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建立,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新問題受到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重視。由于我國目前財政管理基礎還不夠堅實,實施績效監(jiān)督將會面臨觀念制約、制度制約、技術制約,所以推進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改革,需要明確績效管理的層次、主客體,初步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以及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改革路徑。
關鍵詞: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指標體系
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是一種非凡的管理活動,它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全過程進行相關分析,并將考評結果融入整個預算編制,從而使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經濟、高效的原則進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西方國家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改革的新特征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發(fā)達國家掀起了新一輪績效預算改革高潮,結合近年來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理念,將更多的注重力從財政支出過程的管理轉到對財政資源使用成果的關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獲得立法機構的廣泛支持
許多國家已完成了績效管理的相關立法。如美國的《政府績效和成果法》,英國有《財務管理法》,澳大利亞有《計劃管理和預算》,新西蘭有《財政法》。這些法律明確了不同政府部門的權力和義務,保證了績效評估的透明性、權威性和固定性。
(二)績效評價成為提高公共部門管理水平的新工具
績效評價不僅成為財政資金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成為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績效評價已經成為提高公共部門管理水平的新工具。尤其在很多國家,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甚至超過了中心,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務的提供上,更能顧及地方社會公眾偏好。
(三)政府設立了強有力的績效審計機構
在美國,政府責任總署(原美國審計總署)不僅監(jiān)督聯邦資金的有效使用,還要對聯邦政府進行業(yè)績審核、項目評估、政策分析等。此外,很多國家都重視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為績效管理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條件,這也為績效審計提供了可靠保證。
二、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制度改革的困境
早在2003年4月財政部就下發(fā)了《中心級教科文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試行辦法》,此后又下發(fā)了一系列制度辦法,開始探索建立財政支出的績效考評制度。從這幾年實踐情況看,績效監(jiān)督工作的效果還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當前績效監(jiān)督環(huán)境基礎還很不完善,實施績效監(jiān)督還存在較多的難點。
(一)觀念制約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資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目前雖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這么多年,但是很多市場規(guī)范化的觀念仍然沒有深入人心。在財政資金的監(jiān)督審計和考核方面,一些官員和民眾仍缺乏一種公共性、效率化的現代財政觀念。
(二)制度制約
1.預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我國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規(guī)范的現象,嚴重影響績效預算的推行。首先,在預算編制方面,自主性和可預見性較差。其次,預算執(zhí)行方面,我國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等管理體系改革剛起步,新問題頗多。第三,預算監(jiān)督體系不健全。人大、審計、公眾等監(jiān)督乏力。
2.財政的基礎管理水平較低。在政府財政管理水平較弱的時候推行績效預算,不但不能起到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甚至會造成負面激勵。目前我國缺乏必要的預算信息和分析能力,財經紀律松弛,缺乏一個支持公共責任和追求績效的預算環(huán)境,這些都會影響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推行。
3.績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現在我國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在績效評價的標準、組織實施程序、跟蹤問效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使得我國績效管理改革的推行無法可依,推行不利。
(三)技術制約
1.績效標準難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標是多元的,這些目標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并且很多內容難以量化,導致公共部門及公共支出績效指標和標準很難設定,為編制和實施績效預算造成很大的困難。
2.數據搜集更加困難。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需要搜集被監(jiān)督單位完成目標的各種方法及目標完成程度的有關數據,為有效完成目標而采取的程序和控制辦法等資料。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搜集這些數據和資料的有力途徑,也沒有完備周密的數據分析系統,影響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
3.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目前財政管理部門的人員雖然普遍財務會計實務知識較多,但理論基礎薄弱,缺乏管理、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對績效評價的方法和理念較為生疏,會影響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