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傳統文化教育除了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外還有啟發心智育人成才的作用。自從我們呱呱墜地,我們經歷了風華正茂的少年,意氣風發的青年,然后步入中年。我們生命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教育在我們的成長成才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然科學,專業技術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一個擁有才能的人若缺乏起碼的仁義道德,我們也不能認可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才。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清秀。對一個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只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問題也是個人修養的提升問題。
二、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同時也受到網絡媒體、外來文化和社會現狀的感染。多種因素的結合導致了傳統文化不受重視。
(一)社會環境導致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漠視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社會轉型,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教育的重點更偏向于實用主義。如今反觀我們的教育,除了考試依舊是考試,為了考試而學習。我們真正對傳統文化的接觸有多少呢?或許就是課本中的幾個文言文或古詩。學習已成為一個很功利化的問題,有用的知識就學,沒用的就堅決不浪費時間去學習。但何為有用何為無用呢?或許能幫人找工作的學科,就算最有用的。反之,則是無用的。所以,傳統文化對很多人來說就成了可學可不學的學科,因為它在考試中占得比重很低,甚至不考,同時它對我們工作無太大意義。我們主觀上存的這種偏見導致了對傳統文化的忽視。
(二)外來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網絡的普及導致傳統文化受到忽視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是綿延不絕,慢慢積淀而成。但自從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以來,在形式多樣的外來文化面前,傳統文化就出現了危機,網絡的大力宣傳加之傳統文化自身優化創新不足,對時代特點的適應差,導致傳統文化的核心地位逐漸衰落。最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傳統文化活動日漸淡化,傳統文化活動的個性越來越被人們所忽視,傳統文化正在失去賴以生存的、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大學生作為思想開放,充滿活力的群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更加深刻。
三、提升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
(一)拓展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豐富文化活動
網絡的大力發展為外來文化的入侵提供了途徑,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網絡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弘揚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每逢傳統文化的節日,網絡媒體應該加強對節日活動的宣傳力度,營造一種節日氛圍。高校應組織更多的文化活動,比如國畫,詩書朗誦,歷史知識競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在學生宿舍及教室樓道上貼一些歷史典故,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中國悠遠的歷史文化,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讓人產生一種歷史文化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大對傳統文化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學生被動的學習,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很多學生對這種教育方式有所抵觸,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性和發散性。因此,首先應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內容和問題進行引導。課后要求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查閱資料并寫出心得體會以備課堂交流,形成師生互動機制。教師與學生互相學習共同研究問題,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也充分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其次,豐富教育的手段,教育不僅僅是靠書本,也可以用其它的教育方式。比如,多媒體、電影、音樂等。這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更符合學生的個性,對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很大幫助。通過多種途徑詮釋傳統文化的內涵,讓傳統文化煥發魅力。
作者:隋煥鳳單位:齊魯工業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