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防控下銀行信貸審批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但是,因企業自身、銀行、融資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融資難成為制約我國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瓶頸。信貸業務作為我國銀行的主要業務,銀行信貸審批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尤為重要。我國銀行曾實施多項投資管理制度進行改革,不斷強化銀行信貸審批權限。文中以風險防控下的銀行信貸審批為研究視角,對銀行信貸審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強化銀行信貸審批風險的一系列策略。
一、簡述銀行信貸審批的風險
國內各個銀行,進行信貸審批的流程如下:受理業務、合規審查、審批決策等。銀行信貸審批中易出現的操作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信貸政策出現的執行風險。銀行信貸政策變化頻繁,要求必須正確把握信貸審批的內涵,從而有效提高審批的執行能力。銀行信貸審批中存在政策把握不準、定位不準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執行政策的風險。第二,審批操作及可行性等風險。政策制定完成之后,采用不同管理者層級傳達信貸管理方法,向下傳達的時候,解釋說明的程度不同,導致基層銀行不能準確掌握最新政策的現狀,從而嚴重影響正確審批的質量和效率。第三,審批過程的操作風險。信貸審批中有多種規章制度,在實際審批過程中容易出現審批業務不合規則,主要表現為不能展開系統性的風險分析,不能準確掌握區域性、行業性的審批原則。
二、銀行信貸審批中存在的問題
銀行信貸審批管理流程繁多,包括審批條件、審批意見、落實審批管理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信貸資產的質量,于此同時也具有相應的風險點和約束力。主要表現為,第一,審批人員因制度原因無法進行實地了解,無法滿足實際給出的決策依據,無法提出有效的審批意見,無法有效地預防風險。第二,各個地區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審批人員沒有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盲目地給出信貸條件,容易導致提出的信貸條件無效。所以,審批人員必須深入了解本地區的情況,形成有針對性的區域信貸審批策略(政策),依照信貸實際情況設立有效可行的審批條件。第三,審批人員無法實時貼近市場,難以對客戶所處行業和生命周期設置準確的審批條件、出具審批意見。各個行業的特點決定著其審批條件的不同,應結合企業所處行業、生命周期采用針對性的審批方法。第四、風險緩釋措施不強。信貸審批條件內,雖多數貸款有符合書面文件的擔保措施,但對擔保對象審核方面不夠深入。在發生風險需處置第二還款來源時,由于擔保如同虛設、不足值,甚至一些關聯企業互相擔保超額貸款,致使出現貸款變為壞賬。
三、強化銀行信貸審批的策略
1.深入學習,加大政策執行力度首先,必須完善高效的學習機制。召開不同專題業務研討會、學習會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對不同政策制度、行業指導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交流、研究,學習消化最新的信貸政策、新業務、新產品等,確保合規審查及貸款審批人員可以及時掌握上級銀行的信貸戰略、預測風險,掌握不同政策及規章制度的精神實質。其次,需建立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重點業務領域的專題研究分析機制,了解收集相關信息,確保對風險點的把控。另外,還需定期對審批質量進行分析,剖析受理審批出現的難點、疑點,就審批中發現的某些突出問題組織審批人員進行交流探討,對行業、客戶情況進行階段性地統籌回訪調研,提升審批人員的審批判斷能力。在進行信貸審批的過程中,注重把政策與不同銀行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清楚了解審批的流程,明確信貸的投資方向,確保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從而防范信貸風險、促進業務的發展。
2.精細審批環節,把好質量關審批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推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將轉向依靠轉型升級、生產率提升和多元創新,一些新的領域、行業、項目不斷涌現,增長潛力巨大。但與此同時,“新常態”與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由此帶來商業銀行外部經營環境的快速變化,貨幣政策從緊,利率市場化加速,流動性風險上升,風險控制壓力增大。此外,金融行業競爭日趨加劇。審批必須合理運用不同行業政策、差異化政策,統一風險偏好,全面、細致、準確地分析行業、客戶、項目風險,做好相應的風險安排。審批必須讀懂客戶、讀懂項目,認真分析項目的第一還款來源和第二還款來源,掌握細分行業的現狀及走勢,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通過客戶與同行業平均運營水平的比較,做出實質性風險判斷。同時,通過外部信息多渠道地掌握數字報表之外的企業情況,切實做到審批分析“三結合”(即將宏觀政策與企業的微觀活動結合好,將企業的財務因素和非財務因素結合好,將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結合好),審批決策心中有數,堅守底線,確保審批可以經得起政策及時間的有效檢驗。
3.強化素質教育,降低操作風險審批人員必須認真做好有關審批的管理、上會、項目回訪等一系列要求,強化信貸審批行為的制度管理和業務規范,更加規范地約束負責審批的部門及審批人員,設定科學合理、嚴謹的保密制度及工作紀律,控制出現的風險。信貸審批隊伍必須清楚了解政策并精通業務,因此可以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培訓工作,不斷對審批決策及業務受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升審批人員對申報材料的分析、閱讀能力,提升對市場前瞻性的洞察力,確保把審批人員培養為各個行業的經濟行家,確保受理、合規性審查業務人員能更好地掌握不同信貸品種合規性審查的要點。同時為確保人員隊伍穩定,在審批人員隊伍中要創造良好的上升空間和渠道,選取那些對崗位極度認真負責的人作為團隊學習的榜樣和提拔對象,樹立在其位、盡其責、謀其政的職業榜樣,提高審批人員的愛崗敬業精神和工作主動性,形成配合默契的信貸管理上下級關系,努力營造出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培養出業務精良、廉潔奉公、團結協作的審批隊伍。
4.做好系統管理,加強政策引導由于外圍環境和銀行信貸政策變化頻繁,基層銀行不容易及時掌握。總行或省行可以創建政策咨詢、查詢系統,方便基層銀行在具體執行政策時,及時詢問。基層銀行在進行業務辦理時,把有待辦理的業務及客戶行業等有關信息輸入,系統可以對客戶是否可以辦理所需的業務進行自動判斷,如果存在有待核準的信息,要具體落實至銀行進行核準。如果研發這樣一個系統,能有效減少人為操作的環節,從而有效解決信貸業務經營、審批工作中的合規問題,縮減工作量,對整個銀行統一風險偏好、確保總行信貸結構調整標準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我國銀行信貸審批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為提升銀行信貸管理水平及資產質量,各地區機構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收益為目標、防范風險為前提的經營理念,進一步完善信貸審批業務環節,提升審批質量及其效率。
作者:陳曉慶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