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網即時通信業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的即時通信產業方興未艾,增長潛力很大。根據某市場調查公司預測,2008年中國的移動增值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500億元。同時這一市場具有極高的利潤率,是眾多商家的必爭之地。
隨著即時通信產業的成熟與客戶規模的加大,移動通信運營商日益將其視為新的發展重點。2006年7月,中國移動開始公測自主研發的即時通信產品“飛信”。即時通信業務正在成為移動運營商們爭奪的重點,同年,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通)開始了“超信”產品的公測。同時,中國移動宣布,在2006年12月31日與騰訊公司合作合同到期后,將不再續簽。這件事情被媒體普遍稱為2006年中國即時通信產業的“一大亮點”。
經過艱苦談判中國移動和騰訊公司達成協議。中國移動將和騰訊續簽6個月的合同,作為交換條件,騰訊公司將逐步把自己的“移動QQ”業務過繼給中國移動。而且騰訊公司破天荒地同意和中國移動“飛信”業務實現互聯互通。
期權分析
本文認為,騰訊公司續簽的合約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2007-2008年很可能是中國很可能會發放3G牌照,從而帶動即時通信在3G平臺上的發展。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停止與中國移動的合作,無疑將極大地限制騰訊公司開展3G業務的機會。
雖然為了續約騰訊公司被迫同意與中國移動“飛信”實現互聯互通,但這同時也幫助騰訊公司贏得了時間,獲得在3G平臺上開展業務的時機。預期騰訊公司能在未來兩年內將其互聯網即時通信用戶轉移到手機平臺上,實現騰訊業務的“手機化”。
①標的資產價值
長期以來,騰訊一直是大陸互聯網即時通信業務的主要供應商,占有最高的市場份額。即使“巨無霸”微軟公司的MSN即時通信軟件也無法撼動騰訊QQ的地位。
自2004年騰訊公司在香港上市以來,互聯網增值服務得到了不斷發展,成為騰訊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同時,騰訊與中國移動的合作非常順利,“移動QQ”業務是騰訊僅次于互聯網增值服務外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簡稱。據業內人士預測,中國的3G運營牌照將于2007-2008年發放。3G技術是相對于當前的2.5G技術來說的。3G的主要特點是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能夠實現告訴手機上網、視頻對話等2.5G通信無法完成的業務。3G技術的產生很有可能改變傳統媒體的發展格局,引發新一輪的產業革命。
很多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將3G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例如百度、谷歌(Google)等公司均建立了手機網絡平臺。用戶可以借助手機終端登錄這些網站,實現計算機互聯網的所有功能。
騰訊公司擁有巨大的互聯網用戶資源,如果騰訊公司能夠順利地將計算機互聯網客戶資源過渡到手機平臺上,將會造就一個新的無線騰訊王國。而與中國移動簽訂的合約為騰訊完成上述戰略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通過未來執行無線項目的發展,騰訊預期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由于手機終端業務與計算機終端業務非常類似,因此本文準備類比的方法預計手機終端業務的價值。騰訊公司在香港上市,可以利用騰訊公司的公開歷史財務數據估算。
本文假定,在未來的2年內,騰訊公司將通過各種營銷措施努力將計算機互聯網用戶轉移到手機平臺,在此期間,手機平臺業務不產生任何現金流量。同時假定,手機平臺業務的增值服務開發也在2年內部署完畢,并從2009年開始產生現金流量。根據騰訊公司2006年中報顯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騰訊公司擁有互聯網增值服務注冊用戶1470萬,無線增值服務注冊用戶1010萬。
為謹慎起見,本文假定慮騰訊公司在未來2年內(2007-2008)不再產生新的增值服務注冊用戶。僅僅假設現有的增值服務客戶(總計2480萬)轉移到新的手機騰訊平臺上。
在騰訊公司注冊的增值用戶(互聯網和無線)均需繳納月租費,直到客戶退訂服務。因此,本文利用騰訊公司的歷史數據(2006年中報)計算增值用戶的平均消費,并以此作為推算手機平臺業務收益的根據,如下:
