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應急通信的技術選擇與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現場應急通信技術選擇
在重大自然災害等應急通信現場,原有的通信基礎設施可能遭到嚴重甚至完全損毀,因此,現場應急通信不能依賴固有的通信基礎設施,必須選擇能夠快速建立、快速開通并能穩定可靠工作的通信技術和手段。同時,應急現場指揮中心必須能夠實現與多個機動的救援小組和醫療小組進行話音、數據、視頻圖像等綜合業務的通信,確保對救援現場的有序指揮。針對應急現場的特點,應選擇具有自組網能力、支持話音和視頻圖像業務、支持點對多點的通信技術和通信手段。目前,支持綜合業務、支持用戶移動、支持快速建立和開通、具有自組網能力的通信技術主要有全球微波互聯接入(WiMAX)、MiWAVE寬帶無線應急通信系統、WiFi等寬帶無線網絡,而WLAN和WiMAX(或MiWAVE)具有互補性,WiMAX(或MiWAVE)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無線接入問題,WiFi解決了“最后一百米”無線接入問題,可在應急通信中綜合使用。現場應急通信連接關系如圖2所示[1]。MiWAVE系統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寬帶無線多媒體(BWM)國家標準,不僅具有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的高帶寬、高速移動等優點,而且具備應急通信系統需要的低功耗、小體積、支持快速、機動靈活的網絡部署等特點,在2008年汶川地震應急通信中得到了應用,為救援指揮、醫療救助指揮、救援單位與總部聯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遠程無線監控在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中的應用,為搶險救災做出了重大貢獻,應是現場應急通信技術和設備的主要選擇之一[2]。如圖2所示,每個救援小組或醫療小組通過一個便攜通信箱設備組成一個內部局域網,支持電話、視頻、數據等綜合業務接入,通過WiFi支持移動用戶接入,局域網通過MiWAVE(或WiMAX)終端接入基站,實現與現場指揮中心之間的通信。
(2)遠程應急通信技術選擇
應急指揮現場和后方指揮中心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一般需要中遠程通信手段進行保障。目前,中遠程通信的主要手段包括衛星、短波和依賴地面基礎設施的移動通信網絡等,為保障應急通信的可靠性,應融合多種通信手段相互備份和補充。在多種通信手段使用時,核心是綜合路由控制,實現在寬帶衛星、BGAN海事衛星、3G、短波等多種傳輸信道之間的自動路由與切換,根據用戶設置的優先級依次選擇信道傳輸業務,也可根據用戶需要選擇在多個信道傳輸不同業務,如圖3所示。如圖3所示,通過綜合路由控制設備連接衛星、3G、短波等多種傳輸信道并實現自動路由和切換,目前該應急通信車已經應用并可靠工作[3]。
機動綜合應急通信車
機動綜合應急通信車是連接現場應急通信系統和后方應急指揮中心的紐帶,它一方面配備了多種遠程綜合通信系統,實現了與后方應急指揮中心的通信,同時配備了現場應急通信系統接入系統,實現了現場各種救援小組、醫療小組的通信接入,如圖4所示[4]。如圖4所示,WiMAX(或MiWAVE)基站實現現場應急通信系統接入,通過車內局域網實現與遠程通信系統的互聯互通。多種遠程通信手段之間項目補充和備份[5]。在筆者參與研制的一個應急通信項目中,在應急通信機動車上融合了寬帶衛星、BGAN海事衛星、3G和短波等多種中遠程通信手段。其中,BGAN和3G主要用于動中通,一般以3G優先,3G故障或無覆蓋時自動切換到BGAN信道;寬帶衛星采用車載靜中通,用于靜止狀態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靜中通時,一般以寬帶衛星優先,寬帶衛星故障時自動切換到3G或BGAN信道傳輸;短波作為最后備份信道,只有當衛星和3G均無法通信時使用。
結語
應急通信是一個系統工程,難以在一篇短文中盡述,文中僅針對應急通信的架構、現場區域應急通信和遠程應急通信的技術選擇與綜合應用簡述了筆者的觀點,并介紹了筆者參與研制的應急通信項目中多種遠程通信手段的融合情況。(本文作者:劉汝玫、楊波、唐光亮單位:空軍駐三十所軍事代表室、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