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與監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校園網絡輿論,是構建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的基礎和依據。作者在對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進行分析、論述的基礎上,就其監管機制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構建措施,以供參考。
一、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分析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每一位使用網絡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校園網絡輿論的主體,一定程度上對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產生了加速效益。誠然現代校園網絡輿論逐步趨向于多元化發展,但每一個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意義上來講,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都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網絡輿論話題生成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此過程中勢必會出現思想的交流與衍生,是各種思潮活躍的領域之一。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的自主思維意識更強,思想十分活躍,對焦點事件的關注度非常高并且討論相當積極。師生感興趣的校園、社會以及網絡事件都可以成為校園網絡輿論話題,當他們在某一點上產生共鳴時,則會引發討論,繼而形成網絡輿論。我們簡單的將校園網絡輿論話題劃歸為幾類:突發事件,往往是廣大師生群體關注的焦點,是最容易吸引校園網民眼球的,這是緣于師生在處理突發事件時通常會表現出顯著的聚合性特點,繼而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形成網絡輿論;學術研究,在高校所營造的特殊環境中,經常伴隨著一些學術事件發生,是為校園網民爭相熱議的話題。學術研究一般會涉及到具體的人或事,相關網絡談論中容易產生分歧,有的持肯定態度,有的則持批判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校園網絡輿論的和諧。除此之外,校園網絡輿論話題還源于學生利益相關的事件,例如高校后勤服務質量、教學管理或學生個體利益相關事件等,都是大學生網絡交流的話題,是高校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的重要素材。
(二)網絡輿論領袖及意見產生一般在高職院校校園網絡中,參與討論最積極的是師生網絡輿論中的活躍者或與焦點事件有著莫大關聯的任務,他們充分發揮自己在網絡中的經驗優勢,結合自己豐富的知識,加以深刻的分析、總結和系統的梳理,形成了自己的觀點意見并到網路信息平臺上,與其他校園網民進行探討和交流。緣于他們對焦點事件內在價值以及涵義的深刻、透徹分析,使得他們的意見對高校師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校園網絡輿論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引領了校園網絡輿論的發展方向。因此,這部分人成為了校園網絡輿論的領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按照大眾傳播學中二級傳播理論的分析,輿論領袖是網絡信息傳播的重要因素,將輿論意見凝聚為一種力量,引發了網民對焦點事件更多的關注,對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校園網絡意見傳播當校園、社會或網絡焦點事件發生時,就會引發師生的關注和熱議。而在校園網絡輿論領袖提出意見和觀點并到網絡信息平臺后,就會引發校園網民新一輪的關注和討論,藉此校園網絡意見逐步傳播出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焦點事件并進行討論,各種各樣的意見不斷地匯集在一起,形成由輿論領袖主導的網民持有意見,是一個得到眾多網民參與和認可的過程。鑒于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高校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特點,這為校園網絡輿論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使用的網絡傳播媒體逐漸豐富起來,這為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創造了更多的有利條件。目前,高校師生常用的網絡傳播媒體有QQ、BBS、微信、微博等,他們將意見到這些信息平臺上并傳播出去,推進了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
(四)校園網絡輿論形成在高校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的過程中,能夠引發廣大師生群體關注的熱議問題往往都映射了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愿,由網絡輿論領袖主導將所有師生意見整合、匯集,當這種意愿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則會形成網絡輿論力量,繼而加速了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如上文所述,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為高校師生的溝通與交流創造了更多的有利條件,某種意義上擴展了網絡輿論素材的獲取渠道。緣于每位學生在整個焦點事件討論中,所處的思考角度以及利益關系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處理相同事件時所持有的意見和態度略有不同,促就了校園輿論場所的形成。區別于社會網絡輿論,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活動主體是師生,其所處的環境也主要是校園環境。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有賴于校園網絡信息平臺的搭建,是網絡意見系統歸納和信息整合的結果。
二、高職院校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的構建措施
高校校園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教育和成長具有雙重影響作用,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輿論的積極影響作用,是現代和諧校園建設的必經途徑。在此過程中,需要高職院校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加大校園網絡輿論監管力度,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網絡立法建設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生活質量也隨之有所提升,但是同時,部分非法分子也利用這些技術在網絡上肆意而為,極大破壞了網絡環境。他們中有的人肆意踐踏倫理道德,行為偏執且過激,在網絡上隨意散布謠言、不良信息等,對其他網民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網絡環境誠待改善。加強網絡立法建設,有利于網絡環境優化,是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在國家層面上的構建,我們應該予以重視。以目前我國的網絡監管體系來看,雖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和政策,但是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為更好的應對當前我國的網絡發展形勢,優化網絡環境,國家需要充分利用法律這個有力武器,規范網民的網絡行為,進一步拖動立法和司法實踐,堅決打擊一切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從而為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加強網絡立法建設,可以充分發揮高校校園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思想及行為的導向作用,為網絡運行安全提供了基礎保障。然而,單純的從高校層面上建立的網絡立法作用并不明顯,即使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校園網絡,但部分意圖不良者仍可選擇校園外網,校園網絡輿論監管存在漏洞。因此,網絡立法應從社會的角度去實施。除此之外,高校校園應加強對學生的普法教育,使他們自覺規范網絡行為,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校園網絡輿論監管內化為學生的自主行為。
(二)對校園網絡輿論形成進行監管基于上述對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的分析與認識,完善的校園網絡輿論監管機制應從網絡輿論形成的四個階段入手,實現校園網絡輿論全面監管,具體而言,對校園網絡輿論形成進行監管就需要對網絡輿論話題進行監管。在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的初級階段實施監管,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導整個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高校需要切實制定相關預警及應對措施,及時掌握校園網絡輿論的動態信息,將不良信息傳播扼殺在搖籃里,對網絡輿論領袖及意見產生進行監管。此階段是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高校網絡管理部門切實做好監管工作,對焦點事件做出客觀、準確、理性的論斷,積極對學生意見予以回應,將事件的處理過程和結果毫無隱瞞地透知給學生,以引導校園網絡輿論始終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對校園網絡意見傳播進行監管。當焦點事件被越來越多師生關注時,校園網絡意見傳播就會加速,輿論的輻射范圍也隨之擴大,校園網絡輿論將會更快地形成。此階段的監管工作目標是客觀、理性地應對已發生的問題,積極引導輿論走向,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盡最大可能地降低網絡意見傳播的速度,以減小校園網絡輿論的影響范圍,對校園網絡輿論形成進行監管。此階段校園網絡輿論形成已成既定事實,師生的關注度上升到了最高點,但對焦點事件的后續發展仍會予以高度關注,因此監管工作依然不能松懈。除卻需要正確處理已發生的事件外,高校有關部門還應對事件的后續發展保持高度警惕,使校園網絡輿論監管的有一個循環過程。高校應做好事后分析,總結工作,探尋監管過程中的足與不足,從而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絡輿論形成監管機制,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提升工作實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作者:張照楠 張曉杰 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