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投資環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區域投資環境的自然環境因素引導民間資本配置在農業社會里,人類會優先選擇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上等土地進行開墾。其次,當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上等土地被開墾殆盡的時候,次級土地便成為上等土地的替代品,逐漸被人們進行開墾。當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時,次級土地亦不能滿足市場吸納量年年翻進的需求,劣等土地漸被開墾。實現生產運輸成本最低是這種生產擴展方式的優勢所在。這種擴展方式同樣表明了人類具備天然的理性選擇能力。在工業社會,人類同樣存在著這種理性選擇能力。利潤的實現是通過資本投資力求實現的最終目標。當投資者選擇投資地區時,主要有兩大參考因素,即當地市場吸納力和生產資源獲得的便利性。因此,自然資源是否豐富、原材料獲取的難易程度是影響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絕對優勢的決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產成本能否降低。因此,在人力資本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差異并不明顯的階段,投資者選擇投資區域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豐富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不同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存在差異。縱觀歷史,但凡物產豐饒、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行政區域,均發展成為中心區域或貨品集散地,且區域經濟發展各具特色,這是由于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道路交通條件以及歷史發展決定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自然環境因素的戰略地位不再像工業初期階段那樣受重視,而是伴隨著勞動力、資本及技術等眾多因素共同影響著資本的配置,但是追逐自然資源的豐富、優越的區位條件是資本轉移的客觀規律。當下,世界上一些不發達國家及地區仍然以出口資源為主,自然環境因素在這些國家招商引資中仍占據重要地位。從本質上講,經濟發展的過程,是從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求出發,充分利用一定的資源來進行深入地加工形成產品,并進行交易的過程。所以,自然環境因素對于民間資本配置起到極大的引導作用。
(二)區域投資環境影響民間資本投資方向在接受投資時,受資地區會從區域實際及優勢出發,通過綜合評價擇選利于有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區域投資環境的投資項目,做到既要符合區域產業政策,又要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項目,而對那些不利于地區發展或會危害到區域生態環境的可以采取一定的限制性政策予以約束。因此,我們認為區域投資歡迎對民間資本的投向產生一定的影響,體現在雖然投資企業對自身投資行為及投資領域的決定具有充分的決策權,但是當投資企業進行實際的投資時,往往會受區域經濟政策的影響,接受來自宏觀角度的指導。對投資企業而言,從微觀角度其擁有生產決策和營銷行為的自主權,但是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投資者投資數量的多少又受到了被投資區域市場規模及消費水平的影響。市場機制下,要求投資者結合區域實際調整投資水平,而受資區域的人員流動狀況及勞動力素質也對區域投資的效果產生極大影響。另一方面,不公平性是地區市場準入的一個突出問題,在一定程度會對區域民間資本的投資形成產生間接的影響。這種情況下,一些一般性競爭性產業,因準入門檻較低,十分容易出現行業間的國度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對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來講,在區域市場準入存在一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間資本進入該區域市場的難度,甚者出現民間資本撤離實體經濟,轉而選擇進行間接投資等現象。這一現象在現實市場中主要表現為民間資本轉向購買股票、購買債券等,又或將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到房地產業,對民間資本及區域經濟的安全產生極大的潛在威脅。
(三)區域投資環境影響民間資本投資企業機能和效益投資者始終在尋覓著最佳的投資區域,這在國內投資和國際投資中均是如此。投資者十分熱衷于選擇最佳投資區域。而致使投資者形成這種投資傾向的原因在于,這些優質的投資區域能夠實現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少的投資成本獲得做大的投資收益。對投資者而言,對良好的投資環境可謂趨之若鶩,這表明對投資者來講好的投資環境能夠在資本生存基礎上實現資本的增值,且會對資本產生一定的牽引作用;反過來講,當投資者遭遇較為惡劣的投資環境,往往盡可能的規避。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法默(R.N.Farmer)和多倫多阿爾尼亞大學里奇曼(B.M.Rugmam)兩位教授主要圍繞影響跨國經營的重大要素為研究要點進行系統的分析進而提出關于跨國經營企業效益是如何形成的模型,該模型假定“企業的綜合效益是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和外在因素投資環境要素的函數。對企業而言,企業效益受到兩方面各自的差異而產生不同,即由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和外在因素投資環境二者的共同作用”。上述模型揭示了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和外在因素投資環境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受到來自外在因素投資環境的影響。“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是企業內部資源組合、協調及其運作的方式,其廣泛包括企業的組織行為以及組織的生產和經營等。