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安全工作措施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街道食安委各成員單位:
為實現建設食品安全街道這一目標,在全街建立起“責任明確、制度健全、運轉高效、風險可控”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健全生產加工領域和食品流通領域行業自律機制,加大消費者自我保護機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現將有關工作措施通知如下:
健全監管體系,強化監管責任
社區籌委會、社區、市場設立食品安全辦公室,社區主任和職能站所隊行政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辦公室主任由兩委成員兼任(原則上由綜治主任兼任),統籌轄區范圍內食品安全工作;明確一名食安專干負責日常事務開展;聘用3-5名兼職巡查員,明確責任區域,負責區域內日常巡查工作;工商部門要明確專人并合理劃分工作責任區域。
完善監管機制,形成監管長效
1、建立巡查機制。各社區籌委會、社區、食安辦巡查員、工商部門專干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建立巡查臺帳,并記錄時間、地點、巡查情況。發現情況及時向社區籌委會(社區)街道食安辦匯報,各食安辦負責人要對巡查工作及時指導督查。
2、建立舉報機制。街道食品安全辦公室統一對外公布食品安全群眾舉報電話,對舉報人舉報的事件查實后依照性質、情節輕重等給予50-200元的獎勵兌現。
3、建立首問責任制。對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現和處置建立首問責任制,責任人包括全街所有干部、工作人員和臨聘人員,對發現與食品安全有關事項要立即過問受理并及時報食安辦,沒有上報和及時處置的,或者因首問責任人過錯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嚴重后果的要追究首問責任人責任。
4、建立交辦督辦責任制。各成員單位對交辦的事情要有落實有回復,不辦或交辦不力的追究當事人責任。
5、設立聯席會議制度。堅持政企聯動、上下聯動、條塊聯動、點面聯動。各社區籌委會、社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各大市場要每月或每季度召開食安聯系會議部署處理相關工作。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及時把食品安全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
6、建立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五進活動”。宣傳陣地延伸到全街安置房、棚戶區出租屋、各大市場食品經營門店,發放“三個一律、十個不準”的食品安全告知書,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和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加大整治力度,嚴防事故發生
各成員單位要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生產加工經營行為,對非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遷就。街道食安辦牽頭,各成員單位配合重點對生產加工領域、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重點開展各類專項整治。
加強工作考核,加大工作保障
1、建立獎勵制度。各社區籌委會、社區、工商所食品安全責任人員由街道食安辦統一制定獎勵辦法進行獎勵,各成員單位獎勵納入街道年度經濟獎勵。
2、健全考評體系加大考核力度。按照年初街道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力度。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和部門提出批評,并限期整改。對因工作不落實,嚴重失察、失職、瀆職且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