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保險教課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研究方法
醫療保險學是在大學三年級開設的專業必修課,課時為54學時,3學分。依托南方醫科大學,歷經2009與2010年兩個學年。在開設醫療保險學課程的專業中,選擇了兩個專業(經濟、管理)4個班級:經濟學(衛生經濟與管理)專業的2007級與2008級兩個班;公共事業管理(醫院管理)專業的2007級與2008級兩個班。其中,2007級專業的兩個班級作為控制組(經濟學n=46,公共事業管理n=48),采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2008級專業的兩個班級作為對照組(經濟學n=60,公共事業管理n=48),采用小組式討論的教學方法。這些班級的學生數量、性別及成績平均積點(GradePointAverage,GPA)情況見表1。這4個班級的醫療保險學課程均被同一教師講授,采用相同的課程大綱與教科書。每堂課前面的一個小時由教師講解。
后面的時間在兩個組之間有所差異。在控制組,教師來解決課前已經布置的問題及案例。將多次個人獨立完成的作業作為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占綜合成績的30%。在對照組,學生被分為若干個小組,由4~5名學生組成。同樣案例、問題被提前布置給學生,由小組課后來解決已經布置的任務,并準備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匯報,回答同學與教師的相關提問。小組報告的成績將被教師與其他小組共同評定。
組內每位成員的成績與小組成績相同,并作為學生平時成績列入總成績,這一成績占到整個課程綜合成績的30%。最后,在對照組與控制組中采用同樣的期末考試形式給予期末成績,均占綜合成績的70%。在對照組與控制組學習成績的比較中,經濟學專業兩個班級與管理學專業兩個班級、男生成績與女生成績分別進行了比較。同時,還就不同專業的對照組與控制組成績進行了比較分析。研究按照以下3個問題進行:一是傳統講授方式與小組式討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成績有無影響。通常認為,不同講授方式會對學生的成績產生不同的影響。二是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小組式討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成績的影響是否會因為性別有所區別。三是傳統講授方式與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是否會因不同專業有所區別。
分析與結果
學生的學習成績取決于各種因素,如性別、以前的學習成績,以前的知識積累等。因此,為了評價教學方法是否會對學生學習成績有顯著影響,就性別、教學方式與專業做了相關分析。通過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在經濟學專業,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與綜合成績中,小組式教學方法的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方法的成績(見圖1)。經濟學專業男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與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但兩種教學方式下,期末考試成績卻沒有明顯區別(見圖2)。
這與課堂上男生在涉及小組討論的部分能夠積極參與有關,進而影響到其平時成績的高低。經濟學專業女生與男生表現不同,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其中,兩種教學方式下平時成績相差6分,這一差值與男生相近,但女生在小組式教學方式下的期末成績同樣高出傳統教學方式下期末成績6分(見圖3)。在管理學專業,學生在兩種教學方式下的平時成績基本相同。但期末考試成績卻出現了顯著差異。小組式教學方式高出傳統教學方式4分(見圖4)。管理學專業男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期末成績與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成績(見圖5)。
這與經濟學專業男生成績有所不同,經濟學專業男生在兩種教學方式下,其期末考試成績沒有明顯區別。管理學專業女生與男生表現不同,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明顯低于傳統教學方式下的成績,但期末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方式下的成績(見圖6)。從以上兩個專業的情況來看,首先從綜合成績來分析,小組式教學成績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但從性別角度來分析卻有所不同。經濟學專業男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與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成績,但兩種教學方式下,其期末考試成績卻沒有明顯區別。
管理學專業男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期末成績與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也就是說,兩個專業男生在小組式教學方式下,其平時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方式,但在期末成績中表現不一。經濟學專業女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管理學專業女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平時成績明顯低傳統式教學中的成績,但期末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中的成績。也就是說,兩個專業的女生在小組式教學中,其期末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傳統式教學。但在平時成績方面表現不一。
結語
本文描述了傳統式教學與小組式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根據對照組與控制組的結果,教學方法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并不總是顯著的。從兩個專業的情況來看,綜合成績方面,小組式教學成績顯著高于傳統式教學成績。但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的具體分析中,受到性別與專業影響,表現各有不同。這一研究僅歷經兩個學年,沒有評估出長期的影響,規模也較小。未來,類似的研究將被重復并拓展至其他學校。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小組式學習的學生為例,其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并不突出,可能的原因包括:小組的組成與管理,小組成績的評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未能提前預習準備相關內容等。可能合作式學習更適合于足夠成熟應對自己學習,承擔責任的那些學生。
除學習成績外,小組式學習的一些實際影響也需要被足夠認知。在對照組,學生的參與程度會更高,更傾向于小組式學習,表明他們更愿意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僅是聽教師的講授。小組式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參與意識,同時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增進交流技能,這些技能并不能在考試中充分體現。
作者:王莉單位:南方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