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迪士尼動畫電影與動畫角色塑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1937開始,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帶領下,形形色色的動畫角色為迪士尼打下了半壁江山,成就了一座恢弘的卡通王國。在動畫電影的創作歷程中,迪士尼一方面在以包容的姿態不斷為動畫角色增添新的元素,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另一方面,在創作的策略上仍蘊含著一定的規律性,從而形成自身專屬的風格魅力。自此,以迪士尼影業為代表的動畫電影在影視領域中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備受關注。
關鍵詞:迪士尼動畫;發展歷程;角色塑造;造型研究
一、迪士尼動畫王國的發展歷程
(一)開創時期(1937-1942):世界動畫的新篇章從1937年到1942年,這五年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的開創時期,也是迪士尼動畫飛速發展的時期,影片受到不同年齡層次人們的喜愛。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是首次使用多層次攝影機拍攝的動畫片。這在動畫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其改變了動畫作為電影娛樂性附屬的定位。這一階段迪士尼創作的動畫電影以神話、童話等題材為主,情節緊湊,色彩絢麗,角色富有童趣?!赌九计嬗鲇洝贰缎★w象》《小鹿斑比》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二)過渡時期(1943-1949):戰爭陰影下的維持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動畫電影的商業發行和制作管道,迪士尼動畫也極大地受到了戰爭影響。在題材上,迪士尼電影刻意增添與軍事、政治相關的元素。而類型上,由于員工應征入伍與片場的軍事利用,作品多為合輯動畫,如《為我譜上樂章》《旋律時光》等。
(三)黃金時期(1950-1967):名利雙收的動畫之王在這十多年的時間里,因為在創作與經營上的成功,迪士尼動畫電影進入了“黃金時期”。這段時間里迪士尼影業在創作數量上顯著增長,總共拍攝了9部動畫電影。其中,既有像影片《歡樂滿人間》這樣榮獲5項奧斯卡獎項的口碑佳作,也有如《森林王子》獲得2.06億美元的票房冠軍影片。
(四)蕭條時期(1968-1988):墨守成規二十年這段時期由于沃爾特•迪士尼的逝世,迪士尼公司內部為爭奪控制權而紛爭不斷,導致動畫電影的創作陷入困境。這二十年里,迪士尼影業創作影視作品11部,在形式與題材上均沒有很大的突破?!案木帯奔啊罢嫒?動畫”的形式依舊是熒幕上的主力軍,如《狐貍與獵犬》《奧麗華歷險記》《妙妙探》等,但影片影響力卻極大降低。(五)再度繁榮(1989-2000):推陳出新的大突破1989年《小美人魚》的誕生,讓迪士尼動畫電影重回巔峰。影片成功地將劇情和音樂緊密相連,通過歌舞形式為迪士尼動畫添加了新生命。此外,不論是首部3D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還是《泰山》中的CG“景深效果”技術,抑或是運用IMAX制作的《幻想曲2000》,迪士尼在影片的制作技術層面一直都有新的突破。(六)轉型期(2001-至今):三維領域的佼佼者面對夢工廠、華納、20世紀??怂沟葟姶蟮母偁帉κ郑鲜磕嵊皹I一家獨大的局面已不再。然而,迪士尼仍舊保持著強勁勢頭。在產量上,迪士尼每年都會有兩到三部動畫電影問世,占據著數量優勢;而在質量上,與皮克斯聯手進入了三維動畫時代,電腦動畫的技術優勢,給迪士尼動畫電影帶來了頗高的成就?!妒涞耐鯂贰豆治镫娏尽贰逗5卓倓訂T》《尋夢環游記》都是這一階段的優秀代表作品。
二、迪士尼動畫影業的獨特風格
