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網絡輿論對媒體議程設置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發展給予受眾話語權,自媒體成為具有一定話題主導能力的意見領袖,熱門話題中,社交平臺用戶的討論和意見領袖的引導所形成的網絡輿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媒體的議程設置。中國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報道引起網上的熱議,以微博為主的社交媒體上的評論以負面和質疑為主,而主流媒體的報道由最初的正面態度轉變為批評和否定態度。本文抓取不同時期相關事件熱門微博內容及其評論內容,對主流媒體報道文本中的態度關鍵詞進行分析,探析網絡輿論對媒體議程設置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輿論;議程設置;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社交媒體時代,受眾話語權提高,網絡輿論的產生和發展對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產生影響。本文通過探討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以微博平臺為主的網絡輿論的態度、傾向和主流媒體報道的報道態度和措辭的關系,探究網絡輿論對媒體議程設置的影響。
一、相關研究綜述
關于網絡輿論的概念,國內學者譚偉在《網絡輿論概念及特征》一文中提出“網絡輿論就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公眾對某一焦點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帶傾向性的意見或言論”①;李曉秋在《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影響及其對策》中表示網絡輿論具有快速性、資源整合性、沖突性和群體性②。“議程設置理論”最初由麥庫姆斯和肖在調查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媒介作用時提出,在《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中,麥庫姆斯和肖提出大眾傳媒具有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③。在《網絡時代政策議程設置機制研究》中,陳嬌娥和王國華提出,媒介議程設置由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單向性方式逐漸轉變為自下而上和交互影響的方式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更多學者將目光聚焦于網絡媒介與議程設置之間的關系,曹茹在《新媒介環境中議程設置的變化及其實質》中提出網絡媒體發展帶來的新媒介環境改變了議程設置的機制和方式,使議程設置更貼近民意⑤。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受眾話語權的提高使媒體議程或多或少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議程融合的速度不斷加快,呈現個人議程與媒介議程融合的新趨勢。
二、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輿論發展情況概述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最早在2018年11月26日由一些官方媒體開始報道,最初呈積極的報道態度。當天,美聯社首先報道了賀建奎和他的團隊培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隨后《人民日報》也進行了相關報道,最初呈正面報道態度,文本中有“歷史性突破”等字樣,其他媒體隨后也轉載了這條新聞。基因編輯嬰兒相關問題很快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今日頭條”在微博上發起了一項關于是否支持基因編輯嬰兒技術的民意調查,大約有7萬人參與了投票。在民間重要意見領袖發表意見和觀點后,網絡上對基因編輯嬰兒的關注度達到了頂峰。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傳播過程中,約有60家媒體報道了這一問題。民間輿論傳播的主要平臺是微博,占討論數的48%,共有5760條相關微博。另外兩個聚合聲音的平臺是微信和網絡媒體,分別占27%和24%⑥。
三、研究對象分析
(一)微博相關輿情選取本文隨機選取了2018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微博話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下的10條熱門微博(以評論量1000以上為標準),各摘錄其下熱門評論5條,進行關于態度的二級編碼,并以知微事見中所提及的意見領袖及微博話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中的話題貢獻者排行為參考,選擇10位意見領袖的微博內容進行二級編碼。通過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熱門微博下的相關評論和微博意見領袖相關內容的抓取,共獲得157條評論,按1—5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具有負面影響”這一說法的網民態度進行編碼后,得到網民的觀點平均數3.92,即傾向于贊成態度,認為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具有負面影響。
(二)媒體報道選擇以知微事見中提及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媒體報道為研究對象,共10篇報道,摘錄報道原文,統計文中出現的有關報道傾向性及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具有負面影響”這一說法態度的關鍵詞并分析詞頻,總結媒體報道態度的變化。對基因編輯嬰兒持支持態度的關鍵詞共4個,出現了7次,集中于《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文中。另有反對傾向的關鍵詞17個,共出現55次,表明中立態度的關鍵詞1個,出現6次。按1—3對報道中出現關鍵詞的態度傾向進行二級編碼,其中1為支持,2為中立,3為反對,所得平均數為2.6,即媒體認為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具有負面影響,媒體報道更傾向于反對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
四、研究發現
(一)網絡輿論呈現的態度對媒體報道態度產生影響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媒體最初呈正面報道態度,認為基因編輯對艾滋病患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突破。隨后,在一些醫學類、科技類網絡意見領袖發表的關于基因編輯的負面后果的言論中,一些網民開始思考基因編輯嬰兒的負面作用和其中存在的倫理問題。在網絡輿論的質疑聲中,一些媒體開始重新調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從南方科技大學與賀建奎的隱藏關系到深圳莆田系醫院背后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媒體議程設置的重點轉向了基因編輯嬰兒所存在的風險和違背倫理道德、應依法依規處理方面。因此,網絡輿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媒體對事件的報道態度和媒體的議程設置內容。
(二)網絡輿論推動的公眾議程設置具有社會價值網絡平臺給予了占社會大多數的基層群體發言的機會,使基層群體關注的問題也納入了媒體的議程設置進程中,使草根群體關注的話題也能得到重視。輿論的壓力使媒體關注相關方面的話題,對基因編輯審查、規制等后續行動持續進行關注和監督。自己關注的社會問題得到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有了下文以后,因社會問題產生的社會情緒由此也得到紓解。同時,公眾通過對事件的評論、轉發和關注,形成網絡輿論,對于某些媒體因利益或政治因素無法進行深入挖掘的敏感話題,網絡輿論帶來的壓力對媒體也是一種監督作用,逼迫媒體發揮輿論監督功能,對事件進行追蹤報道。
(三)媒體和網絡輿論議程設置中的不足1.媒體在議程設置中的不足在本次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媒體最初并未對事件本身和基因編輯的知識背景進行深入了解,就將基因編輯嬰兒當作一個值得驕傲的事件進行報道,因此《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文中出現了“歷史性突破”“支持”“有效”等正面關鍵詞,隨后多家媒體轉載,被網友評為“《人民日報》的大型翻車現場”。媒體由于前期的查證工作不到位導致的輿論反轉也不在少數,媒體公信力受到影響。媒體應該站在中立的位置,以客觀的態度報道新聞,毫無保留地向受眾展示事件的整個過程,讓受眾基于媒體提供的信息自主進行批判性思考。2.網絡意見領袖在網絡輿論引導中的不足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微博意見領袖活動較為混亂,搞笑類博主參與發表未經考證的觀點和意見,科技類意見領袖影響力不足、反應滯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及人們不熟悉的基因編輯技術,而微博上該事件的意見領袖主要是“搞笑趣聞”等搞笑博主,擁有大量粉絲卻缺乏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他們的有些觀點往往是缺乏理論支持的,會誤導學歷較低、易受他人影響的網民。而真正對基因編輯領域有足夠了解的專家和學者,他們做出反應的時機晚于受眾需要他們意見的時機,而且很容易被坐擁大量粉絲的搞笑類博主的微博淹沒。微博可以通過首頁推廣等方式,讓更多用戶看到科技類意見領袖在相關方面的發言。
作者:盛丹 常雅妮 單位:云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