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在企業應用過程中的不斷修正,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已經覆蓋了企業運營的所有流程與環節、部門與崗位,是一種功能性極強的科學管理手段,是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核心元素。本文以發電企業為研究對象,構建適合企業運營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以期為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構建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設計
發電企業通常屬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企業,因此,這類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而全面預算管理能夠顯著降低發電企業的生產與管理成本,從而幫助其實現更加理想的經濟收益。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全面預算管理也進行著信息化改造,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不但能夠簡化繁瑣的預算管理過程,還能提升預算管理效率,受到了企業界的一致推崇。
一、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設計思路
(一)系統結構設計原則系統結果決定著整個系統各項功能的運作與實現,是系統設計的基礎。發電企業在設計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時候,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系統結構中必須包括能進行人機互動的部分;其次,系統結構必須能夠體現系統的設計初衷;最后,系統結構必須具有一定的傳遞性以及重復利用性。
(二)發電企業特有屬性我國發電企業屬于提供社會服務類的經濟組織,其供應的電能直接關系著社會各項生產、生活能否順利進行。盡管國家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廠網分家”等調整,試圖提升電力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但發電企業的特有屬性還是沒有發生變化。這種特有屬性使得發電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必須以生產為導向,也就是必須要以提供足夠的電力為運營重點;同時,發電企業也要盡量最大化所有者的利益,實現理想的經濟收益,否則,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將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可能拖累發電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阻礙電力行業的進步。因此,雖然以生產為導向,但是發電企業也要重視自身經濟利益的實現。不過受限于這種導向,發電企業的費用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偶爾甚至會出現失控的情況。因此,如果不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就可能導致費用嚴重超支的現象。另外,發電企業的資產通常主要就是生產設備,而這些設備基本上都是以固定比率計提折舊就可以,所以,企業往往不會放棄使用的資產管理系統,而轉為使用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這樣自然也導致了發電企業構建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系統結構設計方案結合系統結構的設計原則以及發電企業的運營實際,本文認為其應該基于“雙線系統,相同結構,通用數據”的基本思想設計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雙線系統”代表發電企業同時使用當前的EAM系統與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相同結構”。代表發電企業要基于EAM系統建立相應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從而實現兩個系統各項功能的完美映射;“通用數據”代表發電企業的上面兩個系統使用的數據具有通用性,如果是相同數據,兩個系統會自動進行歸集處理,這樣能夠大幅降低系統數據的重復性,從而提升系統的運算效率。本文以該思想基礎設計了發電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
(四)系統結構的評價(1)SWOT分析法。發電企業借助SWOT法可以對比不同預算管理結構的優劣,具體見圖2、圖3。(2)專家分析。SWOT分析的前提條件是對發電企業自身所有的優勢及機會信息都進行強化;而對劣勢與威脅信息則進行整合,因此必須結合專家給出的分析意見確定最終的全面預算管理結構。本文進行專家問卷咨詢后,確定發電企業應該選擇基于EAM的全面預算管理結構,這種結構更加符合發電企業的運營實際。
(五)系統結構設計流程設計系統過程應按照下列流程:首先,發電企業結合自身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各項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優化與重組,使其既符合企業的運營實際又能夠滿足標準化、統一化的系統構建要求;其次,有效配置企業資源,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據采集與處理效率,進而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對系統的運算結果進行全面細致的預估,從而及時修正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二、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設計與功能實現
(一)預估目標編制預算前,發電企業需要對量本利進行預測,并以此為基礎預估各項財務數據的可能值;然后對未來電能產量、電價以及可能實現的利潤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相應的成本管理大致方向與模式。另外,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數據發生的期間,還要關注數據格式的有效性。借助軟件分析數據生成預估目標,不但能夠減少預估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還能提升預估的準確性。筆者結合相關理論并分析了發電企業的運營實際,建議其使用表1所示的盈虧分析表預估各項主要的預算數據。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發電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情況剔除或者增加具體的項目。表1中的預估通常以固定期間間隔進行,作者建議發電企業可以每月或者每季度預估預算目標,預估方式并沒有嚴格的限定,企業只要根據運營實際選擇相應的預估模式就可以。
(二)預算管理發電企業必須優化預算管理流程,并將預算管理目標細化與分解到各個預算責任主體,并建立完善的預算數據實時監控機制,從而保證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具體預算管理流程。該預算管理流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構建覆蓋整個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體系中不但涵蓋企業的所有支出,還為各項支出設計了相應的核算科目。每個會計年度開始與結束時,都要構建新的預算計劃,從而建立起企業的不間斷預算管理機制。企業必須針對所有與“錢”相關的業務建立相應的資金管理對比機制,從而實現對預算執行的有效管理。
