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財政扶貧資金投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試點工作,整合涉農資金推動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河北省21個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調研,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分析整合涉農資金投向結構與減貧效果的關聯度,以探尋促進脫貧攻堅目標實現的最有效的資金投向。分析結果顯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減貧效果的影響最明顯。
關鍵詞:整合涉農資金;灰色關聯分析;資金投向
一、引言
為保障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2016年國家大力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鼓勵貧困縣將涉農資金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整合使用,緊緊圍繞貧困縣脫貧目標,聚焦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切以脫貧為根本,加大力度注入用于扶貧方面的資金,讓整合涉農資金更好地助力脫貧目標的實現。該項試點工作范圍涉及到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并在2017年推廣至全部貧困縣。河北省的62個貧困縣開展了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試點工作。那么河北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后都用到了哪些方面?投向結構與減貧效果關聯程度如何?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以河北省21個貧困縣為例,分析貧困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投向與減貧效果的影響程度,從資金投向的角度,為提高扶貧工作效率提出建議。
二、河北省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使用現狀
2016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貧困縣統籌整合試點工作在全國范開展得如火如荼,河北省62個貧困縣均積極參與其中。作為開展統籌整合工作的第一年,河北省共整合資金90.3億元,2017年,62個貧困縣共統籌使用整合資金135.8億元,較2016年整合資金總量增加了45.5億元,增長比例達到50.39%,已整合的資金中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43億元,所占比例達到31.66%。從整體而言,2017年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力度加大,脫貧攻堅隊伍的力量進一步壯大,攻堅力量匯聚一起,全省共有25個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2017年河北省整合涉農資金在貧困縣中的資金投向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扶貧項目和金融扶貧項目,所占比例分別為32.13%、28.40%和19.18%。儲備林項目、異地扶貧搬遷項目、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等項目所涉及的資金較少。
三、整合涉農資金與減貧效果指標灰色關聯分析
(一)研究思路。為解決整合涉農資金投向結構對減貧效果的影響程度,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分析進行研究。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主要是對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并進行排序。通過學習學者們關于財政扶貧資金的研究成果,發現不同投向的扶貧資金減貧效果不同。因此,整合涉農資金用于扶貧工作的投向結構對各縣扶貧資金投入之后的減貧效果存在一定的影響。通過計算整合涉農資金不同投向的數額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脫貧人口數之間的關聯度,來分析資金不同投向對減貧效果的影響程度。關聯度越大,表明其對減貧效果的影響程度越高;反之,影響程度越小。
(二)數據來源。本文以涵蓋特困區、重點縣、省定縣為原則,隨機選取21個貧困縣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其數據主要來源于21個縣政府官網公布的統籌整合使用方案以及實際調研獲取的數據。整合的涉農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和培訓、其他等扶貧項目,由于“其他”類項目中所包含的項目種類較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縣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選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與培訓四個項目的投資金額作為4項投入指標。脫貧人口數是最直觀的減貧效果的體現,也是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指標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收入判斷貧困對象是否脫貧的一項重要標準,整合涉農資金雖然是用于促進貧困人口、貧困戶的發展,但是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也會惠及非貧困人口,促進整個縣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脫貧人口數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夠體現貧困縣減貧效果。綜合考慮,本文選擇脫貧人口水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作為減貧效果的2項指標。同時,為體現減貧的短期效果和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扶貧等項目帶來的產出效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長期性,故選擇2017年各縣脫貧人口數和2018年各縣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減貧效果指標數據。21個樣本縣各個項目資金投向與減貧效果指標數據均值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整合涉農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扶貧項目和金融扶貧項目,其中以產業扶貧項目投入最多,這與河北省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模式有密切關系。(表1)
(三)灰色關聯結果分析。通過計算得到整合涉農資金投向對減貧效果指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脫貧人口數的關聯度均值,如表2所示。(表2)根據灰色關聯分析的結果可以知道,整合涉農資金的不同投向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響均較為明顯,大小次序為:X1>X2>X3>X4。從關聯度的數值來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貧困縣減貧效果指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關聯度最高平均達到0.8753,其次是產業扶貧項目為0.8650,關聯度最小的是教育與培訓項目,為0.7551。整合涉農資金的不同投向對脫貧人口數影響均較為明顯,大小次序為:X1>X3>X2>X4。從關聯度的數值來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貧困縣減貧效果指標脫貧人口數的關聯度最高平均達到0.8075,其次是金融扶貧項目為0.7735,關聯度最小的是教育與培訓項目,為0.6968。通過結果分析,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脫貧人口數。相比之下,教育與培訓對其的影響則較小,主要原因是教育與培訓的投入不能在短期內產生增收的效果,尤其是該項目中對學生的資金較多,學生在校學習時間較長,剛剛投入的資金不能立刻為貧困戶帶來收入,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同時,對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投入是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是為貧困人口提升自身內在能力的投入,對后續穩定脫貧效果有長期的幫助。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貧困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主要用于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對減貧效果的影響在四類項目中最明顯,對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提高減貧效果有很大的作用。產業扶貧項目對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響高于金融扶貧項目,在對脫貧人口數的影響方面,金融扶貧項目高于產業扶貧項目。整體而言,二者的投入對減貧效果的影響較為明顯。但教育與培訓項目投入對減貧效果的影響稍弱。
(二)建議1、注重維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長期效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的投入改善了農村的居住條件,一方面給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經濟向外延伸提供可能。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沒有充分利用或者利用率不高,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在選擇項目時要結合實際,考慮到建成后的利用率以及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重視農村居民的真正需求,要對貧困人口全覆蓋,加強后期維護,保證項目的長期效果。2、充分發揮產業扶貧項目優勢。產業扶貧項目不僅能夠直接為貧困戶增加分紅收入,在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經濟水平提高、帶動增加就業等方面有極大的作用。充分發揮產業扶貧項目優勢,首先要緊密聯系當地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在政府規劃、政策的支持下,降低產業項目發生虧損的可能,保證貧困戶收入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其次,緊密聯系脫貧目標,保障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做到資金精準使用,使資金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3、提高金融扶貧項目的撬動作用。完善金融扶貧制度,在制度上保障項目按照規定執行;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把關,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控制,避免資金使用對象的錯誤,造成資金的不精準使用;優化金融扶貧項目中各類項目的投資比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向有優勢的項目傾斜。4、積極發展教育和培訓項目。教育和培訓項目雖然在短期內帶來的減貧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但是知識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所帶來的益處是長期的,也是穩定脫貧的重要方式。因此,提高教育和培訓項目帶來的減貧效果,需要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結合當地特色,挖掘可利用的資源和能力,開展家庭手工業、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保障貧困戶就業,穩定增收。
參考文獻:
[1]翟彬,楊向飛.基于灰色關聯的我國農村扶貧資金投向分析——以2002-2006年農村扶貧資金為例[J].貴州社會科學,2010(8).
[2]張麗穎,曹蓉,李勝連.農村貧困地區扶貧資金投入及其減貧效果分析[J].價值工程,2018,37(29).
[3]戴正本,邱濤,周雪瑞.精準脫貧導向下財政扶貧效率的研究——以安徽省16個國定貧困縣為例[J].山西農經,2019(5).
作者:王曉輝 尉京紅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