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保險資金運用情況及主要風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現階段資金運用情況
(一)2009年出臺的新《保險法》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未上市股權等新的投資領域,相對于之前投資渠道有所拓寬。在《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中,對于各項投資渠道的投資比例也進行了規定。我國現階段保險資金投資于銀行存款與債券的比例較大,具有較強的安全性,但收益率低,而投資于股票等渠道的比例相比較而言就比較低。截至2010年8月末,中國保險資產已達4.7萬億元,4.3萬億元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其中,銀行存款占29.7%,債券投資占50.5%,權益類資產占16.9%,其他投資占2.9%。
(二)近幾年來我國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情況
表中2010年的收益率為前八個月份的,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的高低與我國資本市場的表現有關。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不穩定,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也不穩定。我國保險平均投資收益率5%左右,而國外投資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我們與之相比較低,保險公司經盡量防范風險,做好各項投資,提高保險資金的投資回報率。
二、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中的主要風險
(一)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因市場利率的不尋常波動而給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價值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保險公司投資的資產中有相當比例的利率敏感型資產,利率的變動會對資產的價格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收益率。保險資金的來源大多是負債,尤其是壽險,在定價時有一個預定利率。利率下調時,保險公司投資回報率可能低于預定利率,出現償付能力危機,屬于“利差損”。而當利率上升,保險投資收益率高于預定利率,一些投資性的保險產品可能會出現高的退保率。
我國近幾年的利率不斷調整,而預定利率上限卻保持2.5%不變,這對保險公司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中小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有時就不得不通過調整保險產品的價格來避免利率風險。
(二)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是指保險公司持有資產的變現能力。如果保險公司持有資產的流動性較差,在面臨賠付時不得不以低價變賣一部分資產,如未到期債券或到市場上臨時籌集高成本的資金以應付給付之需,那將會給保險公司的穩定經營帶來嚴重影響。不同險種對于資產流動性的要求是不同的,非壽險對于資產的流動性要求大于壽險。
(三)其他風險
保險公司在進行資金投資運作是還會面臨其他的風險,例如,信用風險,是指因交易對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約承諾而給保險公司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銀行或發債企業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是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過程中由于信息系統或內控機制失靈而造成意外損失的風險;其他的一些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商品價格風險等等。
三、保險公司應積極應對保險投資風險
(一)適時調整保單預定利率
保險公司應該根據利率的變動對保單預定利率進行調整。我國壽險保單預定利率上限為2.5%,根據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現狀,此時完全開放預定利率并不適合,若完全開放,可能出現有的保險公司為獲得更多的保單,將預定利率指定的過高,加大風險,并且會加劇惡性競爭,市場混亂。
(二)進行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要求保險公司根據其所管理的資金的不同性質、期限長短、成本高低、對現金流的要求、可能承受的風險大小等因素,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使資產與負債在數額、期限、結構上對應和匹配,并根據情況不斷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構建科學的投資組合,以保持動態相對平衡來有效降低風險,謀求最大的收益。
一般說,保險資產期限不同,對資產配置的需求就不同。財產險公司投資資金的負債期限較短,目前在管理上還不存在太多的資產負債不匹配問題。但壽險公司,大部分壽險產品的負債期限都超過10年,有的長達20年、30年,所以就需要積極為這部分資產配置相應期長的投資品種。而我國市場缺乏長期可以長期投資的產品,造成保險資產的長期配置很難實現100%匹配。
(三)進行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
在進行投資時,保險公司應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里”,應將資金分散投資于不同的領域。現資組合理論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從證券預期收益和風險相聯系的角度,研究如何在特定風險情況下通過證券的組合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市場,可以先制定出預期收益目標,再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計算出理論上各種證券品種的最優投資比例。
結語
風險不可避免,我們不能忽視風險,要樹立風險意識,風險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面對風險我們不能采取消極的態度去面對,會引起更大的風險,在保險資金運用中我們應該采取積極,謹慎的態度去面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