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創新系統創業投資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區域概況與研究對象
上海市浦東新區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領頭羊,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區,為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示范區。浦東新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快速高效的區域創新系統支撐。在其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風險投資機構迅速集聚,并在區域創新系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為掌握浦東新區不同類型創業風險投資行業發展情況及對區域創新系統的作用機理,筆者開展了一次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的專項調查。調查范圍為注冊地或經營地在浦東的創業風險投資機構,調查共回收問卷69份。隨后,筆者在2011年與2012年重點跟蹤調研訪談浦東幾家核心創業投資企業。
2創業投資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的作用機制
2.1同類型創業投資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的機制(1)進入21世紀后浦東創業投資機構發展迅速。從注冊時間看,2000年以后比2000年以前批準成立的創投機構數量明顯增加。2000年以前成立的創投機構有5家,2005年后創業投資機構增加非常迅速,其中2010年增加了61家(見圖1)。截至2011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共有創業投資機構222家,注冊資本282.5億元。(2)創業投資機構與高新技術產業空間分布高度重合。風險投資機構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密切相關。浦東創業投資機構主要集中于張江高科技園區,與高新區的分布具有高度重合性。根據2010年調查,53家在浦東經營的創投機構有32家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經營,占比60.4%。(3)外資企業是風險投資機構組成的重要力量。外資創投機構成為浦東區域創新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浦東發改委統計,2011年浦東擁有外資機構個數為133家,注冊資本達到了104.09億元,內資企業僅有52家,民營企業37家,見表1。(4)國有和民營是實收資本的主要成份。從實收資本情況看,國有資本是實收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2007年末,創投機構的實收資本為44.36億元。其中,國有資本20.89億元、民營(私營)資本12.18億元、港澳臺資本1.06億元、外商資本6.17億元和其他資本4.07億元(見表2),分別占實收資本總額的47.1%、27.5%、2.4%、13.9%和9.2%。(5)生物醫藥與電子信息是創業投資最集中的產業。從投資領域看:電子信息與生物醫藥產業最受青睞。根據表3,2011年上海浦東新區VC/PE行業投資于互聯網的項目數達到26個,占總投資項目數的20.6%,投資金額3.76億美元,均位居首位;投資于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的項目數達到12個,占總數的9.5%,位居第二。
2.2不同類型創業投資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的機制(1)風險投資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的分析框架。風險投資機構通過推動科研成果與資本結合,促進產業化發展,從而提升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能力。通過遴選與投資等功能,創業投資機構促進市場化前景較好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過程中,提升了產業化的效率。由于不同類型風險投資機構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不同類型風險投資機構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與效果。(2)創業投資機構主要推動種子期與創業期企業發展。創業投資機構傾向于投資種子期與創業期的企業,對于產業化的前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據調查問卷,從各投資階段獲得的投資項目數看,“創業期”是創投機構選擇的主要投資階段,占項目總數的40.0%(見圖3)。但投入“成熟期”的平均金額要比投入“創業期”的高。從項目平均投資額看,投入“成熟期”項目的平均金額約為2700萬元/個,遠高于“創業期”等投資階段的項目平均投資金額。雖然如此,對于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能力來說,創業投資機構投資于種子期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3)創業投資機構與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弱連接通道。通過調查問卷,筆者發現創業投資機構主要通過主動尋找項目獲得投資機會。項目中介組織在創業投資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同時部分創業人員尋求創投機構獲得資本的意愿也并不強烈。大部分項目來自于創投機構的主動尋找,項目自薦相對比較少。在69家創投機構中,投資機構主動尋找項目的有32家;股東推薦的有25家;朋友介紹的有20家;項目自薦的僅有19家;項目中介機構介紹的也僅有18家。(4)不同類型創業投資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的作用機制。不同類型創業投資機構在區域創新系統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及效果。私營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時優先考慮投資的回報率,外資創業投資一般來說投資于自身較為熟悉的行業。國資創投支撐區域創新系統的機制較為復雜,不僅考慮項目的投資回報,還需考慮政府政策。國資創投并不一定投資于收益最大的行業,常常投資于政府決定支持的某一行業,受政策的影響性較大。國資創投不僅僅是一個投資性機構,還承擔了部分投資之外的功能。由于國資創投受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資金來源于地方政府,所以并不能完全按照盈利最大化原則運營。在這種制度下,國資創投投資往往向一些地方政府支持發展的部分行業偏移,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創投機構的盈利目標與政策目標并不總是合一的,往往是有差距甚至背道而馳的。然而,國資創投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門行業資金的空缺,使得資金向市場不偏愛的產業偏移。純市場化的外資與民營投資機構不會投資于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的產業,而國資創投在政府的支持下會向一些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注入資金,有利于這些產業的發展。國資創投與其他類型創投機構的區別主要是資金來源不同,因而定位也不同。國資創投的資金主要來源與政府投資和財政資助等方面。與市場化的投資機構只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不同,國資創投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社會性的一些功能,比如投資于一些戰略新興產業的項目,營利性不一定很高?!?013年7月3日浦東某國資創投投資經理此外,新型研發組織中的創投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由于所處的特殊機制所以其作用機制也具有較大的差別。位于浦東的上海高等研究院利用中科院科研優勢,實現院內轉化科研成果,形成“科研院所+創投機構+孵化器”的發展新模式。從創投機構選擇項目的空間分布來看,國資創造機構更加集中于選取本地的項目,對本地區域創新系統建設的作用更大,如區域內國資創投多選擇浦東的項目進行投資。而外資和民營等創投機構選擇投資項目時在空間上更加分散。新型研發組織中的創業投資則更多地投資于科研機構系統內的項目,所以項目的分布與科研院所的空間分布具有密切關系。(5)外部環境對創投機構推動區域創新系統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在創投機構推動產業化的過程中,外部環境具有一定的制約或推動作用。完善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和行業管理機制能夠提升創投機構對于區域創新系統的作用效果。從創投機構的反映和他們實際的投資運營情況看,浦東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發展的環境還不成熟,主要表現為金融市場尚不完善,機構在資金籌措等方面還不夠便捷、中介機構發育還不成熟。企業對政府進一步完善退出機制、加快中小創新性企業群體的培育等都有一定的期待。這種不夠完善的發展環境制約了創投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3結論與討論
通過調查問卷與訪談,本文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創業投資機構主要投資于種子期與創業期的企業。不同類型創業投資機構在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發展時具有不同的特點、發展機制及作用效果等。外資傾向于投資較為熟悉的行業;受政策因素影響,國資創投多投資于政府支持發展的產業。從空間分布上看,國資創投相對較多地投資于本地項目,對本地區域創新系統的建設具有較大的作用效果。與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初步探討了不同類型創投機構對于區域創新系統作用的不同方式與效果,豐富了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內容。對浦東新區進一步發揮創投機構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本文初步分析了不同類型創投機構在區域創新系統中的作用機制,但受制于時間與篇幅等限制,還有很多科學問題有待解決。未來,關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對于區域知識流動的作用、地方風險投資體系與國家創新系統建設的關系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分析。
作者:徐秀景宋斌單位:宿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