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建筑市場日益繁榮,對建筑企業來說,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就要學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提升競爭力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從稅務層面入手,分析稅務籌劃的過程,不斷優化稅務籌劃措施,對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新時期下,簡要分析建筑企業在稅務籌劃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完善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建筑企業;稅務籌劃;作用;問題;對策
引言
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稅務籌劃是其中相當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做好稅務籌劃工作,有利于幫助企業合理避稅,對納稅的成本予以降低。而在經濟發展新時期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從建筑企業層面來說,在實現現代化管理模式過程中,更應該要健全各項管理體系,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在落實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上,提高稅收籌劃的意識,及時掌握企業的稅收情況;提高對稅收政策與規定的認識,尤其是增值稅的有關內容,強化稅收風險防范能力,進而在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利益,壯大自身發展實力。
1稅務籌劃的概念與作用分析
1.1稅務籌劃的概念
稅務籌劃主要指的是在開展納稅活動過程中,納稅人在遵守稅法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從企業的生產與運營入手,對開展的經營、融資、投資、兼并以及重組等做出合理的籌劃與安排,來實現減輕稅負或者是遲延納稅的一系列方法與行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最根本目的在于科學合理的對企業稅收負擔予以減輕,使得企業稅收利益最大化,來獲得更多的利潤。
1.2稅務籌劃工作開展的意義
稅收籌劃歸屬于事前行為,其具備長期性、預見性以及專業性等特點,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需要在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與健全的會計核算基礎上,能夠熟悉現有的稅種與納稅要求,根據相關稅收法律的規定,來設置會計核算體系,按照要求進行設賬、記賬,編制相關的財務報告,全方面、多角度的對企業資產負債情況與財務水平進行反映,從而以此為依據,來做好計稅、納稅等工作。同時。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從內部管理層面來說,有利于提升會計核算的水平,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從納稅層面上來說,可以強化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避稅,進而來減少納稅成本。除此之外,從橫向方面來說,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活動的時候,要從稅收法規本身入手,這樣就能對企業的籌劃空間予以拉大,對企業來說,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競爭實力;從稅務機關角度來說,有利于完善有關的稅收法律,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水平與監督水平。
2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對稅務籌劃認識不明確
從建筑企業的生產與運營中來看,不少企業缺少稅務籌劃意識,沒有真正認識到稅收籌劃的內涵。通過對這個現象的分析,發現有很多原因是由以下兩個因素造成。一方面,從稅收籌劃的引入時間來說,相關的理論知識引入到國內的時間不長,在這個過程中真正開展稅務籌劃的企業屈指可數,并且絕大多數還是具有外商投資性質的企業或者是大中型的國有企業,建筑企業涉及的比較少。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要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勢必要進行資源投入,比如:人力、物力與財力,而這部分的籌劃成本,就會使得企業的成本加大。所以,有的建筑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未形成稅務籌劃的意識。
2.2稅務籌劃機構與人員缺乏,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稅務籌劃會涉及到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對人才專業性、綜合性要求高,需要具備法律、金融、會計以及財務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并且還要具有一些必備的計算機基礎操作與信息知識,不斷提升稅收稅務籌劃工作開展的信息化程度,實現信息共享。從當前建筑企業整體運行狀況來看,在稅務籌劃活動開展過程中,專業的稅務籌劃機構或者是籌劃人員是比較缺乏的,這個崗位基本上都是由財務人員來兼任。而在建筑企業中,人員流動性是非常大的,這使得財務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在開展稅務籌劃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專業能力受限,無法及時對國家財政、稅收政策予以掌握,稅務籌劃活動方案不科學,不能真正發揮出稅務籌劃工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
2.3風險抵御能力有待提升
稅務籌劃活動具有預先性,在開展時需要依據現有的稅收政策,而稅收政策又具有時效性、不穩定性的特點,再加上其執行力不高,在開展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就會加大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比如:當現有的稅收政策中,一部分規定中存在的不明確、比較模糊的地方被明確之后,又或者說稅收政策中規定的特定內容被取消之后,稅務活動的開展就會缺乏籌劃條件,使得籌劃的權利轉變為義務,這就會影響到企業運行。而有的建筑企業中,負責稅務籌劃工作專業人員素質水平不高,在面臨突發風險時的應急處理能力與反應能力不及時,再加上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如內部體系不健全、資金實力不足等等,使得企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不高,稅務籌劃工作開展不具有保障性。
