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通信電源供電不足及處理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發展,通信技術的發展開始成為了全社會所關注的主要對象之一。當前我國通信網絡越發完善,相關設備也在不斷更新,對于電源供電方面自然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來說,通信電源經常會有供電不足的問題存在,使得設備的正常運行受到了嚴重影響。為此,相關人員便需要進行合理分析,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改進。本篇文章將闡述通信設備對于電源的基本要求,并對于供電處理的具體模式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通信網絡系統;通信電源配置;供電;成因;處理方法
引言: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伴隨技術的不斷更新,電源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如果有供電不足的問題存在,很容易造成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導致大量經濟損失產生。由此能夠看出,相關問題的具體成因和處理方法便顯得極為重要。
一、通信設備對于電源的基本要求
1.1高可靠性
為了確保網絡通信的運行情況可以達到標準,除了需要保證設備的可靠性,還要保證通信電源本身有著較高的可靠性。如此一來,整個網絡的通信才能足夠暢通。一旦設備出現了任何問題,也只會是局部位置出現情況,不會對系統帶來影響。然而如果是電源出現問題,則整個系統都會停止繼續運作,進而影響通信工作的可靠性[1]。
1.2低電磁干擾
在當前時代中,高科技產品的數量越來越多,產生的電磁干擾也隨之增加。為了防止電源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便是盡可能降低干擾。如此一來,整個通信設備才會具有足夠的穩定性,系統本身也能正常完成運行工作,信息也能及時完成傳遞。
1.3低功耗
對于現代設備來說,其一直都是在朝著全新的方向持續發展,不僅功能水平越來越高,同時體積也在不斷縮小。對于電源來亦是如此,尤其是在航空領域之中,為了保證飛行的距離長度,因此便對于電源的功耗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此一來,相關項目才能順利完成。
二、通信電源供電處理的具體模式
2.1電源模塊管理
對于電源模塊維護和管理的工作來說,其對于工作人員自身的綜合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去,同時也是維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為了將其執行作用展現出來,利益對電源模板的具體情況認真觀察,以便可以做好系統的維護工作。從本質層面來說,通過創設具有較高可靠性以及完整性的電源能系統,可以算作是保證設備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而在進行事后維護的時候,主要方式便是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可以及時了解當前環境本身存在的異常情況。一般來說,通信電源的裝置主要會以220kV的交流電為主,基于UPS電池,促使其供應效果可以滿足預期標準。然而由于該電源很難做到長時間供電,因此便需要采取聯合運行的方式,確保其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2]。
2.2電源設備維護
對通信電源來說,系統設備一直在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實際運行的時候,還要和當前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以此完成檢測和維護的工作中在針對電源展開檢查維護的過程中,理應充分了解當電纜具體連接的情況,從而可以針對其中的重點位置展開檢查。不僅如此,在進行UPS維護的過程中,理應安排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處理,主要了解設備的運行標準是否滿足工作要求。只有確保設備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之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使用之中,進而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3]。
2.3蓄電池故障和維護
通過分析各類變電站事故,從而能夠了解,引發問題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蓄電池。也就是當蓄電池發生短路之后,很容易造成電流出現異常情況,最終使得蓄電池出現爆裂。基于這一情況,工作人員應當明確正接線柱和負接線柱的位置之后再采取相關測試,從而能夠了解其極性。由于蓄電池和地面時刻保持連接,一旦絕緣層發生損壞,很容易導致火災產生。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情況,維護人員在進行通信站創立的時候,理應保證蓄電池和地面之間能夠時刻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會有事故產生。除此之外,如果蓄電池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出現了停止,使得機器無法正常工作。為此,工作人員便需要提高對于電池維護的重視程度,定期對蓄電池的運行情況展開了解,但凡有任何異常問題出現,都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電網規模正在持續擴大。伴隨技術的進步,通信技術也變得越發完善,自然也對于電源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相關人員便需要提高重視程度,及時了解電源供電不足的具體原因,并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予以改進,確保其供電不會有任何情況產生。
參考文獻
[1]趙亞芳,蔡祝龍,馬嘯.通信電源供電不足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8,v.20(15):00015-00016.
[2]李虹.淺析通信電源的常見故障及相應的解決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2):280-280.
[3]黃薇,劉加香,朱國梁.淺談電力通信網中通信電源故障及解決對策[J].通信電源技術,2015,32(4):00078-00079.
作者:李宏軍 王利敏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6901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