(三)指標體系構建想要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必須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指標體系,只有這樣,電力企業才能在進行預算管理的時候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構建預算管理指標體系的時候,發電企業需要從以下五方面入手:(1)預算指標。作為整個預算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預算指標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發電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運營實際選擇既具有代表性,又實際可測可衡量的預算指標,從而提升預算管理的可行性;另外,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也需要各項預算指標的支撐。(2)預算責任主體。發電企業要明確各預算任務的責任主體,在將預算責任落實到預算主體的同時,也要為其賦予相應的權限,從而保障預算能夠按照事前預定的軌道執行。預算責任主體可以是一個單位,也可以是一個部門,還可以是一個崗位,發電企業必須明確各預算責任主體,從而全面把握預算的執行情況。(3)預算項目。發電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以及經營目標確定預算項目,并隨著運營的變動及時調整預算項目,從而保證預算項目與企業運營的貼合程度。(4)預算期間。發電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預算管控能力設置預算期間,理論上來講預算期間越短越好;但是也不能過短,因為那樣會嚴重降低預算對企業運營的指導性。(5)預算管理的權限。發電企業還必須為預算管理設置相應的權限,從而保證預算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權威性,進而推動各項預算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四)全面預算指標分配發電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組織以及生產情況,將預算指標分配到不同的預算責任主體中。分配的過程要注意協調好不同預算責任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避免出現有些預算責任主體只要隨便應付就能完成預算指標、有些預算責任主體即使拼盡全力也無法完成預算指標的情況。
(五)預算方案的執行在預算方案得到最高預算管理機構審批之后,發電企業就要落實方案的執行。實際工作中,發電企業不但要做好預算執行的管控工作,還要及時改進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保證預算方案執行的有效性。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不但要能夠處理所有的預算信息,還要能夠將各項預算執行數據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轉換,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實現對各項預算數據的處理。當編制模塊提交了預算編制結果之后,MAXIMO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應及時加載預算信息,同時在系統內設置完善的預算管理分錄,具體應做到:第一,要檢查資金,從而判斷預算是否符合企業的運營實際;第二,要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并進行偏差分析,同時將分析結果反饋給系統使用者。(1)燃料預算。發電企業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因此必須實時更新預算期間內的燃料消耗數據,從而實現對燃料消耗的有效管控;如果燃料消耗的資金超出了預算期間的限制,要采取相應的壓縮措施;如果燃料消耗的資金遠遠低于預算期間的限制,則要深入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2)設備維護預算。發電企業需要在MAXIMO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中添加設備維護管理模塊,并設置詳細的會計科目分錄,一旦發生了相關支出就要實施上載到系統之中,做到賬實相符。另外,發電企業還應根據設備的維護情況分析其使用的經濟性,從而確定設備更替的優先順序,進而提升企業物資配置效率,實現最大化企業價值的目標。MAXIMO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還應添加數據映射功能,從而實時反映庫存預算與庫存實際變動之間的關系,讓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庫存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整改。(3)其它預算管理。發電企業其它方面的預算,同樣也要在信息系統中管理,預算責任主體需要支出預算內項目的資金時,要先提交申請;申請得到主管領導的審批之后,再轉呈財務部;財務部審核資金支出項目屬于預算科目中,而且沒有超過預算額度之后,同意撥付資金;最后,財務部按照企業的相關的管理規范劃撥該項資金。每次將預算費用核銷之后,電力企業都應修正管理信息系統中的預算金額,從而為后續預算管理工作設定明確的指引;如果出現了預算外科目資金的劃撥申請,則要根據企業制定的相關流程申請,獲得審批之后,還要在管理系統中添加相應的科目,從而保證系統內數據的完整性。
(六)預算方案的調整通常情況下,預算是不可以隨意調整的。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以及經濟開放程度的提升,發電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運營過程中遭遇重大變故的可能性比過去高了很多。這些變故既有來自企業外部的,也有來自企業內部的,發電企業一旦遭遇了重大變故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調整預算方案,從而保證預算對企業運營的指導性,避免出現企業運營實際與預算脫節的情況。當然,調整預算方案必須得到企業最高預算管理機構的審批之后,提交至董事會決議;董事會決議許可之后,就可以將其作為新的預算方案逐級落實下去,替換舊的預算管理方案,之后所有的預算管理工作都以新方案為基礎進行。
(七)預算結轉如果部分預算項目結余過多,電力企業可以將其結轉到費用相對緊張的預算項目中,從而保證預算總目標的實現。
(八)預算分析發電企業要在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中設置數據分析功能,通過有效的數學方法分析各項預算數據現實的預算執行情況,從而為決策層制定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分析預算數據執行還能及時發現當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快速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便企業進行相應的整改。
參考文獻:
[1]張素會:《論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經濟論壇》2013年第12期。
[2]吳彩云:《關于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管理的探析》,《現代商業》2013年第29期。
[3]翟曉東:《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當代經濟》2013年第13期。
[4]金衛健,夏勇:《ERP實施后企業績效評價》,《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
[5]劉勝厚:《國內企業ERP軟件實施方法淺析》,《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第31期。
[6]李燕峰:《ERP項目實施中的關鍵成功因素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9期。
[7]楊悅:《大型國有企業實施預算管理的經驗和問題探討》,《價值工程》2011年第15期。
[8]李云霞:《構建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全面預算管理指標體系》,《財會通訊•綜合版》2006年第18期。
[9]陳丹鳳、薛南枝:《信息化環境下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構建》,《會計之友》2011年第21期。
作者:朱麗娜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