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正能量新聞報道負效應的規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正能量報道因何產生負效應
正能量報道最終出現負效應大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找到原因:
1.語言或報道“沒人味兒”讓受眾反感。比如,有些正面報道為了達到傳播效果,往往感情色彩過濃,“宣傳主題”躍然紙上,不顧新聞傳播的客觀性要求,濫用修辭。有些正面報道姿態高高在上,或以說教口吻或滿篇充斥空洞的詞語,報道“沒人味兒”。
2.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報道內容出現矛盾,導致報道公信力缺失,從而產生負效應。2011年7月23日,甬溫線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中國的主流媒體集體失語,然而網絡尤其是微博卻大放異彩。網絡媒體甚至將主流媒體過去關于高鐵的正面報道呈現在大家面前,帶來受眾對媒體正能量報道的不信任,甚至對政府的威信都是極大地削減。
正能量報道如何避免負效應
1.新聞從業者要能做到不定期深入基層生活。一個整天開著小車兒、吃著大魚大肉、住著冬暖夏涼屋子的人,你很難指望他(她)能做出多有生活、多能反映民生的新聞節目。2012年4月,北京電視臺衛視頻道《身邊》欄目推出的展現和諧醫患關系名為《身邊蹲點日記———生命緣》正能量報道就引發社會強烈反響。這是采訪記者歷時一個多月,深入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兒童醫院等六家醫院蹲點紀實的結果。
2.新聞報道忠于事實。如今互聯網的發展、電腦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出現,微博、博客等傳播形式、傳播手段的形成,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格局,也形成了新的輿論格局,在網絡面前受眾有更多的自主權,得到的信息也更全面,因此,今日的新聞報道要比任何時期更苛刻地要求報道要忠于事實,要做到深入調查、多方取證,一旦出現報道失實,不光對于報道主體甚至對于宣傳媒體本身都將是短時期難以恢復的打擊,而失實報道也是導致受眾對媒體正能量報道形成不信任甚至逆反心理的禍首。
3.宣傳報道方式要不斷創新。這其中大體有四方面注意:(1)對于成績報道不渲染、不過度宣傳;(2)報道稿件用詞真誠樸實,切忌宣傳腔調太濃;(3)報道多嘗試新的形式,切忌程式化使受眾厭煩;(4)采訪者或者報道者姿態要放低,切忌高高在上引起逆反心理。
(本文作者:孫佳妮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