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媒體下草根網紅短視頻的身體傳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智能化、數據化、電子化時代來臨時,草根網紅依托身體在沉浸式技術的加持下將短視頻分解為手勢、動作、造型、表情等不同影像符號,帶給受眾全方位、立體化的感官盛宴。草根網紅短視頻場域化給身體傳播提供空間,同時更讓碎片化的受眾體驗得以重組。在“短視頻+直播帶貨”模式下,“身體”傳播打破了受眾的刻板印象,加深了用戶的身體性記憶,并借助沉浸式體驗,引導受眾價值取向,同時還增強了受眾黏著力,助推網紅經濟發展。
關鍵詞:身體傳播;短視頻;草根網紅
移動傳媒時代,短視頻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一大批草根素人走紅網絡,并形成獨特的自媒體草根網紅文化。隨后,身體傳播在草根網紅的短視頻制作中也日趨凸顯。在人機互嵌的當下,身體由一種自然意義拓展到社會意義。身體傳播作為傳播學中邊緣的分支在當下科技發展中躍入大眾視野,其社會意義也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得到豐富。
一、身體傳播的發展與短視頻題材價值與意義
笛卡爾身心二元論的觀點在近代西方關于媒介傳播的研究中占據上風。學界重視意識在媒介中的能動性作用,而將身體看成是一具無用軀殼。而后,法國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通過繼承胡塞爾的現象學理論,在《知覺現象學》一書中提出“身體—主體”的概念,同時摒棄了笛卡爾身心二元論的觀點。無論是社會學還是傳播學,關于身體的研究一直處在邊緣狀態。在媒介研究中,身體和媒介也是分開的。直至移動網絡、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型技術被如火如荼地應用于新聞傳播領域后,傳播在超越身體的同時又回歸身體,進入以“身體”為重要媒介的沉浸式傳播時代。短視頻是以“身體”為傳播媒介并進行表演的傳播活動,是當前移動傳播環境下的一種新型傳播方式。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44億,占整體網民的93.4%,其中觀看短視頻的有8.88億。由此可知,短視頻正在成為全民新的娛樂方式。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進一步擴大了短視頻生產以及傳播主體的范圍,而草根網紅以自己獨特的話語風格和表演方式進入這場網絡狂歡中。草根網紅大多來自農村,他們憑借短視頻App制作視頻內容并上傳至自媒體賬號。基于算法運作下的精準分發模式,短視頻的受眾用戶大多是農村人。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占我國總人口數的36.11%。如此龐大的受眾群體給予草根網紅盡情發揮的舞臺。隨著我國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商家依托新媒體進行產品銷售已經漸趨常態化。龐大的消費市場對草根網紅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今,讓農村網絡自媒體經濟充分涌流已經迫在眉睫。因此,草根網紅應該轉變發展模式,應用身體傳播更好地創新短視頻內容。
二、身體傳播在短視頻領域的實踐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的思想觀念就會隨著社會變遷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新媒介技術的發展也使得身體逐漸媒介化。身體傳播(Communi-cationofBody)又稱親身傳播,是指將身體作為傳播媒介的傳播方式。西蒙娜•波伏娃認為:“身體是我們把握世界的工具,是制約我們設計的一個因素。”①作為最基本的一種傳播方式,身體傳播將身體符號化、象征化和技術化。傳統的身體概念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將身體視為符號和象征系統,另一類則是作為文化和權力的展開與配置場所的身體。從消費主義的層面來看,身體不再是單純的物質性存在,而是一種被賦予意義的消費符號。