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我國發展迅速,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分析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監管體系;退出渠道
1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概述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并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迅猛,數量、規模和退出數量都逐年遞增。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監管機制的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日趨完善,勢必會極大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2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融資受限
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起步較晚,所以政府資金成為主要來源之一,比如政府的財政撥款國家項目下自主基金等。另外,機構投資者也受到很大限制。雖然我國金融機構數量較多而且資金量龐大,但是金融機構要受到各種相關法律和規定的限制,比如商業銀行不允許將資金投入私募股權投資,保險公司進入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比例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海外資金也會對私募股權市場造成沖擊。首先,資金的大規模涌入和涌出可能會對匯率產生不利影響。其次,海外資金流入后擠占國內資金,獲利后又立刻資本抽逃,不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2.2運作受限
2.2.1國家政策的影響由于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政府主導型,所以投資的范圍和投資的行業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一些風險收益較低的項目就會更多地成為投資目標,從而影響基金的投資業績。
2.2.2道德風險大我國私募股權基金多為產業基金,職業經理人多為國有企業或政府委派,不僅未擁有私募股權基金的任何份額,而且也沒有相應的績效獎勵。即使投資成功,職業經理人也無法獲得相應的績效報酬。相反,如果投資失敗,職業經理人在沒有違法違紀、無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也不用承擔責任。因此,私募股權基金的收益情況并沒有和職業經理人收入聯系起來,這會很大程度地降低經理人在尋求高收益低風險項目時的積極性。
2.2.3長期資金來源不足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561家,管理資產規模8.44萬億元。四年來,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持續快速增長,但短板始終存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在我國私募基金的資金來源中,高凈值個人資金占比17.1%,機構資金占比82.9%。其中,工商企業資金占比達38.0%,各類資管計劃資金占比34.1%,保險資金占比2.8%,養老金、社會公益基金、大學基金等長期資金占比僅有0.3%。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美國公私募基金的資金來源中,有40%來自養老金和社會捐贈資金。從成熟市場歷史經驗看,這些資金投向VC、PE是沒有問題的,長期來看效果很好。
2.3退出渠道單一
作為私募股權基金的最后一環,私募股權基金退出是私募股權基金在其所投資的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將股權轉化為資本形式而獲得利潤或降低損失的過程。目前,IPO是我國私募股權基金最常用的退出方式,一般在私募股權基金所投資的企業經營達到理想狀態時進行。在此過程中,IPO可以幫助投資者將不可流通的股份轉換成可以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實現資本的流動性和盈利性。IPO被認為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較為理想的投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收益較高。當基金公司在二級市場轉讓其持有股份時,可以獲得投資金額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收益,尤其當投資企業的股價被高估或股票市場整體有較高的估值水平的情況下。因此,IPO是金融投資市場對被投資企業價值評估的回歸和投資的價值凸顯,資本市場的放大效應使得PE退出獲得高額的回報。(2)公司利益最大化。私募股權基金通過IPO退出,被投資的企業由私人公司轉化為上市公司,公司在提升知名度以外,也完善了公司資產結構、管理體制,增強了資金的流動性,為公司擴大生產、擴張規模起到了積極促進和更為長遠的影響。(3)公司知名度提高。被投資企業IPO的成功,不僅代表私募股權基金運作的成功和經營運作水平的肯定,而且增加了私募股權基金的知名度。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具備一定條件的投資者的投資資金,為下一輪的投資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是,IPO上市也會有一些缺點,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上市門檻高。由于涉及眾多投資者利益,監管嚴格,股票主板市場的上市門檻相對較高。面對各個方面的規范和要求,很多企業望而卻步,轉而選擇監管相對較松的創業板上市。而私募股權基金也可能因為退出渠道的不通暢,投資收益減少甚至發生虧損。(2)時間較長,機會成本較高。從申請上市到上市完成過程中,程序煩瑣,周期較長,尤其退出周期較長,機會成本較大。(3)IPO退出過程風險較大。一方面,監管機構會根據市場情況,階段性地調整上市公司數量,調整對申報材料的審批工作,從而阻礙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渠道;另一方面,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收益會受到上市后的公司股價的影響,而股價會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如公司自身經營狀況、內部管理體制和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等,所以股價波動性較大。進而退出收益無法保證,甚至有嚴重虧損的可能性。
2.4監管體系不成熟
由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涉及部門眾多,而且管理分散,難以達到各部門協調統一的效果。
3解決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問題的對策
3.1政府促進方面
政府應激勵早期風險投資,并且著重解決長期問題,盡量減少直接干預。因為直接干預投入大、效果差,而且可持續性弱。此外,政府應協同產業政策,重視引導基金發展,促進多行業配置,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支持產業升級發展。
3.2基金管理方面
一是加強專業化投資管理能力建設,完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內部治理水平和運作機制。私募股權高度依賴管理人才,因此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專業技能水平至關重要。二是加強行業治理體系建設,提高登記備案透明度,為市場提供清晰的展業標準。
3.3基金監管方面
要完善監管體系,從根源上改善跨周期投資和逆周期監管能力,加強長期資本制度建設,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解決跨市場、跨行業、跨周期發展問題。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不僅包括私募股權基金運作流程規范,還包括相關配套法律,比如稅收制度等。完善專門的監管機構,對私募股權基金的發行和交易等過程進行全面規范管理,配合政府監督,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私募股權基金的健康發展。
3.4資金來源方面
豐富資金來源,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拓寬資金來源,如增加政策性貸款,對于國家鼓勵的行業產業貸款,放寬放款要求,以低息甚至無息的優惠貸款支持項目。此外,鼓勵銀企合作,促進金融與企業的合作。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母基金充分尊重產業發展的規律、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有效配置金融資源,將資本、資源最終注入優質的企業。
參考文獻:
[1]張宗新.中國融資制度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2]寇宇,臧維.私家股權投資退出機制的新模式———IPO[J].經濟論壇,2008(15).
[3]任紀軍.私募股權資本[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7(9).
[4]吳曉靈.發展私募股權基金需要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企業家,2007(5).
[5]張佳林.高新技術產業化融資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2006(12).
[6]張進,倪海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金融監管[J].武漢金融,2011(8).
[7]楊振東.私募股權投資(PE)風險控制策略探析[J].低碳世界,2016(35):257-258.
[8]張俊良.股權眾籌融資的發展趨勢[J].市場論壇,2016(2):35-37.
作者:劉芳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