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社會經濟壓力不斷增大,銀行的資產質量有所惡化,不良資產余額呈現上升趨勢,針對這種情況,2015年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精神鼓勵銀行貸款重組,加大技改升級信貸投放。最大化減少不良資產在銀行業務中的比例。但是目前銀行貸款重組缺乏規范引導,存在一系列問題。本文筆者通過一系列調查,對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優化措施
近年來,商業銀行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化解風險,取得一定的效果。商業銀行通過一系列新型方法提升重組效率、強化重組實效,各個商業銀行可以自主展期、借新還舊,使重組效率與主動性有所提升。但是銀行對于貸款重組的概念理解得不夠全面,運營方法存在缺陷,導致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政府要及時解決問題,更好的規范商業銀行業務。
一、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存在的問題
商業銀行良好的管理與運行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所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是很必要的。本文筆者通過大量數據分析與走訪調查發現了當下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銀行貸款重組存在二次風險的發生、銀行貸款重組違規容易引發金融風險、貸款重組執行較難以及前期個別貸款重組授信不合規等問題。
1.銀行貸款重組存在二次風險的發生
目前,一部分商業銀行總行在貸款重組制度形成后,為了有效避免分行發生不審慎的重組現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對分行進行嚴格的監察,但是重組貸款還有可能發生二次風險。例如,基層商業銀行對企業大量的民間借貸不了解,對該企業一旦實施貸款重組,將會使該企業無法順利償還貸款,重組貸款也就轉為不良貸款。
2.銀行貸款重組違規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銀行的業務規范性能極大的影響金融波動。商業銀行對于風險的準備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企業風險的抵御能力。通過貸款重組的方式可以使一部分銀行把高風險的貸款劃分為正常類別的貸款,適當的降低風險準備金的提取,不符合規章制度中按照謹慎性原則來對資產減值準備進行計提的規定。同時,商業銀行會采取措施對不良資產進行相應的掩蓋,這樣會誘發金融系統風險。同時一些銀行為了滿足內部考核的基本要求,對實施貸款轉換情況給予相應的隱瞞,未經過上級部門審批就擅自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這也違背了銀行的管理規則。商業銀行也存在違規減免重組貸款利息的行為。商業銀行忽視貸款重組規則與制度極大的提升了金融風險。
3.貸款重組執行較難
貸款重組模式在執行時有較大的困難,擔保人和借款人會故意逃避商業銀行債務引發的貸款重組難問題。雖然一些商業銀行有重組意愿,借款方也未按照銀行要求啟動債權重組程序,想盡一切辦法逃避銀行債務,導致銀行無法借助貸款重組來有效化解相關風險。授信客戶可以從商業銀行那里獲取貸款重組,但是借款方卻選擇把企業租賃給實際控制人,以實現對企業的有效控制,借此來達到規避銀行債務的目的。同時,對于貸款重組而言,擔保人逃避擔保責任也是一項難題,銀行的貸款需要有擔保人作為風險保障,但是在實際貸款中,存在大量擔保人試圖逃脫擔保責任的現象,在進行擔保風險化解過程中,增加一些商業銀行嘗試著尋求滿足行內信貸政策的擔保者的難度。同時低壓擔保條件落實較為困難。部分地方國土部門對抵押項下土地需先撤押,再進行抵押,容易喪失優先受償權。
4.前期個別貸款重組授信不合規
商業銀行前期進行貸款重組時,由于時間緊迫、考核不全面等因素,導致個別貸款重組授信不合規。時間緊迫,銀行對貸款人的信用等級,企業運作狀態都不了解,這就極大的增加了貸款重組的風險。商業銀行對于貸后管理審慎性不夠重視,甚至把重組后貸款看作是風險性貸款來開展貸后管理,并將其歸納為風險預警管理范疇。對于政策性銀行,重組后貸款繼續按照正常類貸款的相關要求來開展貸后管理,并根據季度頻率來進行貸后檢查,這樣的貸后處理方式,很明顯放松了風險管理的審慎性,不利于規避商業銀行風險。
二、如何更好的優化商業銀行貸款重組
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命脈,而商業銀行的業務處理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以上貸款重組問題造成了商業銀行業務困難,所以管理方面必須采取合適的應變手段,優化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更好的落實商業銀行貸款重組業務,保證國家經濟金融的良好運行。筆者經過分析研究,提出了幾個改進方法,包括推動銀行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政府協同商業銀行運營、調整細化對重組貸款的風險分類標準、充分發揮整體合力等方法。