在短短十九年的發展歷程里,自媒體的傳播手段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革新。在短視頻領域,“聚場性”觀賞打破受眾和網紅主播的時空距離,在長屏的移動終端中,通過身體這一媒介,將網紅主播的視覺化符號透過技術離合送入受眾視野。身體傳播以語言、動作、表情為主要傳播模式,將短視頻的影像逐步分解。它通過體形、容貌、口語、動作以及表情形成豐富的符號內涵,讓受眾產生記憶并加強依賴性。在“身體+技術”交互融合中,人機互動讓身體脫離其自然屬性,轉而成為“賽博人”。部分處在社會底層的邊緣群體在快手、抖音短視頻平臺上進行夸張的自我表演,盡情釋放自己,極力追求社會認同,其中一些人迅速由草根成為網紅。諸如服裝道具與形象酷似經典電視劇《天龍八部》中由黃日華飾演的喬峰的廣西青年“7哥喬風”,迷戀古裝并在視頻中扮演姜子牙等角色的“古裝戲精”,創意模仿各種籃球比賽尤其是NBA明星動作的“模仿帝陳挑戰”,等等。他們展示的各領域戲仿短視頻和直e聚焦自媒體時代草根網紅短視頻的身體傳播任蕓萩許鑫摘要:在智能化、數據化、電子化時代來臨時,草根網紅依托身體在沉浸式技術的加持下將短視頻分解為手播內容鮮活而生動,很快就積累了上千萬粉絲,遠遠超過專業媒體的粉絲數。在算法推送下的短視頻讓感官參與度提升,并將氛圍感拉滿。受眾在接收特定信息時也不再拘泥于傳統信息交互模式,而是將沉浸式體驗并入其中,進而引發雙向共鳴。視覺中心和用戶中心疊加的時空場域再造,使身體能夠突破時空界限和原本肉身的媒介場域,再次成為有價值的傳播介質②。在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技術發展過程中,其對于身體本身所進行的一系列傳播活動受到學界重視。基于自媒體短視頻發展現狀,學者們對草根網紅這類特定的自媒體用戶的身體傳播情況進行研究。在當前移動傳播時代,短視頻作為傳播內容的載體也重新定義了身體和媒介的關系。
三、草根網紅短視頻中的身體符號
(一)手勢符號的參與
身體是一種媒介介質。在草根網紅的短視頻中,手勢成為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在肢體心理學中,人體的動作往往反映出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在草根網紅的短視頻和直播中,諸如雙擊、“666”、點贊等手勢符號透露出的博取流量關注的身體行為加深了受眾的身體記憶。將信息從離身性交流轉變為具身性交流,這就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受眾的黏性。不同的手部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文化意境,其傳遞出的不同信息是最為直觀且簡便的交流形式。草根網紅的作品多貼近現實生活,與其他高雅類作品相比有更多的互動,因而拉近了傳播者與受眾的距離。在短視頻平均22秒的時長里,如何吸引受眾的眼球并獲得熱度,對草根主播來說是一個難題,而通過頻繁的手勢符號將信息進行傳播便是方法之一。
(二)動作符號的運用
在身體傳播中,身體動作作為一種表達內心想法的行為在傳播場域中被廣泛應用。具身化將生理表現與心理表現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流量快速變現的時代,身體作為一種符號,在短視頻平臺擁有極大的消費魔力③。在數字化時代,科技傳播制造的身體離場感拉遠了人與人的交互距離。但從另一維度來看,舞蹈可以全方位展示身體所裹挾的視覺化符號。在短視頻出現之初,“社會搖”作為一種舞蹈形式在迪吧盛行,并迅速在年輕人中走紅。美拍專門開辟#全民社會搖#專區,“社會搖”火遍全網。借助“社會搖”,草根主播群體中涌現出千萬級粉絲的大網紅。另外,在短視頻視域下,草根主播通過錄制廣場舞,并對廣場舞影像進行圖片化處理,將身體剝離出其自然狀態,使其成為媒介的一部分。在交互式沉浸式傳播中,身體同樣以媒介樣本的形式在傳播場域下發揮作用。
(三)造型符號的打造
麥克盧漢認為,我們應該把衣服看成皮膚的延伸,因為它既能調控溫度,又是社會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憑據,是一種“社會皮膚”④。草根網紅在短視頻的制作過程中,利用服裝造型、發型、面部表情組合成一套獨特的風格。無論是以夸張怪異博取流量,還是通過日常勞作來展示自己,其略帶土味氣息的身體符號定位已經讓部分受眾加深記憶。黑臉、臟衣服、蓬松頭發,此類身體造型在草根網紅中屢見不鮮。與膚白、貌美、大長腿等現代身體審美主流符號不同的是,草根網紅在身體符號的塑造中往往趨向于兩極分化,一種是鄉村化的樸實和自然,另一種則是在夾在潮流和土味中間的異態式發展。在受眾“窺私欲”“獵奇欲”的趨勢下,為了迎合受眾需求以獲得曝光,草根網紅往往選擇獨特化的身體造型,塑造出自身獨有的草根文化形象。
