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信息中的規律測試分析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我國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就是全國各地的高校,這也是傳播知識范圍最廣的地方,也是公眾了解民意的地方;所以現在的青年知識分子和高校的學生他們自身的獨特個性和知識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是網絡輿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主要分析了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規律,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探討高校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網絡輿情;規律分析;信息工作
1引言
隨著當今社會大數據時代步伐日益加快,各家新聞點評、各種社交網站、微信公眾號及QQ等都是網絡輿情的主要來源。面對這些復雜類型的信息、體量非常龐大,在網絡數據的復雜性、數據體量及數據產生速度上都出現了巨大變化,網絡輿情的分析及監測都超出了常規框架。網絡輿情也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了網絡輿論引導的晴雨表,我們應該準確把握網絡輿情的本質特征,把握網絡輿情在演化過程中潛在規律,便于及時發現危機勢頭,將可能產生的危機扼殺在搖籃里,并做好新形勢下網絡輿論的引導工作,維護網絡安全,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我國各地高校網絡輿情的含義及特征
網絡輿情的載體就是網絡,核心是事件,廣大網民在網絡中表達自己的態度、意見、觀點及情感,相互之間進行互動傳播表達,也是社會輿情的映射。不同學者對高校網絡輿情的理解和認識是不盡相同的,從狹義的角度看,其主要指高校內部教師、學生及其他職工對學校內部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及公共管理模式的看法,并在此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緒、態度及意見等。高校的網絡輿情一般都是發生在局域網中,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高校的內部網絡基本上都和開放的網絡融合在一起。所以,在高校內部局域網中探討的一些社會相關問題都會在社會上產生比較大的網絡輿情,同時還有可能成為熱點話題,得到社會人士的更多關注。高校網絡輿情主要有以下特征:
2.1具有開放的特性。網絡本身就具有開放性,比如網絡中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觀點及態度,不受任何人或者事物的制約。
2.2具有隱匿的特性。在網絡上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去發表或者一些消息,自己的身份無法被別人看到查到,但是其的觀點或者消息卻可以被別人看到。
2.3具有群體的特性。網絡輿情本事具有群體的性質,在網絡上往往是一群思想觀點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他們面對社會上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形成一種輿情。
2.4具有互動的特性。網絡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信息交換平臺,輿情的形成一般比較迅速,在網絡中可以進行實時的信息交流,這也形成一種范圍廣泛的互動。
2.5具有多樣特性。網絡中的信息往往種類很多,信息量非常巨大,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觀點,從而也就產生網絡輿情的多樣化。
2.6具有特殊性。網絡輿情中很多都具有特殊性,高校中的一般都是貼近校園方面,社會上的往往就貼近現實生活的,所以高校中的網絡輿情都是跟師生有關,突出校園的生活。
2.7具有可控特性。網絡上的信息類型復雜,同時具有非常大的開放性,所以高校網絡輿情必須要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可以推動其積極健康的發展。
3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的規律性
3.1網絡技術的更新。當今社會網絡技術正在飛速的發展,Web6.0中系統的提出互聯網直接的相互連接,這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觀點,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相關概念定義,這種嶄新的方式必將惠及所有的網民。與此同時,這也是對互聯網方式的新型定義,在動態中發展互聯網技術,拋棄原來講互聯網當作附庸的舊理念,讓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發現世界和改變世界。
3.2高校網民群體具有的獨特性。大學生群體是高校網絡輿情的主要制造者,他們往往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針對一些事情去發表自己的看法態度,有的通過學生團體去制造和傳播輿情;其實在整個大學校園的主體中,這部分學生只占比較少的比重,但是參與者卻非常眾多。尤其是當今社會網絡化的程度愈漸深入,不少的學生對現在的教育模式或者理念產生懷疑以及對傳統的教育手段和思想觀點進行批判,同時現在很多的大學在教育觀點和理念上都在不斷的更新,這樣就導致出現很多問題,形成比較嚴重的網絡輿情,嚴重影響相關教育工作的順利進展。
3.3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規律性理念的改變。網絡輿情具有不可預見性,這與新聞工作的性質完全不同,因為新聞工作一般都是會出現有針對性的方向或者目標。就目前來說,一般采取柔和的處理方式來面對出現的網絡輿情,不會采取一些行政手段進行制止等,其實這種方式并不利于網絡的健康發展。所以,當今社會主要采用的是在正確引導的基礎上再加以一定的限制措施,這樣可以有效的控制有害的網絡輿情。我國也在這方面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來管理網絡輿情,比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信息工作規律性規定》及《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文件,通過這些文件來建設網絡輿情管理制度,培養網絡管理專業人員。
4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規律性問題分析
