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8年注冊稅務師考試臨近了,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吃透難點知識。才能增加應考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由于難點把握不夠,在考試過程中,攔路虎、絆腳石就會隨處可見。由于以上的原因,難點問題歷來就成為出題專家的偏好,也不幸成為試題難易程度的標志。因此,考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對待難點問題,只要下功夫,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消滅難點。難點內容往往與重點內容交織在一起,突破難點,也就掌握了重點。會計中的難點主要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所得稅會計、增值稅、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現金流量表等。本文僅對如何學好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做一總結,以便于大家理解。
一、準確把握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下列情況下,企業應運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一是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二是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二、成本法下應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一)準則規定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當年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資單位累計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投資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部分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二)對準則規定的理解和運用
對于準則的規定,初始計量比較容易理解,在分派股利時考生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往往導致在實際運用中出現錯誤。
在成本法下,關于現金股利的處理涉及到三個賬戶,即“應收股利”賬戶、“投資收益”賬戶和“長期股權投資”賬戶。
屬于被投資單位在取得本企業投資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額,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如果屬于被投資單位在取得本企業投資后實現凈利潤的分配額,應先確定應記入“應收股利”賬戶和“長期股權投資”賬戶的金額,然后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具體做法是:
1.首先確定“應收股利”賬戶的金額。當被投資企業宣告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按應得部分記入“應收股利”賬戶。
2.然后確定“長期股權投資”賬戶的金額。這一步比較復雜。具體分兩種情況:
(1)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大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時,其差額為累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然后再根據前期已沖減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計算本期應沖減或恢復“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
(2)當投資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小于或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時,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復的投資成本,則將尚未恢復數額全額恢復,恢復數不能大于原沖減數。
3.最后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
為便于理解,下文通過一個具體例題來進行說明。
【例題】繁榮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1000000元購入昌盛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7年1月1日購入股份,初始投資成本為100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10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0
(1)2007年的分紅情況:
昌盛公司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00元,昌盛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
由于2007年5月2日宣告分派的是2006年的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按投資持股比例計算的份額應沖減投資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1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10000
(2)2008年的分紅情況:
1)若2008年5月2日昌盛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500000元,昌盛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
應收股利=500000×10%=50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50000=60000元
應得凈利累積數=400000×10%=40000元
由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大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其差額20000元(60000-40000)為累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前期已沖減“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為10000元,所以本期應繼續沖減10000元。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為4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5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10000
投資收益40000
2)若2008年5月2日昌盛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350000元,昌盛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
應收股利=350000×10%=35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35000=45000元
應得凈利累積數=400000×10%=40000元
由于應收股利的累積數大于應得凈利的累積數,其差額5000元(45000-40000)為累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前期已沖減“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為10000元,所以本期應恢復5000元。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的金額為4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35000
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5000
貸:投資收益40000
3)若2008年5月2日昌盛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300000元:
應收股利=300000×10%=30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30000=40000元
應得凈利累積數=400000×10%=40000元
由于應收股利累積數等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所以累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為0,前期已沖減“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為10000元,所以本期應恢復10000元。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的金額為4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30000
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40000
4)若2008年5月2日昌盛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150000元:
應收股利=150000×10%=15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15000=25000元
應得凈利累積數=400000×10%=40000元
因應收股利累積數小于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所以應將原沖減的投資成本10000元恢復。注意:這里只能恢復投資成本10000元(以原沖減數為限)。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為25000元。
如果盲目地代入書上的公式,就會出現錯誤,“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發生額=(250000-400000)×10%-10000=-25000元。(注意沖減25000元是錯誤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15000
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25000
(3)接(2)中1)2009年的分紅情況:
如果2009年5月1日昌盛公司宣告分派2008年現金股利300000元,昌盛公司2008年實現的凈利潤是500000元,則:
應收股利=300000×10%=30000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10000+50000+30000=90000元
應得凈利累積數=400000×10%+500000×10%=90000元
由于應收股利累積數等于應得凈利累積數,所以累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為0,前期已沖減“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為20000元,所以本期應恢復20000元。根據借貸平衡原理確定應記入“投資收益”賬戶金額為50000元。
借:應收股利30000
長期股權投資——昌盛公司20000
貸:投資收益50000
三、正確的學習方法
《財務與會計》這門課程尤其強調在理解知識基礎上的反復練習,本部分內容也不例外。同時,考生還應注意知識的融會貫通,相互對照,比如和權益法對照學習,加深印象。
總之,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這部分如果能夠理順思路,取得突破也是非常容易的。希望考生能從本部分的解析中找到感覺和思路,對熟練掌握本部分內容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