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稅務籌劃對財務管理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稅務籌劃是指納稅人在充分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對于企業的各項事務,如籌資活動、日常經營、投資活動到最后利潤分配等環節進行有效統籌規劃,在保證企業正常經營的前提下,制定最為合理的納稅方案,從而使企業在繳完稅額后利潤達到最大的綜合管理過程。其與偷稅偷稅的最大區別在于,偷稅漏稅是在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弄虛作假,獲得非法的利益,必然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稅務籌劃則是在遵守各項法規的前提下,對企業自身的各項活動進行調整,而達到合理避稅、利潤最大化的過程,是一種合法經營策略。
二、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相關應用
1、日常經營活動
包括三方面,一是存貨計價方法。企業在發出存貨是一般使用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等方式進行計價,選擇上述哪一種計價方式,都會給發出存貨的成本帶來不同的影響,從而造成銷售成本的波動。如果出現物價上漲的情況,可以選擇后進先出的方式。年度的后期存貨量較少,成本較高,應將其利潤押后到下一個年度,一邊將繳稅的時間一并押后。在回落后,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方式,年度后期的存貨的成本為當前成本,銷售成本則按照高價計價,也讓可以將利潤押后至下一年度,也將繳稅時間延長至后一年度。二是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方法分為直線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不同的折舊方式計算出的折舊額是有較大區別的,成本的計算項目也不盡相同。在同一比例稅率的制度下,每一年的所得稅稅率沒有搏動的環境中,應采用加速折舊法;若果出現今后所得稅的稅率有變化,且越來越高,應采用平均年限法進行折舊計算,能夠有效減少稅收額。三是銷售過程。在銷售過程中的稅務籌劃包括銷售收入的確認和混合銷售行為兩個部分,二者均是對稅收額度影響較大的因素。在各種不同的付款方式,確認銷售收益的時間有許多區別。企業則應通過各種方式將該確認時間延后,即延遲納稅履行的時間,降低該時期內的現金流動量,達到延緩納稅的目的。在混合銷售方面,我國的稅法中明確指出,如果混合銷售中,增值稅為主要,需要一并繳納增值稅稅額,若營業稅為主要,則需要一并繳納營業稅稅額。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合理配置需要繳稅的貨物及無需繳稅的勞務的占比,確認稅額最少的安排計劃。
2、投資活動
一是投資方式。企業從事投資活動是,其出資方式十分豐富,包括現金投資、機器設備及廠房建筑物等固定資產投資、土地使用權及其他產權等。如果企業的投資方式為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投資,在上述資產的運作過程中,應分期計算折舊或者攤銷項目,固定資產的折舊應在稅前進行減除,從而減少所得稅的稅額。在無形資產攤銷方面可以將其視為管理費用,在稅前將其減除。
3、利潤分配方面
在利潤分配為方面,如果企業的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則應將股利作為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包括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等。上述兩種利潤的分配形式在稅法中有不同的規定,現金股利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股票股利則不需要。所以,基于上述政策,企業在股利的實現形式上,應合理調整相應比例,減少當期的現金流動量,適當減少股東的稅負負擔,保護股東的利益。
三、總結
稅務籌劃并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而需要管理者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控制,在企業的資金籌集、日常經營、投資活動及利潤分配等整個企業活動的環節,及其各個細節方面進行系統的統籌規劃。現代我國的企業稅務籌劃還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完全形成完整的理論及實踐機制。上文僅從一般理論的角度闡述了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而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會有許多區別,管理者需要在企業的實踐活動中對本企業的情況進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針對企業經營的特點、方向及任務目標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探索出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充分發揮出稅務籌劃的優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力,使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作者:王芳單位:鎮江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