4.1培訓機制及團隊不完善。管理相關的網絡輿情需要一支專業的管理隊伍,并且要求他們是一支思想水平夠高、政治素質過硬、知識儲備豐富、長期固定的專業管理團隊,因此對管理隊伍進行專業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工作的特殊性,我們必須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要特別敏感那些有可能引起網絡輿情的言論或者舉止,對于發現的相關言論或者舉止一定在第一時間進行正確的引導,嚴格把握正確的原則,采取正確的措施去處理問題,避免用過激的方式去處理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刺激了輿情的增長,那樣的話將會產生致命的結果。必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防患于未然,對于自己日常的言行舉止都能夠得當,積極的加入引導的行動中去,促使網絡輿情能夠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4.2對海量的網絡輿情信息沒法進行正確全面的分析。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在分析廣大網民網絡輿情趨勢和觀點時,在內容層面上,首先要關注廣大網民的情緒變化及對待事件的態度或者通過他們發表的文字信息了解其觀點,然后還需要關注視頻、語音、圖像等來自其他群體的輿論變化,以此了解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網絡。在數據層面上,比如人民網,其數據主要源自輿情檢測室,監測的主體主要有各網站新聞跟帖、微博、網絡論壇及社區、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從中發現輿情的焦點抽取輿情信息要點,特別是一些敏感話題,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樣才能凸顯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的價值。
4.3引導及監控之間的沖突。任何時候對網絡輿情加強控制和監管都是非常有效非常必要的手段措施,對于一些規律性很強的工作,就要注意不該說的一般不能說,通過利用監控管理的手段來控制信息的來源及傳播途徑,并且對信息的來源和傳播渠道進行審核,找到相關信息的規律性。但是,如果單單裁員監控的方式進行監管,就很容易產生比較大的沖突,使大眾在心理上不平衡,這也直接導致產生非常大的網絡輿情。只有監控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網絡信息管理時加入引導方式或者進行相關的指導。比如在發現不良言論或者舉止時,及時的參與到其中,發揮好積極的引導作用,不可以用過激的言行去表達觀點,因為如果用那種方式很容易產生負面效果,容易引起廣大網民的不滿情緒及反感,所以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應該具體的分析,通過自己的參與積極的引導,保障事情朝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5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的規律性對策及分析
5.1將宏觀的信息工作規律性和具體的引導相結合。在我國對于高校的網絡輿情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同時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手段進行相關工作。在國際網絡輿情管理方面上有很多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但是并不是一味的照搬挪用,因為我國和外國不管是在制度方面還是其他管理方面都存在著諸多異處,所以我們必須將其優秀的經驗進行本地化處理,才能更好的利用。相關部門針對網絡輿情方面必須要統一管理其信息口徑,審查其相關內容,避免一些惡意信息被出來,導致給整個網絡帶來惡劣的影響。這種引導加監管結合的方式對網絡的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5.2將大學文化和網絡文化相融合。由于網絡文化不斷的在豐富和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網絡文化,比如在高校,各種各樣的網絡文化交織相融,這其中有好的方面,也存在著壞的一面,必須在不同的網絡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針對不同的網絡文化一定要有所判別,而針對網絡中的內容進行判別也是高校相關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程,因為網絡文化儼然已經變成了大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育中應該將這些都進行整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促使其具有良好的網絡文化判斷分辨能力。
5.3規范組織和自由表達相結合。在沒有觸犯網絡相關法律法規時一些個體發表的話語權都應該受到保護,但是網絡上存在很多一部分人,為了獲取關注度,惡意的進行評論進行人身攻擊,他們的評論故意用一些過激的話語,故意夸大事實,這種現象非常不好,往往造成非常壞的網絡輿情,我們在面對這部分人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引導,減輕他們一開始的高關注度,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終將被人們遺忘,這樣就可以讓他們產生壞的網絡輿情慢慢消失。
5.4網下和網上處理相結合。任何論壇都會給網友提供“申訴”的渠道,并且配備完整的裁決程序以此來保障仲裁能夠公平公正。一般的情況下,輿情信息工作規律性人員對于初期的評判都比較合情合理,當事人往往會選擇沉默,但是心里卻不滿,這時候容易產生心結。這時候需要信息工作規律性人員能夠通過網絡發送些私人郵件來和當事人溝通,可以簡單的告知其處理的原因,這時候往往很容易被諒解,比如在當事人了一些嚴重抵觸口徑的文章或者微博信息,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時候這樣的網下處理方式就非常有效,這種網下網上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就凸顯的非常必要。
6結語
總之,網絡輿情的分析和監測正在成為網絡輿論及引導工作的基礎,準確掌握其內在特征及變化過程中的規律,便于及時的發現危機走向,便于更好的維護網絡的社會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嚴翠玲.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的研判與引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3):118-119.
[2]楊暢,朱琳,蘭月新,等.基于案例分析的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傳播規律及對策研究[J].現代情報,2014,34(10):10-14.
[3]高琰.網絡輿情信息工作規律性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5,25(05):155-157.
[4]翟劼.微博突發事件網絡輿情規律與預測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作者:楊鑫1;黃蔚2 單位:1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2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