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和云計算平臺的發展,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海量數據改變了會計系統的原有模式,財務會計的核算職能開始弱化,模塊式的會計業務處理方式趨向移動化、電子化的智能式會計.結構化數據已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通過會計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知識管理系統被更多的應用于數據分析中.原人為職業判斷環節也將逐漸被學習記憶、自動建模功能取代,與此同時,數據相關度也成為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因素,信息安全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會計這一職業的傳統并重新定義會計的工作內容.據IDC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預計超過40ZB①,而2009年全球數據總量還不到1ZB.短短幾年時間,全球的數據量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預計未來這一增速還會更快.大數據已經滲透到科學、醫療、能源、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也為會計信息化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1.1打破信息“孤島”
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原有會計部門的獨立性逐漸弱化,與企業內部其他部門間組織邊界越來越模糊,不同組織的部分功能趨于融合.企業資源計劃的應用將會計信息與其他部門的經濟信息置于同一系統中,會計數據來源不僅由本部門進行初始記錄,也可能是實時從其他部門獲取信息并予以記錄.例如出、入庫單,可直接在對口部門倉庫、生產車間進入信息系統.
1.2信息質量提高
會計數據包括數值數據和非數值數據,是通過連續、系統的方式將經濟業務以制單的方式記錄下來,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會計帳簿并編制財務報告,為經營管理、戰略決策提供依據.以往會計信息的收集與處理以結構化數據為主,非結構化數據排除在信息報告體系之外,因此需要參考相關信息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如財務報告中的信息披露等.利用云計算平臺比以往的計算手段更加快速高效,能夠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緊密結合,將原有只記錄與會計要素相關內容的記錄方式,拓展到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均被收集和處理的新模式.而在大數據背景下,從數據量到數據的時間跨度、地域跨度都更為寬泛,數據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復雜化,非結構化數據被更多的納入數據資源庫,在會計信息中所占的比重也會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總體來看,傳統會計與大數據時代的會計在記錄方式、結算方式、接入方式、計算方式、數據分析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1.3會計從業者的知識結構發生改變
會計知識結構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有效載體是會計知識管理系統,將會計工作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進行記錄、轉化,為他人學習和使用,實現經驗和技能的共享,是會計組織發展的趨勢.會計人將更多的從事非結構化的、非常規的會計業務,對信息系統進行評價及修正,更多的參與到流程設計與業務管理中.
2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風險特征
2.1數據的安全防護存在漏洞
安全防護涉及到數據采集、存儲、運算、分析等各個環節,目前防護手段的更新升級速度不能與非線性增長的數據量相匹配.企業從財務信息安全角度考慮,往往選擇相對傳統的處理模式.
2.2缺乏健全、統一的會計信息化標準
互聯網能夠快速的普及和發展,得益于全球標準化的技術標準,會計信息化同樣需要完善規范的標準體系.數據庫領域的數據溯源技術能夠記錄數據查詢歷史、數據的傳播和計算過程等,但由于會計信息的保密性,數據溯源是否危害到客戶的隱私、是否會涉及到敏感的會計信息、數據溯源本身的安全防護是否到位、數據與標記是否綁定且準確無誤等,都是目前尚無法解決的問題.
2.3信息的相關性有待提高
海量數據對于不同利益相關者而言,其潛在價值也不盡相同,財務報告信息相關性是在重要性、實質大于形式的基本原則上體現出來的,這就需要在數據的準確性與相關性之間,根據個體特征進行科學設計與權衡,力求客觀、真實地反映個體信息.
3推動智能型會計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措施
3.1深入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管理會計具有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加強事前事中控制、業績考核與評價等職能,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源的擴大化、分散化、多樣化,使得管理會計的職能有了更進一步的發揮空間.結構性數據為量化分析提供了更全面、更充分的數據來源,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為邏輯分析提供了多種類型的信息來源,海量數據被抽取后進行加工整理以定量的方式呈現出可視化分析結果,為分析企業經營態勢、制定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管理層制定發展戰略與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3.2加強訪問權限控制
會計業務處理終端正逐漸由pc向移動終端轉移,多渠道訪問入口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造成信息安全的風險性急劇增強.大數據來源涵蓋廣泛,集中存儲降低了網絡犯罪的成本,使其成為可持續攻擊的顯著目標.企業會計信息的保密性使得很多企業不愿意選擇“上線”,正是出于對信息安全的擔憂.目前,安全防護手段的更新升級速度不能與非線性增長的數據量匹配,數據的安全防護還存在諸多漏洞.云計算平臺服務商擁有龐大的動態、跨地域用戶群,由于高級攻擊代碼隱藏在大數據中,不能被實時檢測,很難對違法數據進行跟蹤和管制.因此必須設置用戶身份認證及云端訪問權限的雙重控制,保證在任何登入點云會計服務商和應用程序都能進行雙向驗證.
3.3強化過程性監管
數據挖掘、數據存儲等技術手段的進步,使企業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就能夠實現對會計事項的實時監控,并且其監控成本大大降低.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查詢分析數據的工具,同時也是稅務、銀行、監管機構等相關單位查詢目標數據的工具.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是采用OLTP數據處理方式,主要面向具體操作的會計人員、低層管理者,而智能化會計信息系統應該從OLTP轉到OLAP,通過OLAP的靈活分析功能,讓用戶可以進行直觀數據操作,增強企業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信息互通.
3.4搭建信息安全平臺
大數據使網絡攻擊能夠獲取更多的數據資源,攻擊成本降低,這使其成為網絡黑客攻擊的顯著目標.會計的云計算過程有必要記錄數據的來源,可以通過標記法對數據進行標記.信息安全應考慮到大數據的高速性、多樣性特點,加緊建設以政府為主導、云會計服務商積極參與的高級別信息安全研發體系,為各個環節的數據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同時也要保障數據挖掘和數據過程的安全.4結語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給其風險防范帶來了新的挑戰.基于此,對會計信息化的趨勢分析及風險防范,有利于完善國家管理層面的制度建設,有利于規范云服務市場的競爭環境,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推動智能型會計信息化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雄勝,陳麗花,曹洋,繆艷娟.會計理論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與思考[J].會計研究,2013(03):3-12.
[2]王艦,李玉亭.淺談信息時代下會計角色變遷[J].財會通訊,2010(10):153-154.
[3]彭超然.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財政研究,2014(04):73-76.
[4]張華,艾文國,陸云鶯.論網絡環境下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模式[J].管理科學,2003(06):68-72.
[5]趙序海.大數據時代基于多維會計的財務報告變革[J].財會月刊,2014(06):17-21.
[6]程平.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財務共享中心費用管控[J].會計之友,2016(12):133-136.
作者:冷昕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