(一)角色塑造:鮮明的立體展示迪士尼動畫電影角色雖然數不勝數,但是不管主角、配角還是跑龍套的群演,都帶有閃光點。在迪士尼動畫的六類特點中(如圖1),通過觀眾認可度的排序可以發現,性格鮮明位居首位。影片角色的鮮明性格是動畫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其在觀眾心中占據著主要地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迪士尼動畫最為突出的特點。按角色的原型來看,迪士尼影片里以動物為原型的角色,通常會被賦予美觀、可愛的造型。其中,既有像《瘋狂動物城》中的兔朱迪、狐尼克等“動物化的人”型角色,也有如《獅子王》中辛巴拉菲奇這類“擬人化的動物”。無論影片角色屬于哪一類型,迪士尼都可將人與動物的特性進行完美融合,在真實的基礎上又加以一定的夸張成分。同時人物型角色既忠于人物原型,保留了人物特點,又在外觀、肢體、對白等方面增加了動畫特征。
(二)視覺呈現:無處不在的夸張“夸張”,是迪士尼在塑造角色時最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其或是體現在變幻莫測的外形改動上,或是濃墨重彩的細節之處。迪士尼動畫電影中時常會通過角色的眼睛、鼻子、耳朵的變化來彰顯角色的面部變化,也可以是借助拉伸、壓縮肢體來夸大角色的處境,根據劇情轉變而不斷改變。例如影片《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既可以折疊、壓扁裝進一個小小的箱子里,也可以像氣球般充氣膨脹、漏氣干癟;穿上裝甲是強壯剽悍的戰士,脫下來又立馬恢復圓潤肥胖的身材。
(三)創作風格:令人捧腹的幽默娛樂性一直都是動畫電影的一大特點,也是迪士尼最為看重的元素。迪士尼影業旨在為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帶去歡樂,不論是通過搞笑的言語、滑稽的造型,還是怪誕的音效。這些元素的融入成功塑造了影片角色的幽默形象,使得動畫片變得老少皆宜。如《阿拉丁》中機智、頑皮的猴子阿布,《獅子王》里喋喋不休的丁滿,《怪物電力公司》里造型怪異的大眼仔等。這些角色無論在外形特征還是性格特點上,都帶給觀眾輕松愉悅的視聽享受。
(四)色彩搭配:不失純真的華麗由于動畫創作中的虛擬與隨意,動畫角色的色彩搭配有著極大的自由度。其不完全遵循現實,可以充分通過色調的明暗冷暖對角色進行美化與重塑。迪士尼往往會給動畫角色添加“兒童化”的點綴,使其形成卡通畫般的既視感。明亮和柔和的顏色占據角色的主體部分,同時由繽紛的次級顏色進行搭配,總體上多樣但又不顯雜亂,帶給觀眾一種舒適感。以《怪獸電力公司》中的蘇利文為例,身為以恐嚇為生的怪獸,他的形象并沒顯得丑陋骯臟。淺藍色的毛發加上紫色斑點,反倒讓蘇利文與毛絨玩具更相似。顏色對角色形象的美化不僅提升了角色的可愛程度,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充實的視覺觀感。
(五)主題寓意:寓教于樂的內涵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沒有因其動畫片的形式而使其所想表達的主題受到限制。在其動畫片里嬉笑雜耍的情節背后,觀眾總能體會到比卡通形象更為成熟的內涵,既能娛樂兒童,又能感動成人。迪士尼對主題的甄選十分寬泛,觀眾既能看到《獅子王》中的成長與拯救,領略到《海底總動員》中的親情與責任,還能感受到《瘋狂動物城》的平等與包容。從情感到社會,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內涵覆蓋方方面面,就像是導演設計的一顆顆彩蛋,隱藏在形形色色的場景畫面下,靜待觀眾細細挖掘體會。
(六)音樂運用:旋律與表演的融合將歌舞與動畫相融合,是迪士尼一直沿用至今的經典手法。不論是《小美人魚》中的艾莉兒,還是《冰雪奇緣》中的艾莎女王,都有一副動聽的歌喉,為平鋪直敘的故事添加了動聽的一筆。在影視藝術中,音樂一直都與畫面相輔相成。迪士尼動畫中的歌舞情節即為角色表演進行二次拓寬,進一步使角色形象化。同時,歌舞情節伴隨著優美旋律,也帶給觀眾身臨其境之感。
三、迪士尼動畫影片的角色塑造
(一)動畫角色的概念動畫角色是以繪畫藝術為基礎,同時利用造型、音樂等多藝術結合的形式來構建環境空間造型,通過虛擬的手法還原現實進而對各種現象進行提煉和再創造。其力求反映人們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種高度假定性的的形象。劉小林和錢博弘在《動畫概論》中認為:“動畫中所有的形象,包括角色或是背景,都是運用造型藝術手段以及夸張、變形、寓意和象征等手法人為塑造的,其影視結構是以美術造型元素為材料的視覺經營,都要進行角色與背景的影像結構設計?!雹賱赢嬰娪爸械慕巧歉鶕F實生活,憑借技術與想象力創造出的形象。動畫角色是指在卡通動畫藝術中單獨設計出來的藝術形象,這些動畫角色就好比是電影中的角色演員。②相對于常規影視作品中的真人角色,動畫角色具有更高的可塑性。他們可以逾越現實中的限制,通過更加自由的表演形式來達到表現效果,進而最大限度上貼近導演理想的角色。
