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師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課程的整合客觀要求全體教師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
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高還是以信息技術教育為主要途徑。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有關信息科學基本知識的基本技術的學科教育,它也是一種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素質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的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信息技術課程(2)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學校中的信息技術教育不應只限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而應將信息技術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其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課程與其它學科課程整合是學校發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必然途徑。信息技術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整合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方面是以信息技術促進其它課程的學習,即以信息技術的方法,例如使用多媒體,使用因特網學習其它課程的有關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其它課程的學習,充實、完善或補充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不足,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全面、更具體、更生動。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其它課程的學習,也有利于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如此,它對學校的教育改革,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真正落實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的整合,就必然要求全體教師轉變觀念,形成統一的現代化教育觀念,盡快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以影響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
二、重視全體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是實現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重視信息技術的課程建設,以及軟、硬件開發的同時,世界各國都相當重視教師的信息化培訓,根據教育與就業部2000年8月的統計資料顯示:英國67.1%的小學生教師都能夠在課堂上自信地使用信息與通訊技術進行信息與通訊技術進行教學,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有效地使用信息與通訊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另外,美國為推進信息技術教育發展制定了“全體教師的教育技術基本標準”(簡稱教師標準)。標準從技術的操作與概念,策劃和設計學習環境和過程,教學、學習與課程,測評與教育,工作實施和職業實踐,以及社會、倫理、法律、人性方面的問題六個方面制定所有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和績效指標。然而,法國曾于1985年實施了一項耗資20億法郎的“人人學習計算機計劃”,但由于教師培訓做得不好,造成大量設備閑置,收效甚微。據調查,我國教育技術發展較快地區尚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對于教育技術知識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這也說明我國信息技術知識的普及程度還不夠高,需要進行更加廣泛的培訓工作。
三、對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幾點建議
1.加強基礎性學習,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概念信息化不等同于技能的學習,現在很多的學校也正在大力加強學校教師的培訓工作,但收效甚微,為什么?學校往往把操作技能的學習當作了信息化學習,致使教師在培訓結束后,只記住了幾個機械的技能操作,完全不能與實踐的教學相聯系,所以很快回到了原先的教學模式中,使得培訓變得毫無意義。事實上,信息化培訓其根本目的是使廣大教師盡快適應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環境,打破就觀念,牢固樹立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思想。
2.增強教師如何將技術集成到學習過程的能力師資培訓內容除了培訓硬軟件的操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訓如何將技術集成到學習過程中的能力。例如,培訓OFFICE教程不僅要教師如何使用這些軟件,更重要的是讓學科教師得到啟發,運用到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科的教學效果。
3.增強教師使用網絡工具進行交流的能力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學會使用同步和異步通訊方式與家長、學生交流。因此,網絡培訓是今后教師培訓的一個必要內容,學校也應為教師能進行網上交流創造條件。
4.信息獲取技能的培訓應是師資培訓的重點。
作者:姜崧單位:浙江省天臺縣赤城街道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