地應用到城市發展中,這些電子設備會產生微波、雷達、無線電視、調頻廣播、工業噪聲等大量的電磁波輻射。這些電磁波對衛星信號來說就是干擾源,既會串入上行鏈路造成上行干擾,又會串入下行鏈路造成下行干擾。
2.3空間干擾
空間干擾是衛星通信干擾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分為衛星干擾和互調干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通信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同一軌道位置的衛星數量日益增多。在這種環境下,相互靠近的衛星容易產生干擾,極大地影響了衛星信號的傳輸效果吧,甚至會導致不準確的信號數據。例如,在衛星通信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和抗干擾措施,信號傳送過程中可能出現噪聲過大或天氣多雨等問題,這對信號的傳輸和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響。
2.4設備故障干擾
設備故障干擾是衛星通信最常見的干擾之一,它包括衛星故障和地面設備故障兩大類。從目前的衛星通信利用來看,信號的準確利用離不開兩個基本的部分:①信號的發出裝置,也就是衛星;②信號的接收裝置及地面設備,這兩部分相互配合,使信號的使用價值最大化。但是,當衛星失靈時,信號發射出現問題,當地面設備失靈時,信號接收的可靠性出現問題。兩種情況的出現都會影響正常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將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3保證衛星通信穩定性的有效方式
目前尚無法避免自然現象對衛星通信的干擾,只能采取措施將干擾降到最低。從太陽進入地面接收天線的3dB波束到離開3dB波束是日凌干擾最強的時間。接收頻率越高,天線口徑越大,天線3dB波束越窄,日凌持續時間越短。因此,日凌持續時間與其接收頻率和天線口徑大小有關,地球站可以通過增大天線口徑和靈敏度來縮短日凌持續的時間。東經度越高的衛星,每天日凌開始和結束的時間越早,根據地球站所處的位置和所接受的衛星的位置,計算出日凌發生的時間,利用不同衛星日凌發生先后順序不同對節目信號進行選擇切換。針對雨(雪)衰現象:雨(雪)衰現象隨機性強,地區差異大,又無法避免,因此只能根據衛星信號的傳輸路徑和特點,在設計時予以補償。雨(雪)衰的補償可以通過以下環節完成,上行鏈路的雨(雪)衰損耗由上行站補償,衛星轉發器也可以補償部分上行鏈路的雨(雪)衰損耗,下行站提高接受系統的接收性能G/T值,為雨(雪)衰留有較大余量。同時,優化衛星轉發器天線的波束圖設計,合理設計衛星接收系統也可以減少降雨(雪)衰產生的影響。
3.2地面干擾的解決措施
地面環境干擾眾多,只有通過在天線周圍合理安裝金屬屏蔽層,屏蔽電磁干擾源將干擾波反射回去來解決。金屬屏蔽層架設前必須通過電磁檢測明確干擾波的來源方向,屏蔽層還要達到一定高度,既不能低于高頻頭又不能阻擋衛星信號的傳輸路徑。若采用金屬網作為屏蔽層,為防止干擾波從網孔漏入,網孔的孔徑還應小于工作最小波長的1/4。
3.3空間干擾的解決措施
鄰星干擾中的上行干擾需要衛星公司通過協調鄰星運營商予以解決。而通過地球站校對天線指向,準確指向所需天線、對天線方向圖性能進行優化、降低上行功率能夠有效解決下行干擾。
3.4設備故障干擾的處理
衛星設備故障造成的干擾只能通過切換備份設備,更換轉發器或轉星來解決。地面設備故障造成干擾則需要提高維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嚴格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操作,合理設置設備工作點,良好匹配組合設備。嚴格做好設備的入網驗證測試,更換設備時先通電測試,確認各項指標合格再入網使用。
3.5提高基礎設施的信號接收處理能力
為了保證信號傳輸的質量,有必要提高基礎設施的信號采集能力。要做好信號檢測工作,保證產品采購質量,提高設備利用率。要求工作人員建立嚴格的監測和測試手段,以確保基礎設施測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6加強衛星入網驗證
為確保衛星通信的順利運行,消除影響衛星運行的因素,防止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干擾,需要運用合理的手段,對三階互調抑制的比例進行判斷,分析技術運用的標準和規范。確保測試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測試衛星通信信號時,必須保證測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了解功率退行和功率釋放退行的測試標準,保證載波傳播的穩定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衛星通信的特點導致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所受到的干擾多種多樣。只有掌握先進的維護技術,總結維護經驗,根據不同的干擾因素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預防和降低干擾衛星信號傳輸的因素,才能更好地應用衛星通信,并使衛星通信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瑞娟.淺談衛星信號傳播過程抗干擾有效策略的研究[J].才智,2018,2(13).
[2]王仲民.衛星通信技術的新發展[J].通信學報,2011,27(8).
[3]熊祥.探討衛星通訊的常見干擾及處理對策[J].科技資訊,2017(26):1-3.
[4]王少勇,王秉鈞.VSAT衛星通信網[J].衛星通信系統2014(08).
[5]閔世權.衛星通信系統基礎理論和技術[J].衛星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與應用,2015(05).
作者:李文光 韓亞峰 王雷 關冀平 陳志國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通信電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