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社會保險內部控制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保險內部控制是為了防范在社會保險費征繳、社會保險金發放、社會保險待遇審核、基金管理和運營等各個環節的風險,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對經辦機構內部及其工作人員的業務管理行為進行規范、約束和控制。
一、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保險覆蓋面和社保經辦機構的業務范圍的擴大,業務工作量逐步增加。2017年,攀枝花市東區社會保險參保22萬余人次,基金征繳4.68億元。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7800余人次,企業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6萬余人,養老保險金月均支出2869.44萬元。落實各項就業援助補貼8145人次4000余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88903人次9605余萬元。從工作內容上看,社會保險文件數量多、業務環節多、專業性較強,人為可操作性大,問題不易及時發現。因此,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使其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是社會保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崗位權限過大。目前,社會保險業務系統中針對社保待遇支付、發放等設置了初審、復核環節,進行線上線下風險防控,但依然存在部分崗位權限過大或部分審核崗位虛化的情況,風險隱患增大。二是內部控制設計不合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都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很多是簡單套用,有的甚至與工作實際相脫節,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出現的錯誤。三是執行力度不夠。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上主動性不足,忽略了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狀況的監督、檢查、考核。四是信息系統控制不嚴。信息系統業務權限審核不嚴、人員變動時系統清理不及時、業務授權過大、業務操作痕跡信息少、部分業務可復核性和追溯性差,導致監控不到位。
三、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
一是合理設置崗位,建立制衡機制。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按照不相容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則,進行崗位細分,防止部分崗位權限過大或部分審核崗位虛化現象,確保各崗位權責分明、相互制約,通過有效制衡消除內部控制盲點。二是內控設計合理,業務規范有序。建立并嚴格落實業務審核制度,尤其是特殊業務、高風險業務,確保制度落實到位。各項具體工作制度和流程都應與管理服務實際相結合,建立覆蓋經辦機構全部業務和流程的控制體系,并根據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修改和完善,避免流于形式,制度虛化造成安全漏洞,發生違規違法行為。三是強化監督制約,維護基金安全。在崗位、部門和單位三級內控管理模式基礎上,形成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開展監督與評估工作。根據監督與評估結果,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內部控制執行效率,更科學的對社保經辦工作進行控制與管理。四是完善信息管理,防范系統風險。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管理,以技術手段支持管理和經辦工作,建立標準化和信息化的控制體系。加強信息系統權限管理,業務權限管理部門應設立在單位內審或風險防控部門,對信息系統業務權限的申請,要根據內控風險防控要求和業務分工、崗位職責進行審核,避免權限超出崗位職權范圍和超級業務授權。同時,對權限要實施動態管理,人員變動或崗位調整要對業務權限進行及時調整和清理,避免人員已離崗但系統權限仍在使用的情況。五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加強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增強干部職工的工作責任感。深入開展遵紀守法教育,以違紀案例為警示,定期在系統內進行警示教育,使干部職工自覺抵制社會上各種誘惑,自覺執行各項法規政策,維護基金安全。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進行適當的崗位交流,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風險意識。
作者:劉建斌 黃俊方 單位:攀枝花市東區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