(二)動畫角色塑造的基本要素如果把動畫角色比作為一部機器,那么外觀造型、內在性格、語言、聲音、動作、道具就是組成這部機器的“零件”。這幾個部分是塑造動畫角色的常用元素,本文征集了觀眾對“動畫角色塑造基本要素”的排序統計(如圖2)。從數據可以看出,外觀造型、內在性格、語言以及動作被觀眾擺在首要位置,其中外在造型是最關鍵的元素,是動畫角色最能引人注目的閃光點。1.直觀獨特的外觀“外觀”是觀眾認識一個角色最直觀的角度,可以將角色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現出來,使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角色人物產生自己的判斷與區分。例如角色的身份、年齡、職業等。不過,外在元素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它甚至可以通過動作、言語等完成對角色性格、情感外像化呈現。所以,一方面動畫角色的外在元素具備一定的特殊性,用于突出角色;另一方面則是與角色內在形象相輔相成。總體來說,外觀造型是角色身上一切可視化的事物,包括色彩、動作、表情、服裝、道具等,這些元素既是一個整體,由不同元素的組合堆砌,形成一個完整的角色,同時又相互獨立,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地位。2.飽滿多元的性格“角色塑造的關鍵在于性格描述”,性格是角色塑造中的關鍵部分。其既是角色特點的重要體現,也是對角色進行區分的本質因素。角色的性格更多偏向于角色內在的層面,它并不能直觀表現。但是性格的多元會直接影響到外在表現的不同,給角色帶來形象生動的視覺體現。③角色在傳遞性格特征時,會形成不同的動作與外觀,例如歡呼雀躍表示歡喜,捶胸頓足表示悲痛,怒發沖冠表現憤怒。由此可見,觀眾對動畫角色的親眼所見實際上就是對其性格的間接理解,多元的性格為動畫角色的構建提供內在支撐,是角色形象立體、飽滿的本質所在。3.感情豐富的語言語言是角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動畫藝術作為一種有聲藝術,其整個角色構成均建立在語言之上。抒情達意、情感變化、人物關系均通過語言交流完成。觀眾在接受人物角色的同時也接受了人物的角色語言,甚至會跟著情節的起承轉合,與人物一起交流、溝通,達到共鳴。④由此可見,語言既是動畫角色的一種表現方式,通過聲音進行信息、內涵的傳遞,同時角色豐富的語言又是其感情寄托,帶領觀眾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4.生動貼切的肢體動作肢體動作也是動畫角色的重要構成?!皠赢嫛笔墙⒃诙S空間中通過模擬構建三維空間的立體藝術,而動作賦予了動畫角色動態的表現與空間維度上的立體感。此外,動畫電影可以在動作中達到最大限度的夸張,突破真人電影的限制,從而實現影視的娛樂性。然而,動畫影片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也會兼顧生活真實,動畫角色的動作建立在角色性格的基礎上。因此,萬變不離其宗,角色的肢體動作需要為角色性格而服務。此外,動畫影片形式的虛擬性與寫意性也要求動畫角色的動作簡潔明了,不設置過多的冗余來增添觀眾理解上的難度。
(三)動畫角色的風格類型卡通風格的角色造型,一般都具有可愛、甜美、滑稽的外形特征。動畫角色的風格主要有唯美、寫實、卡通三種風格樣式(如圖3)。1.夸張俏皮的卡通風格通過“動畫角色風格類型”的問卷統計可見,卡通風格占據48.18%,為觀眾最受喜愛的動畫風格。唯美風格以28.18%,寫實風格以23.64%位列其后。在塑造卡通風格的動畫角色時,身材、形狀、大小都不必像寫實和唯美風格那樣遵循現實,可以融入一些夸張來實現角色所要呈現的戲劇效果,其外表形象往往可愛、喜感,視覺上的喜劇效果突出,對于觀眾而言也更容易接受。2.浪漫華麗的唯美風格唯美風格的角色造型中,動畫師常常會融入奇幻、浪漫元素,來增添一種虛幻的美感。角色的造型會被明顯的夸張化,例如為了營造黃金分割的完美比例而刻意地拉長身材;通過改變眼睛、嘴巴等五官的大小來呈現清秀的面龐;搭配精美的發型、服裝來突顯華麗高貴的氣質。最為典型的角色是《冰雪奇緣》中的艾莎與安娜,在觀賞過程中使得觀眾對角色形象產生美的感受。3.細致嚴謹的寫實風格精準和嚴謹是塑造寫實風格角色的一大特征。在設計人物角色時,通常會遵循現實人物形象。依照正常身體比例與線條,塑造動畫角色的身體構造;模仿真實人物的面貌,塑造角色的表情、神態;根據客觀的運動規律,塑造角色的肢體動作。同時在設計寫實風格的動畫角色時,往往都會設置一個真實的原型人物作為比較,力求動畫角色形象更為精準。