其中,組織行為主要涉及企業的戰略與規范、組織與控制以及領導與鼓勵。而組織的生產與運營則廣泛涉及企業內部的各個環節,包括資源的采購、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財務以及公共關系等。”(鄧宏兵2000),外在因素投資環境影響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而內在因素企業經營機能則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決定能否獲得投資效益的核心力量。特別是接受投資地區的經濟、文化、市場競爭狀況等均會對企業的經營機能產生重要影響:是處于劣勢需要政府幫助,還是已具備較強的競爭活力;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是需要側重注重外部社會效益,還是應重點關注降低企業的內部各環節的成本。投資環境的不同,會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風格各異的企業特征,且通過投資環境的這種作用會對企業投資效益的獲得以及企業的決策產生影響。
二、我國區域投資環境評價體系構建與指數測算
(一)構建區域投資環境評價體系的理論分析民間資本投資是資本投資活動的一種典型形式,因此也具備一般資本投資活動的屬性。在整個的民間資本投資過程中,要牽涉到人文因素、社會因素、資源因素、經濟因素等多種環境因素,這些因素雖然不是民間資本投資成果生成的決定性因素,但絕對是保證民間資本投資活動得以全面實踐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客觀評價民間資本投資活動的前提是合理分解民間資本投資活動的環境因素。針對民間資本投資活動的自身特點,結合前人有關區域投資環境因素遴選的經驗,本文將區域投資環境細分為自然資源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生態環境。如圖1所示。如圖1所示,我們從自然資源、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生態五個方面對區域投資環境進行詳細地劃分為自然資源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生態環境因素。1.自然資源環境因素自然資源環境是區域投資活動能夠進行的基本物質保證。區域投資活動本身就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活動,尤其在投資過程前期,基本上是高投入、零產出。因此,區域投資活動一般容易發生在自然資源密集的地區,比如富含煤礦、天然氣、石油等區域。可以說,一個地區自然資源越富足,硬環境越良好,區域投資活動發生的概率就越高。2.經濟環境因素經濟環境因素對區域投資環境產生直接影響,是影響其能否獲得良好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投入區域投資活動中的人才、資金、設備足夠充分,經濟環境足夠優越,那么獲得投資成果的可能性也就會大大提高。另外,一個地區良好的經濟實力能夠提供吸引外來投資的良好經濟環境,這樣有利于對資金的轉換和吸收。可以說,一個地區經濟實力越強,經濟環境越好,用于投資活動的資金越充足、資金渠道越豐富、資金來源越充足,這個地區的區域投資環境越有利。3.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在整個區域投資環境中,是以導向性的作用出現的。由于區域投資是一種風險性很高的活動,區域投資主體的創新熱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當地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社會環境的影響。為進一步推動區域投資環境的優化,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涉及了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多個領域。可以說,看一個地區的區域投資環境是否有利,首要考察的就應該是社會環境因素。4.文化環境因素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性普及,我國人民文化素質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區域投資環境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文化因素。只有這個地區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區域投資成果的后期推廣才能獲得廣泛認同。所以,一個地區的文化基礎越好,它的區域投資環境越有利。5.生態環境因素我國不同區域的生態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城市的生態環境主要是以人工生態環境為主,而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則不同于城市地區,主要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主。隨著近年來經濟發生速度的加快,我國各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來自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消耗等諸多方面的威脅。區域投資的生態環境因素是指要協同、全面地治理城市與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高度融合互補,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是區域投資環境的重要保障。
(二)構建區域投資環境評價體系的參數設計根據前文研究,本文從自然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五個方面對區域投資環境進行了詳細劃分。為提升運用于后續分析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我們借鑒陸遷和楊天榮(2010)、白永秀等(2013)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將這些因素細化為23個二級參數,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三)我國區域投資環境評價指數測算結果分析根據西部地區民間資本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我們遴選了東、中、西部地區以及全國投資環境的相關數據。