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文化中企業制度建設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是全世界公認的茶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精神財富。從中國茶文化中提取出來的茶道精神,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瑰寶,其基本精神更是富含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的哲理,運用這些理論研究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能更清晰的發現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關鍵詞:
茶文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思考
1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的國家,中國從兩漢時期就開始研究如何制作茶葉。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國,有著很大不同。正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在中國人眼里,飲茶是和飯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不僅在于其物質層面,更在于其幾千年來沉淀的精神文化層面。
1.1茶文化的歷史
早在兩漢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種茶、飲茶,并逐步形成規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陸羽著寫的《茶經》,標志著中國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態和與之相關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飲茶中,形成了獨特的飲茶風俗,稱之為中國茶道,并逐漸傳播,此后在大量的有關茶葉、品茶的詩歌書籍中均有體現。中國茶道在隨后的若干年內傳入日本,形成獨特的具有禪宗韻味的日本茶道。中國的茶文化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向周邊地區擴散,明清以后更是遠銷歐美,直到鴉片戰爭前戲,一直都是中國主要的外貿力量,甚至歐洲當時的皇室,都以穿中國絲綢、飲中國茶為一種時尚,茶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1.2茶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茶文化是在人們飲茶、品茶的過程中,通過對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賞、品評、聯想,進入一種美好的意境中,達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從而達到修養身心、陶冶情操、參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種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種人生境界。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國茶道,其內涵是中國茶道的“七義一心”,“七義”即為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引導,“一心”即為“和”。茶藝描述飲茶、品茶過程中的藝術境界,茶德描述茶事過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禮是茶事過程中的禮節,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學問,茶情描述人們在品茶飲茶過程中對茶的喜愛之情,茶學說是人們在種植茶樹、烹茶煮茶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學問,茶引導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過著書立說、宣傳飲茶的好處,引導人們規范進行茶事活動。“和”字,囊括了人們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儉節約的“儉”,互惠互利的“共贏”等意義。中國茶道以周邊優美的園林環境作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賞景為表現方式,輔以語言、動作、器具,體現品茶過程中思想和精神為核心,體現出中國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2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現狀
自從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在企業成立之初,無論是制度的建立,還是企業管理的理論方式,絕大多數都是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直接照搬過來,很少有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當地實際的風土人情進行調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點的現代管理模式,在企業制度的建設上存在一些問題。
2.1企業成立初期戰略目標模糊
我國不少中小型企業,甚至一些大型企業,在企業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戰略,或者提出的戰略目標未形成系統。戰略目標過大、過于籠統都不能準確實施,長此以往,公司的戰略目標便漸漸變成了一句口號,無法實現。
2.2企業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匱乏
我國不少企業發展過程中,未能科學制定薪酬制度,不僅與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則相違背,長期矛盾的積壓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此外,企業人員流失問題也是企業人力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業發展前景模糊,員工的薪資不合理,職業生涯難以實施,工作壓力大等因素,導致員工離職,由于他們的流失,不僅是帶走商業信息、客戶,使企業蒙受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損失是企業對人才的培養、培訓,影響工作質量和職員工的穩定性。若長此以往,最終將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
2.3企業管理過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業內部之間向心力的總和,是各個部門之間團結與否的標志,企業從成立到發展壯大最重要的動力之一,是企業最基本的標志。一個沒有凝聚力的企業,就像一盤散沙,凝聚力的強弱對企業的運作效率、戰略目標、企業利益等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凝聚力強的企業,不管是部門之間、還是員工之間,都是協同合作,公司內部不僅團結,而且高效運作。
2.4企業機構設置的繁雜
很多企業在機構設置中,管理部門很多,相互之間責任相互交叉,這樣就經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沒人管”,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過程中部門職責未完全劃分。此外,行政級別紛繁,手續難辦理,導致企業決策不能及時傳遞至執行者手中,或者傳遞的信息不夠準確。
3茶文化對企業制度建設的思考
在茶文化視角下建立的企業制度,標志著一種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企業的經營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企業的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企業制度的建立,不僅可以填補法律法規和道德約束的不足,規范員工個人的行為,發揮廣大員工的聰明才智,使企業變為全體員工的企業;而且可以約束企業,避免企業出現家長制的管理模式,規范企業行為,使得企業的任何行為都有理有據。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隨著我國加入WTO組織,我國企業同世界其他企業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依據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會因為目標太大無法實現而淪為一句口號,也不會因為太小輕易實現了而輕易更改。制定戰略目標需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的戰略目標所涉及的專業化和多元化的取舍問題,二是企業自身供給能力和市場需求的關系問題,充分權衡利弊,發掘企業自身優勢,規避企業不利因素,根據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適宜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決人力資源匱乏
企業可根據本地的人均工資水平,行業內的評價工資水平,員工個人的職業素養和學歷水平,客觀公正的制定企業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經理依據個人喜好決定員工薪資。企業依據客觀公正的薪酬制度,盡力留住每一個對企業發展有益的員工,同時給予他合適的薪資,達到茶文化視角中的互利共贏,企業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相輔相成,共同成長。企業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賞罰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與干不好一個樣,員工就無法融入企業中,也不會有歸屬感。除了薪資待遇,可以給予員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務。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審視企業員工的價值,并引導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業增加凝聚力
眾所周知,如果一個企業凝聚力不強,人心渙散,必然不能沉下心來做事,導致企業不能長久地發展,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凝聚力作為一種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將企業全體員工聚集在一起,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鼓舞著大家的士氣,同事協調員工之間的關系,激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員工相互信任,相互幫助,有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有助于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茶道的“德”、“禮”、“理”、“和”字等,包含企業發展過程中員工感恩企業的感恩之“德”,員工平時溝通過程中的商務禮儀,溝通過程中依理講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贏”,和氣生財,以和為貴等等。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業員工相互之間的關系,企業成員之間包容互補,有助于企業員工之間的內部團結,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業機構設置簡單化
中國茶道精神中的簡約、精簡,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業機構設置簡單化,簡單化的組織機構能更快速的執行企業的決策,減少管理層級即可減少部門之間的內耗,提高運作效率。此外,還能克服各職能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明確各部門的權利和責任,優化配置人員,科學的設置行政管理部門,劃分管理職責,并下放決策權,充分發揮企業每個員工的聰明才智和組織效率。
4總結
制度的建立是規范化、標準化建立的過程,它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每個版塊包含完整的內容,應注意制度的系統性和關聯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設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優秀的企業制度,可以提高企業運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通過對茶文化的核心“七義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運用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圍繞企業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學化、流程化、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賞罰分明,讓企業和員工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山西省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分析課題組.對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思考[J].山西財稅,2013(11):6-8.
[2]盧祺義.關于弘揚茶文化、引導茶消費的幾點思考[J].農業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孫再華.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思考[J].科技導報,1995(12):48-50+61.
[4]吳光輝.國有企業組織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州學刊,1996(2):15-17.
[5]周國富.努力實現建設茶業強國夢———關于茶文化與茶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觀察與思考,2013(5):13-17.
[6]安文.中國茶文化旅游的拓展與提升———“首屆中國茶文化與旅游發展高峰論壇”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思考[J].農業考古,2013(5):255-261.
[7]龔永新,黃亮,張耀武.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回顧與思考[J].農業考古,2015(2):12-16.
作者:湯迪操 單位:黃河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