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投資風險與預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的金融投資是在金融投資的基礎上慢慢形成直至發展壯大的,逐步地成為比實物投資更容易受到人們重視和關注的投資行為。金融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得金融資產的收益增值,例如貸款是為了獲取貸款利息,購買有價證券是為了獲得股息等。但是,任何投資都是伴隨著風險的,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例如,購買了股票之后股價下跌,股民遭受了一定損失,這就是一個市場風險。投資風險指的是不能確定未來的投資收益,在投資過程中收益有可能遭受損失,或者本金遭受損失的風險。
一、金融投資的主要風險
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指的是由于匯率、利率、股市價格等的變化導致的投資收益或本金沒有預料到的潛在的損失風險。由此可以看出,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商品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權益風險。在金融投資的市場中,市場風險習慣上也被稱為價格風險,主要原因是金融投資者利用金融投資工具(權證、期貨、外匯、黃金等)展開投資的行為,但是金融投資工具的節奏、市場價格等是變化的,投資行為會隨著變化而引起損失風險。同時,金融工具價格的波動周期比較頻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金融投資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就是市場風險。按照形成風險的原因,市場風險又可以分為外部因素風險與投資者自身內部因素風險。市場外部因素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等宏觀因素造成的,包括購買力風險、政策風險等;投資者自身內部因素風險指的是由投資者自身內部因素引起,與市場不存在全面、系統的聯系,如新產品的開發失敗,公司銷售業績不好等。市場外部因素風險這種風險是無法消除的,而投資者自身內部因素風險是可以消除的,可以進行投資整合等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
2.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又被成為違約風險,指的是交易對方沒有能夠按照約定合同中的義務履行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風險。即受信方沒有能夠履行按期還本付息的責任,使授信方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差的可能性,是金融投資風險的一個主要類型。信用風險的特征主要有周期性、可控性、傳染性、客觀性。周期性是指信用收縮與擴張交替出現;可控性是指風險可以同一系列的措施將風險控制到最低;傳染性是指一個或者少數的信用主體由于破產或者經營困難就會導致整個信用秩序的混亂和中斷信用鏈條;客觀性是指風險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貨幣基金、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的金融工具逐漸成為了重要的一個投資品種,伴隨著融資債券發行主體的不斷擴大,風險也同時在不斷地累積。由于信用風險控制的艱巨性、破壞性、長期性、潛在性等特點,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是人們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3.破產風險。破產風險是債券和股票投資者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風險。當公司由于操作與轉不良、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所導致的負債累累難以維持時,公司有可能會申請破產。按照國際慣例,破產公司償還債務的先后順序為,30天到期的管理費用、租賃費用、拖欠貸款;90天到期的銀行的短期貸款、拖欠的工資、稅款、債券、優先股、普通股。所以,當一家公司宣布破產時,債券和股票價格會急劇下跌,尤其是處在償還最后面的股東們有可能會血本無歸。
4.利率風險。利率是我國政府控制貨幣供應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官定性質,所以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國際市場當中的利率變化幅度比較頻繁而且幅度較大,難以捉摸,所以利率風險也是債券投資者所要考慮的一個風險。債券的價格由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決定,當債券收益一定的時候,債券的價格與市場的利率是成反比關系的,當市場利率發生變化的時候,債券的價格就會向反方向移動。與破產風險相比,利率風險時效性更長,影響力更大,輻射度更強,涉及面更廣。
二、金融投資風險防范措施
金融投資的主體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檢察、控制、組織、計劃等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防范風險的發生,使風險的影響程度最大化的得到削弱,投資主體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效益。由于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關系,投資的風險越大,得到的收益就越大;投資的風險越小,而得到的收益就越少。所以,投資主體基本上都偏向于投資風險較高的項目,因此,金融投資風險防范就顯得更為重要。
1.投資主體要選擇科學的風險應對措施。由于在投資過程中,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它們的風險是不同的,所以投資主體在防范風險的過程中,要根據投資的風險選擇合理的、科學的風險防范措施。一般來說,投資主體可以選擇風險保留、風險轉移、風險消除、損失控制四種方式。風險保留是風險防范比較經濟的一種方式,如果發生風險,投資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支付;風險轉移指的是風險轉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險和合同,風險轉移指的是通過合同等契約形式,將讓渡人風險轉給受讓人承擔風險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有時候可以大大地降低投資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消除指的是通過預測和分析等,預期投資后果不理時,將風險化解,主要有風險終止、風險排除、風險化解、風險避免。其中,風險避免是比較消極的一種風險防范措施,因為在放棄風險行為的時候,也放棄了一些潛在的目標利益;損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計劃減少實際損失或者降低損失的可能性??刂频倪^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事前控制是為了降低風險損失的幾率,事中與事后是為了減少實際的風險損失。
2.建立健全風險防范管理制度。在投資主體在進行投資時,從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投資決策,將風險防范管理制度融入到投資主體的投資全過程當中,將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滲入到企業的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這樣風險防范管理才會充分發揮作用,減少各種風險的發生。如果等投資決策做出來之后再進行風險評估等,風險管理者沒有全過程參與的話,第一手的資料比較匱乏,在進行風險評估的時候有可能無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評估,導致不必要的風險損失。
3.加強多元化投資。多元化的投資模式是投資主體分散投資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多元化的投資是投資主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市場情況有選擇的在各種理財產品、權證、期貨、外匯、黃金、債券、股票、基金等方面進行投資,選擇合理的搭配,進行組合投資,以分散風險。多元化的投資模式分散風險的理論依據是,從概率統計原理上來講,不同產品的利潤率是不完全相關或者獨立的,投資多種產品多種產業在利潤、空間、時間上相互抵消,相互補充,可以降低投資主體的利潤風險。
三、結語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的,在金融投資過程中,要重視風險及其風險防范,降低收益損失,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為推動我國的金融業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