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面對新課改、新時代的要求,作為班主任,他既是學校教育管理的組織者,又是教育教學的實施者,如何實現文化管理與制度管理的融合、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中的對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如何實現文化引領學生由被動管理到自我管理、激發學生積極進取、拼搏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廣大班主任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古語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都說明環境和教育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文明健康的教育環境,不僅有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靈,更能啟迪智慧、激發靈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和提高。因此,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已成為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本人積極探索和實踐文化引領班級管理,始終把“班集體”這個學生健康成長的一方沃土,看作是一個大家庭。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三個立足”,即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立足于班主任的特色、立足于我校的“槐文化”,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在班級的自主管理中成長,讓班級文化建設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沒有文化財富——知識、文學、藝術、音樂以及各種形式表現出了的美,那么生活就會變得暗淡、狹隘,從而失去真正的人生的幸福。”一個班級,也需要一種文化的建設,也需要一種精神的沉淀。
一、優化環境,為班級文化建設提升管理提供基礎
優美的環境,給人以美的啟迪。優美的環境布置,給孩子們以美的熏陶。為了營造更加和諧融洽、優美的校園環境,促進班級管理,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本學期在學校著力打造和諧校園、書香校園的基礎上,把班級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力求做到讓“墻壁說話”,讓“每一堵墻”成為“無聲的導師”打造班級特色文化從勵志標語、豐富多彩專欄、學習園地專欄、圖書專欄、活動娛樂專欄等方面展開。瞧!我們的教室內,既有漂亮的手抄報,還有眾多的課外書,還有整齊的作業,還有師生活動的照片;書架上、講臺上擺放著盛開的鮮花、綠色的植物……教室布置得煥然一新,富有情趣和特色,不僅充滿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同時也流露出天真活潑的少年情懷。這些亮點和創意,無處不體現著師生們的智慧和創造力,體現著班級成員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才華,詮釋著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展示著我們對班級文化的獨特理解。
二、嚴慈相濟,為班級文化建設提升管理提供保障
如果說“勤”跟班是管班之鎖的話,那“嚴”要求就是帶班之金鑰匙。“嚴紀”首當其沖。首先是讓學生討論為班級制定嚴明的班規班紀,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規范和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其次表現為對于有時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而違紀的同學不聽之任之,而是嚴肅嚴厲的進行批評教育,直至改正為止。否則會助長違紀的風氣,而影響班級穩定。但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貫穿著這樣一條原則,即“嚴慈相濟”,嚴中有愛。有愛心,才能尊重學生,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才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如我班的胡大偉同學,經常躲到廁所抽煙,后來被政教處給予處分,該同學情緒低落,我不僅沒有歧視他,反而特別關注他,經過耐心地開導,多次與他談心,他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后來在各方面表現都進步很大。像這樣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關注學生的生活,身體狀況,思想動態以及學生的心態變化等細節問題,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三、注重培養班干部,為班級文化建設提升管理增添幫手
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團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幫手,如何培養得力的班團干部是我們每個班主任不可避免的難題,加強班團干部培養,發揮班團干部作用、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班風,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注重對班干部的選用。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了解,選擇責任心強、有威信、有組織能力、有號召力、性格開朗、人際關系較好的學生擔任班團干部。其次,注重對班干部工作的督促和指導。管理中實行崗位責任制,每周安排兩名干部值周,具體負責紀律安全和衛生,組長、課代表各負其責以協助值周班長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等。再次,注重對班干部責任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班委會成員討論制定班級的各項制度,團委會主抓班級文化建設等,這樣通過對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和使用,我們有了一支精良的班級管理人才,發揮學生的力量與智慧,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減輕了班主任工作的壓力和負擔,也為班級管工作理增添了幫手。
四、利用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優化班級管理
古語云:“磨刀不誤砍柴工”,說明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德育教育是通過班會來實現的,班會又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通過一系列的主題班會達到對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目標、健康心態等的培養。特別是剛入學的高一新生,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時,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問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開展的一系列主題班會大致歸納為以下主題:責任安全教育;目標理想與前途教育;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如何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如何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加強考風考紀教育;母親節的感恩教育等等。召開班會我盡量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邊的事實說話;以預防為主,說教為輔;以學生干部為主力軍主持召開,我只是給予提議、指導、總結、點評。例如“考試作弊之我見”的班會,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做人要有誠信,做事要有原則,要想獲得優異成績,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弄虛作假,而不是不擇手段;還有“你因我而感到幸福”的主題班會,讓學生明白:做好自己,可以給別人帶去幸福,自己也很幸福。通過這一系列的班會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對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參與管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一個團結有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五、“槐香”飄溢,豐富班級文化,陶冶學生情操
我校的“槐文化”,是取“關懷”之意,提出“教育從關懷做起”,為學生提供多種成長的機會和渠道。據此,我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注重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氛圍,培養學生高雅志趣,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行為,建設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讓學生每天給自己選一則勵志格言;利用課前5分鐘講一個傳統故事,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人人參與班訓、班風、班徽等的設計;展示自己才藝的繪畫、手抄報等。還利用班會開展朗誦、讀書、練字、演講、攝影、象棋、唱歌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為自己的成才拓展一條新路。我還通過一些成功的案例、勵志故事,對學生學習、做人、處事、生活與交友等給予全方位的引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后來我把班會以及班級的活動拍下來,制作成音樂相冊,把照片貼在教室的豐富多彩專欄,通過這些班級文化建設,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熏陶和陶冶了學生情操,培養了良好的班風,為文明班集體的評選準備了條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班級精神是班主任和各任課老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淀起來的,是反映全班學生的價值并被全體師生認同的群體意識和精神力量,它是班級管理和建設良好班風的內驅力和核心,是班級文化的靈魂,它是一股強大的無形力量,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展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激勵和制約作用。今后,我將繼續致力于班級文化建設,打造學校的精品班級。
作者:張會琴 單位:西安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