(四)表情符號的把控
面部表情是公眾進行雙向交流的首要途徑。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主要考慮的因素便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語境中,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肢體語言表達的意思不盡相同,但是微笑、皺眉、哭泣等面部表情蘊含的話語意味幾乎是統一的。很多草根網紅認為,輸入富有自身標志性表情的視覺化符號可以更多地抓住受眾的眼球。因此,他們在短視頻制作中大幅度增加表情符號。無論是表情夸張的搞笑網紅,還是憨厚表情的Vlog網紅,都以獨特的視覺賣點塑造形象符號。在身體傳播劃分中,容貌傳播占據了大部分比例。草根網紅所塑造的外在形象符號大多區別于顏值主播依托姣好容貌和完美身材,他們通常采取面部表情的反轉來與受眾進行溝通。
四、身體傳播對受眾價值觀及網紅經濟的影響
(一)打破受眾刻板印象,加深身體性記憶
鄉村場景下的草根網紅依托身體在場,使短視頻制作模式逐漸向高級化、精準化方向發展。在草根網紅誕生之初,由于草根網紅自身審美水平、拍攝工具和剪輯工具受限,其作品往往呈現低俗、土味的特征。久而久之,受眾便對草根網紅短視頻產生一種刻板印象。但隨著“身體”這一消費符號在短視頻領域的深入應用,短視頻的質量得以提升。草根網紅在制作品牌和設計劇情時,不再遵循原本“圖片+音樂+文字”的老舊模式,而是將受眾帶入“虛擬現實”的二次場域之中。李子柒生長于農村,作為全球知名的草根網紅,她不斷記錄著中國鄉村生活,進而一步一步宣傳中華文化。在她的短視頻中,肢解化的身體在傳播過程中不僅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給予受眾全方位、立體化的感官體驗,加深了受眾本身的身體性記憶,同時也增加了草根網紅在“直播+帶貨”模式下的瀏覽用戶數量。
(二)借助沉浸式體驗,引導受眾價值取向
基于算法推送的短視頻App搭建了一個給用戶提供根據自身喜好瀏覽特定內容樣本的場域。相同類型的用戶會接收到大數據計算下推薦的同類視頻內容。沉浸式的身體傳播向用戶傳達的是身體和心理上都更加全面完善的感受,在人機互動中人更加回歸其本身⑤。與單純文字類和景觀類短視頻樣本相比,參與身體出場的短視頻樣本通過口頭表達、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將傳播者的情緒和意境輸出給用戶,由身體符號進行沉浸式渲染,從而使用戶和草根網紅在情緒交感方面達成一致。此時,用戶逐漸轉化為粉絲。除此之外,風格異于草根文化的相關用戶在瀏覽過程中被身體化、肢體化場景所吸引,從而也被納入粉絲陣列。在此基礎上,受眾的認知、審美、態度等價值觀形態都會受到身體化的網紅短視頻的影響。
(三)增強受眾黏著力,助推網紅經濟發展
在移動終端的虛擬場域中,草根網紅短視頻在傳播過程中讓用戶產生代入感,且身體在場的短視頻顯得更加真實。真實化的視覺體驗使得受眾放松心理防備,這進一步加強了粉絲對傳播主體的信任和黏性。“短視頻+直播”的草根網紅傳播模式重在加強粉絲黏著力,并將用戶引入直播帶貨的方陣中,將流量人氣進行變現。粉絲以信任為基準黏著在草根網紅上,并由此進行一系列短視頻購物行為。在粉絲被優質內容吸引并且產生打賞行為和購物行為的過程中,引導式的身體傳播影響著粉絲的物質消費,從而進一步助推網紅經濟的發展。
五、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身體傳播在草根網紅短視頻中的發展,解鎖到草根網紅運用“身體”為媒介引流變現的內在密碼。在短、平、快的短視頻虛擬場域之中,身體傳播作為最基本的一種傳播方式,在草根網紅進行作品制作、傳遞溝通和直播帶貨中發揮出特定效果。身體傳播以手勢符號、體態動作、造型附加以及面部表情給予受眾獨特的用戶體驗,且在助力農村經濟的新發展中也表現出特定優勢。未來,草根網紅應該在創作內容上積極創新,向公眾提供更好的作品,為助力農村經濟貢獻自身力量。
作者:任蕓萩 許鑫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