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Big6視域下農民工信息素養教育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概念,是衡量一個人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準。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信息社會人應當具有的能力或技能。一個有信息素養的人是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擁有確定、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從而利用信息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梢哉f生活在信息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是具有信息素養的信息人,農民工也不例外。結合農民工的信息需求特點,筆者概括出農民工的信息素養應是:農民工有能力表達、明確自己的信息需求,有效地確認所需信息的來源,并能通過傳統途經或現代途經(計算機、網絡)尋獲該信息,最后對該信息進行判斷和篩選后,將其有利信息與已有知識體系相結合,運用到生產和生活當中去的能力和素質[4]。就目前而言,農民工無論是在經濟收入、社會地位還是在權益保障方面都處于弱勢,農民工在社會信息獲取方面仍然屬于弱勢群體。社會信息不對稱固然是造成農民工弱勢地位的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農民工的信息素養能力普遍都較低,無法有效地從社會獲取需求信息。Big6問題探究模式的6個步驟、12個階段涵蓋了信息素養的各種必備能力,筆者將結合該模式對農民工信息素養弱勢地位的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
1確認信息能力的薄弱(步驟1)
農民工信息素養較低的表現之一就是確認信息能力的薄弱。他們往往沒有很好的信息洞察力,無法從信息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甚至絕大多數意識不到信息的重要性。從Big6模式的視角分析,該問題應出現在模式的步驟1“任務確定”當中。農民工往往由于文化知識水平有限,很少可以清晰明確地表達他所需要的信息及要達到的目的,甚至有可能他自己也不十分明確自己的信息需求,這無疑給圖書館及信息機構等為農民工提供信息援助帶來了困難。正如在Big6模式中第一步就不能夠清晰地確定任務,則將會直接導致后面各個步驟都不能順利進行,久而久之農民工必然處于信息社會的弱勢地位。
2尋獲信息能力的缺失(步驟2、3)
尋獲信息能力的缺失是農民工信息素養弱勢的表現之二。在信息素養的各項能力當中尋獲信息的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它是信息轉向實踐的關鍵。從Big6的角度來看,農民工這方面能力的缺失往往是沒有系統明確的信息搜索策略,從而定位不到合適的信息源。而無法制定系統清晰的信息策略一部分源于農民工對信息檢索工具使用上的障礙。特別是老一代農民工,他們基本上不會使用電腦、網絡等現代化信息設備。網絡包涵十分豐富的信息,是獲取信息便捷的渠道,無法使用網絡無形中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信息來源,在信息生活中必然會處于弱勢地位。
3使用信息能力的低下(步驟4、5)
絕大多數農民工即使面對已經整合提煉好的信息依然不能從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部分為自己所用,這種使用信息能力的喪失讓農民工走向了信息弱勢的地位。信息使用能力與Big6模式中的4、5步相對應,而導致無法順利使用信息的結果很可能是7、8階段閱讀、摘錄信息方面出現了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與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有關。農民工由于教育水平低以及小農封閉意識的局限,大多數都不能很好地正確運用信息。另外,社會信息的不對稱分布自然而然地將農民工排除在了信息大門之外,更談不上對信息合法權益的維護。
4評估信息能力的喪失(步驟6)
信息評價的能力相對于上面幾種信息素養能力而言是一種補充式的能力。評估信息是為了今后更好地發現信息、尋獲信息和運用信息。在Big6模式之中這一步驟體現的是對過程和結果全方位地審視和反饋。對于農民工而言基本上是不具備這一方面信息素養的群體,他們基本上不會反思評價自己得到的信息結果和獲取信息的整個過程,甚至與人交流分享都會有一定的困難,于是在下次需要某些信息時他們依然顯得有些茫然,弱勢群體的地位便會循環往復地跟隨他們。
Big6視角下農民工信息素養教育的完善
1注重任務設置,實現興趣教育
確定任務是Big6問題探討模式的第一步。任務的選擇將直接關系到后面步驟的開展,所選任務應當明確恰當,能夠具有吸引力。就農民工而言,一般信息意識都比較薄弱,這就需要培育機構有效地分析農民工的需求,針對他們普遍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培訓主題。由于年齡性格和生活目標的不同,每個農民工所需要的信息也都有所不同。普遍而言老一代農民工偏向對就業生產、生活一類基礎性信息的需求,而出生在80年代后的新一代農民工則對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以及維護權益等精神上高層次的信息有所需求[6]。從他們普遍需求中選擇培訓主題,盡量開展實例培訓,如每年春運時節,許多農民工都因不會上網訂票而滯留,圖書館大可針對這一主題開展培訓。開發與農民工息息相關的主題,必然也會引起農民工群體學習的興趣。
2注重情景構建,實現積極主動教育
Big6模式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強調對情景意義的建構,且始終以學習者為教育培養的中心。這些對長久以來的信息素養咨詢培訓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眾所周知,信息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強硬地灌輸,而是要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需要被培養者身臨其境的主動感受。尤其是成年人他們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要始終以他們為信息咨詢的中心?;贐ig6模式的信息素養咨詢應該是協助咨詢而非代替咨詢,即使是對待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農民工群體,各圖書館及信息培訓機構在信息素養援助過程中也要保證農民工信息咨詢的主動權。咨詢人員盡可能地讓咨詢過程透明化,使農民工感受這一問題咨詢的情景。而對于大多數農民工的簡單的事實性咨詢,咨詢機構也要做到在提供了其所需事實信息之外還應該協助農民工明確該事實信息獲取的具體操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高農民工的信息素養。
3注重能力培養,開展實際應用教育
Big6模式不是一個純理論式的模式,它更加注重的是實踐中的應用與探索,它所構建的6個步驟、12個階段重視對各種信息能力的培養。比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搜索能力、閱讀理解信息的能力、表達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評價信息的能力,而農民工信息素養低下恰恰源于各種信息能力的不足。因此在對農民工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時應當注重實踐性,最好能夠實現所學既能所用。
4注重開放靈活,開展自主思考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Big6模式雖然明確規定了模式的各個步驟和階段,但它是一個靈活的模式[7]。應用Big6模式完成信息素養教育時,不一定要嚴格地按照步驟的順序進行,要看問題的性質或是對問題的了解程度而定。比如有時在第三步收集信息過程中,發現資料并不如預期想的充足或是時間、能力不足,此時可以返回到第一、二步重新思考。從思維上來講,Big6的步驟、階段內容可以幫助信息需求者清晰明確探究問題的思路,不至于感到茫然無從下手。對于弱勢的農民工群體也同樣適用,靈活的過程也可以充分發揮主動權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習慣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
5注重反饋評估,完成循環反思教育
Big6還是一個注重反饋分析的模式,解決問題僅是Big6模式的任務之一,在問題解決之后Big6還要進入評估階段,也就是第六步。在這個步驟里被培訓者需要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問題解決的結果,總結不足與經驗以便下次用更節省時間和精力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實現農民工群體信息素養教育的反饋,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要求。農民工往往不能單獨完成信息素養教育過程的反饋,需要信息咨詢人員的協助和引導。在評估反饋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下問題:你是否真正明確了信息需求;你是否獲得了必要的信息;獲取信息的過程是怎樣的;整個過程中有何遺漏和不足。完成了這一步可以說信息素養教育的整個過程才得到了一個閉環的圓滿實現。(本文作者:焦雪、黃麗霞單位: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