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業權的投資管理與計算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資金鏈脫節問題
一般認為,經濟改革成功的兩大基本經驗得益于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而在30多年的市場化和對外開放的進程中,礦業的改革開放滯后,由此導致了礦業領域的一系列問題,如商業性地質工作缺乏啟動機制;礦產資源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下游則缺乏礦業的生產資本,融資渠道有限。比如,郴州市東坡鉛鋅礦接替資源勘查,投入項目經費2327萬元,其中中央財政1165萬元,占資金比例為50%,省財政和市場資金占比為45%,而單位投入資金116.4萬元,僅占5%,由此形成了礦業權這一特殊商品難以實現擴大再生產,地勘投資難以完成資本的循環,甚至連簡單再生產都難以維持,從而導致商業性地質工作陷入困境。
投融資渠道單一問題
國家資金目前仍是我國地勘投入的主要部分,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投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礦業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規模太小,所占比例不到企業外部籌措資金的5%,明顯低于各行業的平均水平;二是政府財政性投資不多,在礦業開發(主要為礦產采選業)基本建設和更新改投資中,國家預算內投資只占5%,社會行業平均為15%;三是礦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高,缺乏資金積累能力;新項目沒有資金來源,靠大量負債項目難以體現效益;四是利用外資少,且結構不合理。
地勘單位礦業權的核算要求
1礦業權及礦業權市場
探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在會計核算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探礦權價款。探礦權由國家出資勘查,探礦權人在得到探礦權后而支付價款來購買。二是探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探礦權由國家出讓給探礦權人,探礦權人為得到探礦權后支付的使用費。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采的礦產品的權利。在會計核算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采礦權價款。采礦權由國家出資勘查,采礦權人在得到采礦權后而支付價款來購買。二是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采礦權由國家出讓給采礦權人,采礦權人為得到采礦權后支付的使用費。
探礦權和采礦權統稱礦業權。礦業權基本特征可歸納為:礦業權是礦產資源所有權派生出來的一種物權,是礦產資源的使用權。礦產資源所有權人將礦產資源使用權讓與他人,允許他人使用。礦業權具有排他性和主體唯一性,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妨礙礦業權人行使合法權利。礦業權的取得和轉移必須履行嚴格的法律、行政程序,遵循以登記為要件的不動產變動原則。
2礦業權的會計核算要求
(1)取得礦業權的會計核算
地勘單位在購買礦業權時,會計支出款項應按實際支出數借記———無形資產(礦業權)、貸記等相關科目。地勘單位在進行普查、詳查以及勘探等自籌資金的勘查項目獲得的礦業權以及轉入開采而形成的采礦權,在獲取礦業權證后應按勘查核算項目的實際支出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礦業權)、貸記———地勘生產等科目。勘查如果沒有形成礦業權應轉入當期損益,則借記———管理費用、貸記———地勘生產等科目。由國家出資勘查而形成的礦業權,一般做法是在轉讓成功后予以資本化。
(2)出售時的礦業權會計核算
地勘單位在自籌資金以及出售購入形成的礦業權,應在收到收入款項后,應按實際收入款項借記相關科目、貸記經營收入同時結轉成本,作借記———經營成本、貸記———無形資產(礦業權)等科目的會計分錄。另外,由國家出資形成的礦業權,國家評估機構評估后出售的礦業權,作借記———相關科目、貸記———國家基金、經營收入等科目的會計分錄。由國家出資形成并按國家評估機構評估價出售的礦業權,按評估價與勘查生產成本差額記入經營收入,按原實際發生地勘生產成本轉增國家基金,作借記相關科目。
(3)合作勘查、作價投資的礦業權會計核算
地勘單位自籌資金以及購入形成礦業權合作勘查、作價投資的,按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長期投資(×合作勘查項目)、貸記———無形資產(礦業權)等科目。國家出資形成礦業權合作勘查、作價投資的,按評估價借記———長期投資(×合作項目)科目,按國家原始投入成本,貸記———國家基金科目,按評估價與國家原始投入的差額借(貸)記———地勘發展基金科目。在產生收益或虧損時,由于礦業權尤其是采礦權的特殊性,無論是否擁有控制權,應用成本法核算投資收益,先沖銷合作、投資成本,作借記———相關科目、貸記———長期投資(×合作項目)等科目的會計分錄,待長期投資成本沖抵完后再作借(貸)記———投資收益科目的會計分錄。
(4)采礦權攤銷的會計核算及賬務處理
采礦權攤銷時,作借記———制造成本、貸記———無形資產(采礦權攤銷)等科目的會計分錄。
完善地勘單位礦業權投資管理與核算措施
1地勘單位實現探采一體化的模式
地勘單位探礦的目的是為了采礦,要采礦必須首先進行探礦,未來礦業發展的趨勢必定是探采一體化的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部分地勘單位將選擇走礦業公司之路,依托已經探明的礦產資源及擁有的礦業權,通過采礦權的獲得轉化為礦山公司,實現從事業體制向企業體制以及向市場主體轉變。因此,未來傳統礦業公司將向上游探礦擴展,而傳統地勘單位向下游采礦延伸,礦業公司將成為礦產勘查的主體,實現礦業探采一體化。在這一方面,福建省上杭紫金礦業公司是一個成功的案例。2012年1~9月份,紫金礦業實現營業收入346.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61.50億元,增長21.59%。紫金礦業的成功取決于其良好的與市場充分接軌的經營機制,實現了探采一體化,采礦形成的利潤能夠回到上游投入地質勘查或收購礦權,為下游的礦業開發提供堅強的資源保障,實現良性循環。
2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資金
發展礦業資本市場,可為地勘單位創造多元融資渠道,提供市場化的平臺,促進跨國礦業(集團)公司的形成。而且,發展資本市場,廣大投資者可自由選擇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資產及資產組合,有利于投資者財富的增長和風險規避。首先,建立“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從扶持我國地勘單位和中小礦山企業的角度看,“二板市場”將為礦業投資提供沃土。其次,加強和完善證券管理部門、股票交易所及金融投資機構對礦業融資政策、規則的制定及對上市礦業公司的監督管理。支持和鼓勵礦業公司到國際礦業資本市場上融資。再次,建立礦業投資基金,一要建立各種政府勘查投資基金,二要允許其他投資基金進入礦業資本市場,建立以商業性勘查基金為主導的相互補充的勘查投資體系。
3加強投資管理與核算的風險防范
地勘單位應加強投資管理與核算的風險防范:第一,要防范市場風險,在投資的礦種上要盡量選擇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和支持的礦種,如鐵、銅、鋁等急缺礦種和建材礦產。第二,要提高成本風險防范意識,比如,在投資的區域上要選擇交通以及水電基礎設施完善和礦成品目標市場較近的區域。第三,要防范決策風險,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礦產品市場全球周期波動,對于地勘單位投資礦產資源,應在價格上升階段進入市場。第四,要防范運行風險,要充分調研投資的軟環境,選擇政府誠信、法規政策完善以及工作效率高的區域進行投資。第五,要防范生產安全風險,安全是地勘單位效益的保證。如煤炭的勘查開采,一定要設計好、施工好、維護好安全工程,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
作者:尹淑慧單位: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