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保險限制原因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休閑不再是個別高薪階層的奢侈行為,而逐漸成為廣大民眾的一種時尚消費。特別是自1999年起,我國政府將“五一”、“十一”和春節假期由原來的2天~3天調整為7天后,在全國迅速掀起一股旅游熱潮。據經濟學家預測,伴隨著旅游熱的出現,必將帶來旅游保險市場的紅火。但目前“假日經濟”的火熱并持續升溫和旅游保險市場的“不溫不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謂假日經濟,通常被認為假日里人們用于休閑而進行的各種消費,包括外出旅游、購物、文化娛樂等相關的經濟活動。所謂旅游保險,是指旅游者和旅游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按不同標準繳納保險費并與保險公司訂立旅游保險契約,使旅游者、旅游企業在整個旅游活動的組織和旅行游覽中遇到各種意外事故、危險時得到經濟補償。旅游保險不是一個獨立的險種,它是旅行游覽活動中各種保險項目的總稱,主要涉及人身保險和責任保險。本文從游客角度分析了制約我國旅游保險發展的原因及應采取的對策。
一、從游客角度分析制約原因
1.旅游者認識存在誤區一方面游客對旅游中風險的客觀存在沒有清楚的認知,即便是對風險有所認知,但對風險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價認識不深。另一方面游客并不清楚如何進行風險轉移。
2.旅游者對旅游保險缺乏信任對于旅游保險賠付問題,人們認為買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來求你;當需要賠付時,你得去求他。而實際情況是一些保險公司為爭奪客源,競相壓價,也是導致賠償難的重要原因,加之為搶奪客源,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將保費壓縮到應收標準的三分之一。保費收入標準不斷降低,保險成本不斷提高,真正到需要理賠時條件自然就會苛刻起來。
3.旅游者對旅游保險的認知程度不高主要表現為:一是出于民族習慣的原因,大多數旅游者出門旅行都為圖吉利、求平安,認為參加保險不是好兆頭;二是存在僥幸心理,覺得外出旅游就那么幾天,沒有必要花這個錢;三是許多人認為保險程序過于繁瑣,出險索賠也非常麻煩,加上產品選擇余地小,購買也不方面,使一些本有投保意愿的旅游者也知難而退。
4.旅游保險產品品種不豐富目前的旅游保險產品不能滿足游客的多種選擇和實際需要,無法涵蓋出游中遇到的各種風險,無法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等多方面的保險保障需求,更別提跟上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的發展趨勢,這也影響了人們投保旅游保險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購買旅游險的欲望。
5.投保渠道狹窄目前的投保渠道主要是旅行社、機票銷售點代售、網上投保三種形式。因旅游保險保費少,傭金低,旅行社、機票銷售點銷售的熱情不高。而網上買保險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還相當陌生,游客一般選擇到保險公司網點去購買,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大家購買保險的積極性。6.投保渠道不暢通在我國人身險和財產險分業經營,在這種分業體制下,自助游游游客欲獲得全面保障,旅客需要分別到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咨詢和投保,費時費力。這無疑抑制了保險需求。
二、發展我國旅游保險對策建議
1.提高旅游者的風險意識很多保險意識不強的旅游者認為“干嗎花不必要的錢”,而真正到風險“變現”的時候,這些人又悔之晚矣。印度洋海嘯事件發生以來,國內出境旅游的人開始真正關注到了風險問題,更多的人認識到要從自身出發防范風險,保險成為很多出境旅游者的首選。所以,保險公司要結合相關案例進行保險意識宣傳。
2.增加旅游保險險種與國外多樣化的旅游險種想比較,當下我國的旅游險種有待完善。是否可以考慮為特定的旅游項目提供單項保障,如專門的峽谷保險、水流漂流保險等。
3.用現代化手段拓寬投保渠道保險公司可在商務網站上推出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網絡旅游保險產品,客戶不管何時何地只需登陸到公司的網站,便可投保他需要的產品,自主選擇保險生效日期和投保天數,確認后客戶將獲得一個電子保單,即完成投保。投保人在網上購買保險產品后,再由銀行將保險費劃入保險公司。同時還可以開展手機投保服務,用戶通過發送短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無線投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單寄送、退保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