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UHF頻段衛星通信天線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工作于uhf頻段圓極化機載衛星通信天線,介紹了幾種實現圓極化的方法,最終選用相位相差90°饋電的一對正交對稱振子的方式實現圓極化,通過移相器來實現90°的相位差,通過增大振子寬度和在輻射體邊緣引入寄生單元等方法,來實現天線的寬頻帶、寬波束、高增益。通過仿真,最終得到了一款具有高增益、寬波束、低軸比等特點的天線。
關鍵詞:圓極化;高增益;寬波束
引言
UHF衛星通信在軍事應用中有許多特有的優點,強的信號穿透能力,使其不管在城市、叢林中、還是各種氣候環境等下均能適用。終端實用性強,UHF終端輕巧而牢固,適合于艦船、車輛、飛機、單兵背負,甚至手持使用。在軍方作戰的開始階段,通常沒有夠的時間鋪設大量的電話線、光纜或架設大型的天線系統,使用機載、車載、背負或手持等UHF終端實現作戰單元間的相互通信是最實用、簡便的方法。
1天線設計
1.1圓極化天線原理設計
一個圓極化波可以分解為兩個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均正交的等輻線極化波。由此,實現圓極化天線的基本原理就是:產生兩個空間上正交的線極化電場分量,并使二者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實現的方法圓極化天線大致分為三種:微帶天線、螺旋天線、正交對稱振子。微帶天線加工簡單,但調試帶寬較窄且復雜;螺旋天線的增益高但波束窄;正交振子簡單實用,增益和軸比好控制。因此,本天線采用相位相差90°饋電的一對正交對稱振子實現天線的圓極化,是最常用的實現圓極化的方法。
1.2基本結構設計
新型UHF頻段衛星通信天線圓極化部分由兩對正交饋電的對振子天線組成。工作頻率為344MHz~351.3和381MHz~396.3MHz,因此可以認為它的中心工作頻率為370MHz,此時對應的半波長為:由于細半波振子天線的帶寬較窄,可以通過增加振子直徑的方法增大天線帶寬。對于印刷型的振子即為增大振子的寬度。對稱振子天線采用非平衡的同軸線饋電時還需要加入平衡器才能保證天線的方向圖不會發生畸變。考慮到天線的帶寬約為15%,因此只需設計一種窄帶的平衡器即可。新型UHF機載衛星通信天線采用帶阻抗補償的Ⅲ型巴倫作為振子天線的平衡器,其圓極化部分的結構如圖1所示。實現圓極化天線的基本原理是產生兩個空間上正交的線極化電場分量,并使二者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移相器能夠對波的相位進行調整的一種裝置;該天線是通過移相器來實現90°的相位差。天線極化旋向由天線正交振子相位差決定。由理論分析可知,當半波振子I的相位超前半波振子II90°時,天線極化形式為右旋圓極化。
2寬波束和高增益設計
為了滿足低緯度衛星的通信要求,需要天線具有低仰角高增益的特點,這就要求天線在寬波束內高增益、低軸比。為了可以將收發雙頻段都覆蓋,研究采用增大振子的寬度和漸變饋電等方法展寬帶寬,將振子臂進行階梯狀加寬來增加天線的阻抗帶寬。為了增加低仰角±70°的增益,需對輻射體進行改進,輻射體邊緣引入寄生單元,即在圖1的周邊引入寄生單元,如圖2所示。并在圖2的基礎上設置輻射體的各個參數使輻射效率達到最優。
3仿真結果
由仿真得到設計出的天線電壓駐波比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駐波比在344MHz~351.3MHz和381MHz~396.3MHz兩頻段內小于2,電性能良好。由仿真得到的圓極化天線俯仰面方向圖和天線軸比圖,各頻點的結果繪制成表格,見表1、表2。由表1可知各頻點俯仰角±70°增益最小值為-0.82dBi,滿足方位面360°范圍任意角度上,在俯仰面±70°范圍內(以天頂為0°),增益≥-1dBi的要求。天線±70°軸比仿真結果表2,由表2可知軸比都能滿足以天頂為0°,±70°范圍內,軸比≤6dB要求。
4結語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工作于UHF頻段圓極化機載衛星通信天線,介紹了幾種實現圓極化的方法,最終選用相位相差90°饋電的一對正交對稱振子的方式實現圓極化,通過移相器來實現90°的相位差,通過增大振子寬度和在輻射體邊緣引入寄生單元等方法,來實現寬頻帶、寬波束、高增益。通過仿真,最終得到了一款具有高增益、寬波束、低軸比等特點的天線。
參考文獻
[3]梁千帆,陳建華.UHF頻段衛星通信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中國新通信,2007(11):26-28.
[4]鄒火兒,韓國棟.機載低剖面衛通天線的發展與未來[J].現代雷達,2014,36(03):53-56+61.
作者:劉永霞 吳軍軍 袁楠 單位: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