1.推動銀行加強風險管理能力
銀行的風險對金融波動產生巨大影響。為了避免金融危機,提高銀行貸款重組效率,管理人員要推行授信風險管理,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進行重組。首先,對貸款重組授信流程管理和控制機制進行補充和完善。對于貸款用戶的各項信息要進行全面調查,并對其進行嚴格審批后才允許放款,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貸后管理。同時,銀行部門需要在貸前對企業的授信風險進行有效的判別,并選擇針對性的貸后管理方法,從而有效避免發生二次風險。借助適度的差異化考核,對銀行重組給予仔細審查,審慎開展異地授信業務。同時商業銀行在辦理異地貸款重組業務時,由于地域差異會導致信息不對稱,給銀行貸款重組帶來風險,所以辦理異地業務,建議商業銀行對貸款方要有一個評估與調查,審慎介入異地授信并且強化異地業務管理。商業銀行也要加大探索問題授信的處置方式,用批量轉讓、資產證證券化等形式解決貸款重組推動難度大、逾期時間長等問題,以緩解不良壓力。
2.政府協同商業銀行運營
對于商業銀行的運營,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并監督地方政府部門的執行情況。同時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具備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對商業銀行貸款重組進行監控,也不能作太多的經濟干預,尊重經濟市場,優化信用體系。地方政府部門還需要對保全銀行信貸資產給予重視,并協同銀行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完善地方金融結構,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化解信貸風險,而且還可以打擊企業逃避債務的問題,協調土地、司法等部門為支持企業融資、銀行貸款重組提供幫助。
3.調整細化對重組貸款的風險分類標準
為了最大化規避銀行貸款重組產生的風險,銀行要對重組貸款的風險分類標準給予適當的調整和細化,并根據重組貸款的實際情況對各種類型的貸款重組給予細分,如借新還舊、貸款展期、更換擔保人或借款人、改善擔保方式等,禁止將保留的重組貸款賬面余額直接劃分至次級類。同時,要根據借款人是否正常生產活動、是否擁有還貸能力以及貸款擔保的有效性來進行分類。如果借款人的企業運行狀態良好,總有還貸能力那么可以考慮將其調為正常貸款,而將貸款重組后存在較大潛在缺陷的重組歸位次級類。細化了重組貸款的風險分類能夠讓商業銀行對借貸方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對借款方提前進行風險防范。
4.充分發揮整體合力
對于風險集中度非常高的企業,監管部門或銀行業協會要更好的發揮其監管協調或自律維權職能,并從公平、公正、客觀和全局性的角度來開展工作,督促貸款方合理借貸,從而有效避免由于長時間談判而使企業經營融資流程逐漸惡化,避免延誤企業貸款重組的最佳時機。協調人員要與借貸企業同進退,以加強銀行與企業的合作,為企業借貸提供一個好的連接紐帶。協調人員要嚴格遵循商業銀行貸款重組的相關條例,并對企業貸款重組管理辦法進行系統的研究,對貸款重組的流程、內容、條件、權責等予以明確。銀行與企業的共同合作能更好的協助企業,也能對企業的還貸能力有所了解,最大化規避風險。
三、結語
商業銀行的貸款重組對于不良資產的防范具有重大意義,正確合理的貸款重組能夠較好的發揮商業銀行的作用。有關部門一定要對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給予重視,并對商業銀行貸款重組進行一系列的優化,從而保證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本文作者在商業銀行貸款重組的方面進行大量調查,給商業銀行管理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更好的優化商業銀行貸款重組,最大化發揮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瑞紅.商業銀行貸款重組問題值得關注[J].銀行家,2016,(5):75-76.
[2]馬鳳鳴.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17):178-179.
[3]李超蕓,杜爽,鳳欣,等.淺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J].現代商業,2015,(6):276-277.
作者:牛飛 單位:北鎮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