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宏觀經濟形勢與財政政策取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受到全球國際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對于我國以出口型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嚴重的威脅。通過對當前我國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本文將主要研究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并對我國的財政政策取向進行探討研究,從而采取積極性的財政政策,拉動我國的經濟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消費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速度。
關鍵詞:
宏觀經濟;形勢;財政政策;取向
當前我國政府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擴大內需上面,保證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的增長狀態,改變了傳統的財政政策,使得我國的財政政策取向能夠適應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形勢和發展速度。財政政策是我國政府實施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主要工具,因此要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穩速增長、調節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我國公共型財政政策的優勢特點。
一、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金融危機形勢,因為美國經濟形勢的復蘇已經逐漸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其次,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也與我國經濟不景氣一樣,全球貿易化的整體環境還在不斷地惡化當中,全球的出口型需求率普遍下降,而我國人民幣的升值也對我國的出口外資和引進外資的形式非常不利,進而影響到了我國的整體經濟。我國的宏觀經濟自從2010年開始以來有著經濟復蘇速度快的特點,而我國的經濟復蘇又是嚴重依賴于我國政府政策效應的,因此我國的經濟復蘇速度又表現出了先快后慢的特點。我國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在全世界國家中一直排在首位,我國的投資力度和消費能力都在飛速的增長當中,2014年我國的宏觀經濟一直在新常態的狀態下保持著平穩的趨勢運行,并呈現出了平穩增長、優化產業結構調制,生產質量提升,國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大好經濟形勢。從2015年以來,我國國家一直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將短期性的增長政策同中長期性的改革、產業結構鏈調整政策聯系在了一起,使得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緩中有序,穩中前進。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已經出現了比較積極的變化,我國的房地產銷售量也明顯增加,從而帶動了整個房地產投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呈上升趨勢,而且整個社會消費品的總體零售額也在上升性發展,雖然我國經濟的出口額還是有些波動,但是從實際總體趨勢來看出口額的降幅還是呈收窄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49.6%,高于第二產業5.9個百分點,而我國最終消費支出額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總生產率的貢獻值為60%,城鄉收入的差值進一步減少,能耗下降,我國的節能產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果。新產品、新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出現,新增長型的動力系統也在形成過程中,高新技術型產業的增長值依舊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新能源汽車行業,鐵路行業的效益增長速度高于50%,網上消費額也保持在高速增長趨勢之中。伴隨著我國的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財政政策的調整,我國的部分物價有了回升趨勢,從而帶動了服務型產業價格的總體回升。在G20峰會討論期間,我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同志認為,當前全球經濟的發展仍然有著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影響因素,我國作為成員國的一員,必須要選擇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來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發展狀態,要不斷拉動我國國內內需,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從而避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衰退,避免經濟風險危機的發生。
二、當前我國的財政政策取向
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總體經濟形勢,結合我國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我國采取了寬松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綜合了社會總體需求,從而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經濟收入,不斷發揮著政府部門的財政職能,逐步減小了城鄉差距,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促進了宏觀經濟的全方位、寬領域的協調性發展。
1.增加政府投資支出。增加政府投資性支出就是要降低政府消費性的財政支出,根據資產邊際效應原理,我國經濟增長是依靠于較高的投資率的,所以當政府投資增加后,就會相應地提高社會的生產力,而國民經濟的增長率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而由政府進行財政性支出,可以保證各級政府的投資,進而控制政府的消費性支出。
2.適當發行國債。國家的赤字政策對宏觀經濟的積極性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通過財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使國民經濟復蘇,而短時間內的政府支持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支持,最快速、最有效的資金渠道就是國家發行國債,所以為了保證政府的投資計劃能夠順利得到實施,保證我國基礎性設施建設,我國政府將采取適當地發行國債的財政政策投資,實行赤字政策,從而刺激社會總體需求。
3.提高稅收征管力度。通過增加稅收的方式也能夠促進經濟水平的發展,提高稅收可以使我國國民的儲蓄水平得到提高,進而政府將國民儲蓄水平中增長的那部分稅收資金進一步用于民間的投資,加強經濟增長的能力,因而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強稅收的征管力度,當前我國稅收的監管力度不夠,所以每年都會造成大量的稅收資金流失,近幾年來,稅收的流失程度大約在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的1%,也就是每年的稅收流失程度大約是每年稅收收入金額的8%左右,因此提高對稅收部門的監督征管力度非常重要,才能夠有效地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還可以運用降低稅率等政策防護方式來緩解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展困難,使企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4.擴大農民需求。當前我國農村的消費總體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而農村的有效性需求不夠,從而造成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和生產產品產能的過剩,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面對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態,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時,更不應該忽視農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采取的財政政策必須要擴大農民的生活需求,提高農民的財政資金補助,增加對農民的農資直補、糧食直補、農產品生產器具購置的財政補貼,從而穩定農產品銷售,從而提高我國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性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大對新型化農村的醫療投入,加快新農合制度進一步實現,將農民從傳統的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產品的需求中解脫出來,還要進一部分改變農村文化的消費水平,提高對農村道路等基礎型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農民對各類工具的消費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才能夠真正意義上保證經濟的穩定發展。當前金融危機造成的我國許多出口型企業破產,主要是由于企業的生產成本較高,造成的企業利潤較低,因此只有提高企業的科學技術水平,才能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通過科學水平的發展,能夠大大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率,提高我國企業競爭的核心力,加大企業自主創新力度,并幫助我國中小型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提高企業創新性、改革性發展力度,鼓勵政府、企業加大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投入程度。
三、結語
財政政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經濟調節性手段,可以在當今經濟發展狀況低迷的情形下發揮自身有效的功能作用,因此國家必須要根據當今經濟的發展形勢而采取有效的相應措施才能夠保證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長期發展。在我國的財政政策取向時可以增加政府投資支出,發行國債,提高稅收征管力度,擴大農民需求,并且加大科技投入,從而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坤,張鵬.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財政政策取向——全球經濟再失衡態勢初顯與中國創新驅動戰略[J].財經問題研究,2015,07:78-85.
[2]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張鵬,王志剛等.宏觀經濟形勢與財政調控:從短期到中長期的分析認識[J].經濟研究參考,2012,61:3-50.
[3]晏濤.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取向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4,01:60-64.
[4]魏志紅.淺談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與財政政策之間的關系[J].現代商業,2014,27:65-66.
作者:孟華 單位:青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