2.4稅務籌劃開展的整體水平不高
一方面,由于我國相關的理論體系不夠健全,稅務籌劃發展還處在于初級階段,缺乏完善的稅務會計理論為支撐,企業在開展稅務活動過程中就會缺乏理論來源,從而影響到整個稅務籌劃活動的開展效果。另一方面,對建筑企業來說,有的企業在稅務籌劃活動中,僅僅是從降低稅負層面入手,并沒有真正站在企業發展的全局上,從生產過程、經營期間、會計核算等方面入手,來合理的選擇稅務籌劃方案,使得整體工作開展水平不高。
3建筑企業完善稅務籌劃工作的措施
3.1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稅收籌劃認識予以提高
為了發揮出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工作開展的作用,就需要從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入手,提高他們對稅務籌劃工作的認識,成立稅務籌劃機構,強化對稅務籌劃工作的支持進度,進而不斷完善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制度與有關的法律法規。在稅務人員開展納稅活動中,要提供良好的納稅環境與納稅制度作支撐,不斷提高稅務籌劃工作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對建筑企業而言,還應該要加大培訓力度,重視對納稅籌劃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一是,對稅務籌劃人員的準入門檻予以提高,在進行招聘的時候,要明確稅收籌劃工作崗位職責,規范稅務籌劃人員的水平;二是,還需要定期對稅務籌劃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比如:稅收政策與法律法規、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培訓,特別是要提高他們對增值稅的認識,及時對相關的理論與方法進行更新,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執行力與管理能力。
3.2完善合同管理與發票管理
在建筑企業中,可以通過工程承包合同進行合理的避稅,如:建筑安裝工程業務可以給一些企業予以承包,只要建筑單位與工程承包公司進行合同的預訂,簽訂有關的建筑合同,不管其是否有參與到工程的施工中,都應該要按照建筑業的稅目來進行核算。對建筑企業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存在著稅率差異,也會給企業稅務籌劃活動開展提供一定的可操作空間。因此建筑企業就應該做好合同管理,與單位簽訂有效的合同,來進行合理的避稅,從而降低企業的稅率,達到節稅的效果。此外,還應該要做好發票管理,針對于建筑項目中需要購買的工程設備,就應該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來作為進項稅扣除,也有利于提高企業設備更新速度。
3.3提高對稅收法律政策的熟悉程度,加強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
從建筑企業本身來說,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前提之一就應該要從國家的稅收政策入手,研究當前的各項稅收政策、優惠政策與減免政策。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政策的資源優勢,通過對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來達到降低稅負重擔的目的。對企業的管理人員與稅務籌劃人員來說,就應該要對稅收政策的變化具有敏感力,及時的理解與掌握相關稅法政策的變動內容,及時做出響應,才能夠從企業的納稅活動中出發,進行相應的調整,確實保障稅務籌劃工作的有效實施。此外,對建筑企業來說,還應該要提升自身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與稅務機關進行聯系,及時的就有關的稅務問題進行溝通與交流,才能夠時刻把握住稅收政策的變化,積極征求有關的解釋與界定,及時的調整自身稅務籌劃方案。
3.4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水平
建筑企業要提高自身稅務籌劃活動開展的效率,達到減輕稅負重擔的目的,就要從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入手,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和會計核算方法予以完善健全。在企業生產與運營過程中,要根據新的財務政策要求,及時的改變與調整自身的做賬方式,依法進行設賬、記賬,編制有關的財務報告,正確的填寫計稅與納稅申報,進而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可靠的依據,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進行營造良好的環境。
4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在經濟發展新時期下,建筑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與發展壓力,為了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可以從稅務籌劃方面入手,在稅收政策的合法范圍內進行合理避稅,減輕企業的稅務重擔,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予以提高,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自身在建筑市場中的競爭力與發展實力。
參考文獻:
[1]陳懿黽.新時期下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研究[J].納稅,2018(11):23.
[2]徐芳.新時期下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研究[J].納稅,2019(1):61.
[3]宋寶.新時期下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72):99.
[4]陳婕.新時期下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28):105-106.
[5]莫倩倩.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3):156,177.
作者:趙軼偉 單位: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