各項統計數據從2007年到2012年,采用統一的年度時間維度,將各指標數據標準化,利用熵權模型計算二級參數的熵權,可以求出自然資源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生態因素對于總體區域投資環境的評價得分如表2所示。從表2數據顯示來看,我國區域投資環境呈現以下特點:(1)2007~2012年間,我國區域投資環境指數總體呈現增長趨勢,偶有波動。受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7~2009年我國投資環境出現短暫的惡化。由于我國政府積極采取相應的應對金融危機政策,推進經濟改革的深化,2010~2012年我國投資環境出現明顯改善,并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2)目前我國區域投資環境呈現階梯狀分布特征,自西向東,呈現十分明顯的東強-中弱-西更弱特征。區域投資環境的這一特點與我國區域之間經濟水平的階梯狀格局是相符的。(3)東、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相差懸殊。根據表2中2007~2012年區域投資環境指數評分結果顯示,東部地區是西部地區的2~3倍。這反映出我國投資環境地區差異明顯。(4)影響我國各地區投資環境指數的因素排名順序存在差異。從全國層面來看,影響我國投資環境指數的主導因素為經濟環境,其他依次為生態環境、社會環境、自然資源環境和文化環境;從分區域層面來看,影響東部地區投資環境指數的因素排名為經濟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與自然資源環境;對中部地區而言,影響投資環境指數的因素排名為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自然環境與文化環境,而影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指數的因素排名為經濟環境、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與文化環境。
三、區域投資環境對我國民間資本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灰色關聯度模型從系統論角度出發,一個完整的系統包涵多種不同類型的因素,各因素之間通過交互作用對整體系統的運行產生影響。一般而言,為確定各因素對整體系統的影響程度,我們在進行分析時,主要選用回歸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數理統計分析法。但陳平(2004)指出,目前廣泛使用的計量經濟學的回歸方法缺乏可靠的理論基礎,我們必須發展非穩態非參數的分析方法和復雜經濟科學。基于此,本文嘗試運用復雜經濟科學———灰色關聯分析來檢驗區域投資環境對我國民間資本投資的影響。
(二)灰色關聯度結果分析綜合考慮所用軟件的運算能力和樣本數據缺失等因素,本文研究認為民間資本是除政府資本、國有企業資本之外的國內非國有經濟的經營資本。考慮到從規范渠道極難獲取與民間資本相關的數據資料,本文采用近似法,選取2007~2012年我國全社會投資額減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投資額,再減去外商及港澳臺經濟投資額的方法以獲得民間資本數據。本文數據均來自于CCER金融研究數據庫與《中國統計年鑒》(2008~2013),采用的灰色關聯度模型軟件是GM灰色關聯度分析軟件。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本文使用灰色系統理論建模系統3.0軟件分析了東、中、西部以及全國投資環境指數與民間資本投資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具體如表3。其中,第一行關聯度R1表示的是灰色絕對關聯相關系數;第二行,關聯度R2表示的是灰色相對關聯相關系數;第三行,關聯度R3表示的是灰色綜合關聯相關系數(其中本文采用θ=0.5)。實證結果顯示,區域投資環境對我國民間資本投資都有較顯著的正相關性,東、中與西部地區關聯度系數存在較大差異,西部地區投資環境與民間資本投資綜合灰色關聯度才0.503,明顯低于全國綜合水平。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自然環境、社會發展程度以及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這也表明亟需改善和優化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積極引導、鼓勵和推進我國民間資本對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給予更多的投資,以進一步縮小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為目的,推動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以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斷縮小與其他地區發展差距。
四、結論
本文在理論分析區域投資環境對民間資本投資影響的基礎上,基于熵權理論從自然資源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生態環境五個方面測算了2007~2012年的中國區域投資環境指數,并采用灰色關聯度方法實證分析了我國區域投資環境對民間資本投資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1)從我國區域投資環境特點來看,2007~2012年間,我國區域投資環境指數總體呈現增長趨勢,偶有波動;區域投資環境具有明顯的東強-中弱-西更弱的階梯分布特征,這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現的東強-中弱-西更弱梯度格局相吻合;東、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存在明顯地區差異;影響我國各區域投資環境的因素排列順序也存在較大區域差異。(2)從灰色關聯度模型實證結果來看,區域投資環境對我國民間資本投資都有正相關性,東、中、西部關聯度系數存在較大差異,西部地區投資環境與民間資本投資綜合灰色關聯度才0.503,明顯低于東、中部地區。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間資本投資對于區域投資環境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但區域性差異較大。因此,在未來我國各區域民間資本投資的發展中,我們應當因地制宜,改善區域經濟社會環境,保護民間資本投資者利益,通過破除體制障礙、實施利益誘導、構建政策保障、創新社會服務、發揚文化影響力、培養勞動者素質等措施,增強各區域吸引民間投資的能力,進而增強自身的發展能力。
作者:李富有尹海鳳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