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大廈智能信息網絡系統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案設計
1.1信息功能設計提出的綜合布線方案實現了大廈設備在物理層上的互相聯系,滿足系統間信息共享的要求,為大廈與Internet的連接及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礎設施。
1.2建設目標綜合布線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針對工程特點,制定規范的組織機構,保障施工順利進行[4]。綜合布線系統是網絡信息傳輸的基礎,是體現于網絡物理層的信息傳輸系統,具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一些網絡特點和結構特征[5]。根據設計方案,大廈綜合布線系統的目標課定為:以標準為指導、以領先為技術、以自動化為支撐和以高集成為系統。把大樓信息網絡系統建設成為一個高起點、高標準的和高設施的,并有一個平滑的升級和高開放的網絡平臺。
1.3設計原則設計原則有:①開放與先進原則:整個程序設計的目標決定了系統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反映今天的水平,但也有發展潛力。另外,方案必須具有開放性。開放性的布線系統不但能適應不同功能的要求,而且又能支持不同廠家對應的設備;②靈活與實用原則:程序需要考慮系統當前和未來的技術發展,不僅要實現通信的數據和語音,而且也滿足靈活的升級的要求;③擴充與模塊原則:設計方案要求,除固定的傳輸線纜外,其他所有的插件均采用模塊化的標準件,以適應將來需要擴展時,方便地將設備添加進去。
1.4設計標準設計標準是:①GB/T7427-87國家通信光纜的要求;②EIA/TIA-568、569、607網絡標準;③IEEE局域網標準、TPDDI銅線分布接口局域網標準等。
2信息結構設計
在大廈的信息建設過程中,本著“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的理念。將實現無線與有線靈活匹配,從而將有線局域網和無線WIFI的優勢充分發揮,使大廈的信息環境最大化的延伸。方案采用“萬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房”智能化的布線系統。數據機房和大廈各樓層垂直部分采用多模光纖連接,水平系統采用超五類網絡電纜。辦公空間使用有線互聯網接入,在公共場所使用標準的無線接入方式,以靈活的環境,滿足客人的不同需求。(1)核心機作為網絡核心的中心交換機采用的是專為企業網絡核心設計的思科CiscoCatalyst4500企業萬兆核心交換機,設在大廈6層的信息機房內。采用了CenterFlex技術的CiscoCatalyst4500系列交換機能夠通過安全、靈活和不間斷的通信,提供可以擴展的無阻礙L2-L4層交換,從而幫助部署了關鍵業務應用的企業、中小企業(SMB)和局域以太網客戶實現業務永續性。由于CiscoCatalyst4500能夠為企業配線間和SMB接入/核心層提供先進的動態服務質量(QoS)功能和配置靈活性,因而能提供可以預測和擴展的高性能。硬件和軟件中的集成式永續特性有助于提高網絡可用性,以提高勞動力的生產率和企業的盈利能力,并保證客戶成功。(2)匯聚層匯聚層交換機選用思科SR2024千兆以太網交換機,提供24個10/100Mbps端口,背板帶寬達到4.8G,2個SFP插槽,完全具備服務器或光纖骨干連接可選的端口,將平層之間的每一行,通過光模連接到核心交換機。(3)接入層接入層選用思科SLM224G2具備增強的網管、安全和服務質量(QoS)功能的百兆智能網管交換機,提供24口10/100Mbps端,2個擴展槽,可以選配GBIC口用于服務器或光纖骨干連接,并且可以通過堆疊進行擴展。根據個人或建筑物和樓層接入信息點的需要,放置在單位堆疊開關組的相應數量之間的接線通過超五類網線上聯到匯聚交換機。(4)無線AP大廈的公共區域采用騰達W301A無線AP提供接入服務。騰達無線AP采用天花板安裝,300Mbps無線上傳和下載速率、提供千兆以太網LAN接口、支持以太網供電(POE)或者外置電源適配器供電,具備無線中繼器,點對點無線網橋,點對多點的無線橋接模式,內置高品質獨立模塊天線,無線信號有保障。根據大廈的實際情況進行AP的合理布點安排,在所有大廈要求的范圍內為用戶提供了無盲點和無縫漫游的無線寬帶網絡覆蓋。
3綜合布線及驗收
大廈信息布線采用綜合布線方案,根據結構化標準,網絡由設備間系統、干線系統、工作區系統、水平布線系統和匯聚系統組成。(1)設備間系統設備間系統由主配線間和分配線間組成。語音主干采用單元接線板,使用數據骨干光纖終端盒安裝架,所有設備均安裝在19inch標準24U機柜內并采用不同色標做好標記。(2)干線系統主干系統工作區系統之間的集成,水平布線系統、聚合系統、設備系統及5個子系統的骨干系統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其中語音主干采用三類大對數非屏蔽UTP雙絞線銅纜,數據主干采用室內多模光纖。(3)工作區系統工作區布線系統主要由水平雙絞線組成的系統,雙絞線從配線架出發,通過立管從地面或金屬托盤到指定位置上的出口連接到房間信息模塊。方案中要求超五類線的最長距離不超過百米。具體終端網絡采用超五類RJ45模塊、語音采用RJ11模塊。水平布線的語音部分采用兩芯電纜。(4)水平布線系統樓層過道的頂上采用金屬橋架和塑料阻燃防火波紋管相結合的設計方案。進入房間時,從橋架或波紋管引出以金屬管暗裝方式由墻壁而下到各個信息點。(5)匯聚系統由每層操作間的機柜上的配線架,通過跳線將信息線路定位到樓層的不同部位。其中水平層的數據和語音部分均采用24口TCL模塊式配線架(根據需要配RJ45/RJ11模塊),保留10%的余量用于未來的擴展。垂直層網絡連接數據主干采用光纖終端盒,語音垂直層使用鴨嘴跳線和電信電纜110配線架連接。所有樓層操作間都配備了在線不間斷電源插座。方案的驗收參照《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12-200)及國家通信行業標準《綜合布線系統電氣特性通用測試方法》(YD/T1013-1999)實施[7]。
4結束語
通過對這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的總結,可以看出要做好一個布線系統工程,必須掌握以下幾點經驗:①精通規范:一名具備較強的實操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的弱電工程師,必須精通綜合布線系統方面的各種專業知識,掌握綜合布線工程涉及到的各個系統規范,只有這樣才可以順利完成項目;②懂得總結:一名優秀的弱電工程師,只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經驗是遠遠不夠的,綜合布線系統本身就是一門工程性很強的學問,不實踐就難以順利完成工程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③掌握網絡:現代綜合布線系統匯集了數據、語音、視頻傳輸等物理基礎,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越來越多的用于其中,所以必須牢固樹立布線和網絡之間的協同關系觀念,才會在排除系統故障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熟悉線纜:綜合布線系統的基礎是連接構件和各種線纜,不同性質和質量的線纜、連接件將會直接影響到布線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性能。
作者:周宇寧單位:榆林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