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保險活動的品德建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依孟子言,若能真能擴充吾人的“四端”于應事接物之中,則于內可以成就高尚的人格、于外可以建立不朽的功業,可謂是達到了“內圣”與“外王”的相得益彰。宋代的周敦頤強調,圣人的最大特質只是一個“誠”字。而所謂“誠”不僅被理解為是一種心理情感和一種道德名目,更顯透、突出其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周子說:“誠者,圣人之本。”就是這內在于人心中的澄明之道,與高聳于外的天命天道相遙契,才激蕩、成就出現實人格的確然存在。在古圣先賢眼中,誠實、信用等美德不僅是現實生活中人們交往之基本準則,同時亦具有形而上的來源和依據,是人能夠成其為人的不二法門。
當代商業保險的誠信危機
以上是就傳統而言,意在說明德性的樹立與培養應該成為且早已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的題中應有之義。無論是在以小農經濟為特點的封建社會里,還是于現代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此根本原則當是不能輕易變更與動搖的常道。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資本的個性和獨立性的確立與人的個性和獨立性的喪失使得資本越來越成為經濟生活中人們追逐的唯一目標和終極指向。
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日
益被物質和利益所左右和統治。經濟基礎無疑在社會生活中起著第一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說利益可以主導、驅使一切。馬克思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首先從理論上使人從利益的束縛中超脫出來,實現自由、獨立和全面的發展。同時,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亦有能動的反作用,一種好的精神風貌對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具體談到商業保險,這里并非傳統的保險類型,而是一種帶有金融性質的投資理財產品。其中除了意外保障的功效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資金的籌集與利益的分配。仔細審查在商業保險運營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無礙乎有兩種情況最為明顯:一是一些粗心大意的推銷人員,事先根本未能清楚、詳盡的了解保險合同的內容和條款,就草率、隨性的開始推銷;二是職業道德敗壞的從業人員為了完成任務、提升業績和獲得傭金,在推銷保險的過程中美化、夸大甚至是編造了商業保險的功能和效益,誘使投保人與其簽訂合同、購買保險。如果說前面一種人屬于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缺乏基本的敬業精神,犯錯尚屬于朦朧狀態的話,那么后面一類人則著實更加暴露了唯利是圖的嘴臉,這種帶有欺騙性質的商業行為實在是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商業保險業引入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以及社會形勢的急轉直下,國人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業保險流通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弊端并不只是一個偶然的個別現象,而是社會進程中諸多癥結中的冰山一角。特別是在現如今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傳統和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碰撞都在當下以各種形式與姿態層層的鋪展開來。其中如何建立起一個和諧、文明、富強的新中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和光榮使命。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是人,而人之所以能成其為人,最核心和最關鍵的要素在于德性。
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去冷眼旁觀這個作為他者的冷冰冰的存在,而是要設身處地的參與其中,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而在實踐中起基礎作用的生產勞動和經濟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則更具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保障經濟秩序和經濟勢頭又好又快持續發展的最本質性的規定。此外,杜絕在商業保險中屢見不鮮的疏漏欺瞞行為,除了需要培養個人的品格之外,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加強有關本門的監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反求諸己固然重要,但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是社會中的人,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鏈條中的特定存在。
所以,我們在挺立主體道德意識的同時,亦須特別注意對外界環境的調控和凈化。中國是一個法治社會,絕對不允許惡意欺詐的情況頻繁出現。任何挑釁法律權威的行為都將得到最嚴厲的懲處?!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用做到內外雙修,我們的商業保險前景,乃至我們整個的市場經濟的前景才會更加的光明和美好。
作者:李桂榮單位:中國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