增值用戶每季度人均消費=(462,260,000+178,355,000)÷(14,70,0000+10,100,000)=25.83125
由于騰訊公司的無線增值服務存在最低消費,因此考慮客戶的季度平均消費服從如下分布:[15,26]
其中每人每月最低的使用費5元/月,一個季度為15元,最高消費假設達到平均值26元/季度。
利用蒙特卡洛模擬方法模擬計算3000次,得到2009年到2013年,預計每年手機平臺產生的收入為508,476,100元。
由于騰訊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因此,利用公開信息計算騰訊的BETA值和其資本結構,以CAPM模型計算其股權資本成本。
選取騰訊公司(0700,HK)2006年3月8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股價和同期間恒生指數作為計算騰訊公司BETA系數的資料。經計算騰訊公司的BETA系數為1.22。
計算同期香港股市的報酬率約為24.2%,同期香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
由此騰訊公司的股權報酬率為:
報酬率=4%+1.22×(24.2%-4%)=28.6%
騰訊公司財報顯示,公司的資本結構中長期負債在負債總額中的比例為13.98%,而且主要為長期應付款,不需要利息支出。因此,本文不考慮公司資本中的負債因素。認定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28.6%。
經計算,騰訊手機平臺的資產總價值為989,435,051元。(折現值至2007年1月1日)
②行權價格
為了構建無線平臺,騰訊需要進行巨額投資,預期主要是建立3G網站的投資。這一部分投資數值可以參考騰訊公司以前投資于互聯網業務的記錄。
由于3G網站投資牽扯非常專業的問題,因此本文決定參考騰訊公司在互聯網業務上的投資估測該公司對手機平臺的投資。
截至2006年6月30日,騰訊公司共有注冊用戶5.49億人,其中使用增值服務的用戶為2480萬人,因此,增值服務用戶占總注冊用戶量比例為4.5%。所以可以假設,為了維護2480萬的客戶人群,騰訊需要在手機平臺上仍然需要維持大約5.49億注冊用戶。
計算機服務器購置和人員成本是即時通信業務運營商投資的主要內容,注冊用戶量和運營商投資總額密切相關。騰訊公司2006年中報反映,截至2006年6月30日該集團資產總額為3,992,107,000元。其中非流動資產為1,089,161,000元,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381,406,000元,年報說明中顯示,應收賬款是與移動運營商的收入分成未收回部分。以上非流動資產和應收賬款部分應當是騰訊為了經營所投資的主要成本。
因此,本文假定,騰訊將為手機業務平臺總共占用大約15億元的投資。假設這些投資在前兩年部署完畢,平均每年7.5億元。經過計算,該項目的投資總額約為926,234,200元。(折現到2007年1月1日)
③無風險利率
選取2006年香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
④期權有效期
本文認為,盡管中國移動同騰訊公司續簽的合同是半年,但這一合同在到期后將進一步被延續,直至中國移動的“飛信”業務獲得足夠的客戶量之后方會結束。因此,本文假定該期權的有效期為2年(預計3G牌照于2008年底發放),預計標的資產將運營2年,從2009年至2013年。
⑤波動率
本文以騰訊公司2006年1月3日至2006年12月29日股票報酬率的方差作為波動率。經計算,騰訊公司的周股票報酬波動率為48%。
⑥期權價值
使用BS方程評估該項目的期權價值,各相關參數如下
標的資產價值989,435,051元
執行價格926,234,200元
無風險利率4%
期權有效期2年
波動率48%
期權價值417,309,874元
結論
期權價值來源于不確定性,通過良好的管理能夠將這種權利轉化為巨大的現實價值。騰訊通過與中國移動續約,持有了一份增長期權,其價值高達417,309,874元。同時需要指出,該期權價值僅僅是真實期權價值的最小值,因為在定價過程中沒有考慮客戶增長、平均消費量增長、在手機平臺上研發新項目等因素。顯然,上述未考慮進的因素非常有可能成為現實,并為騰訊公司帶來巨大收益。
由此可知,盡管外界普遍對騰訊公司簽署的“不平等”合約持懷疑態度,但簽署該合約無疑對騰訊公式是非常有利的。該合約保證了騰訊公司能夠平穩獲得進入3G手機業務的機會。如果忽略了該合約的期權價值,而認為騰訊公司僅僅獲得了續約的機會,則可能嚴重低估了這次續約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