四、迪士尼動畫產業對我國動畫電影創作的啟示
迪士尼動畫電影的成功源于歷史機遇、文化特點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它的成功道路雖然不可復制,但是仍有許多可為我所用的策略。結合我國的文化環境與觀眾的評判,針對動畫角色的不足與缺陷,適合我國動畫角色塑造的策略大致可分為四點:豐富角色外形、構建多元性格、拓寬表現形式、合理利用聲音。
(一)兼顧多樣元素,豐富角色外型從宏觀的角度來講,角色的原型直接影響角色的外在形象。我國動畫電影在角色原型的選取上既可以從現實中取材,以真實的人、物為原型,塑造擬人、物的角色,亦可依靠憑空的想象,完全虛構。例如在迪士尼動畫電影中,不論是草原上的獅子,還是異度空間的怪物,又或是林林總總的玩具,任何事物都能充當角色,這是對動畫形式的最有效利用,也能使每部影片新穎獨特。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我國動畫電影外在造型的塑造也應當面面俱到,應是包含從發型、表情到動作、外形的整體。畢竟外觀是觀眾對角色的第一印象,外在形象到位即可全方位傳達角色信息。例如迪士尼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中“蛋頭先生”的形象塑造,我們憑借這怪誕浮夸的外表就可判斷出其為搞笑逗樂的身份。
(二)構建多元性格,充實角色內心角色的鮮活本質在于性格,所以迪士尼的設計師都會在角色內在形象上傾注大量的心血。然而我國動畫電影的角色塑造層面時而缺乏特點,過于單薄,導致角色扁平化;時而棱角分明,過于標新立異,使得角色標簽化。在角色的性格塑造上,我國的動畫電影工作者還需要構建角色的多面性。例如迪士尼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馬林在限制尼莫時有膽小懦弱的一面,而其也有為召回兒子不懼對抗大海的堅韌不屈的一面。此外,性格塑造要保證角色棱角分明的同時,還需要飽滿立體、多層次,用足夠強大的內在形象作角色的支撐。甚至可以另辟蹊徑,為角色添加一些小瑕疵作為點綴,讓角色美丑并存,好壞參半,從而貼近生活,使得觀眾感同身受。
(三)拓寬表現形式,延伸角色生命針對一些鮮明獨特的角色,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制作者會為他們額外加戲。例如放在正片之后的彩蛋里,或是像《派對恐龍》《驚魂夜》《小玩具》等作為《玩具總動員》的番外專門拍攝的續集短片。這些作為電影附屬的“小作品”是動畫角色生命的延續。如影片《瘋狂動物誠》結尾部分,飆車的罪犯竟是樹懶“閃電”,這一情節之所以能讓觀眾哈哈一笑,正是在角色形象上的反轉呈現,讓我們看到了“閃電”這個角色的另一面。因為正片中所呈現的只是動畫角色性格的一部分,而影片幕后和影片之外的更多信息就需要借助花絮與彩蛋這樣短小精干的形式來呈現。我國動畫電影工作者應提起對花絮和短片的重視,它們不僅是動畫創作者們對角色塑造充滿熱情的直接體現,更可以使原有動畫電影內容進一步豐滿,角色更加生動。
(四)合理利用聲音,輔助角色塑造視覺與聽覺是電影的兩大主要呈現形式,兩者之間往往成正比關系。對于動畫影片來說,天馬行空的想象同時要求影片中的聲音部分需要更多生動、夸張的元素存在。從角色的角度來看,語音、聲響既可以作為這個角色的亮點,也可以是表現角色性格形象的因素。迪士尼動畫電影中對于配音演員的選取一般只以演員自身的聲音條件與角色的匹配度為準。例如《海洋奇緣》中,迪士尼選擇了道恩•強森來做毛伊的配音。兩者都具有強壯的身材和樂觀自信的性格,從外在的體型、血統到內在氣質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貼切。而反觀我國動畫電影配音層面,配音演員的選取并沒有將“聲音條件的貼合度”放在首位,而是主要考慮演員的“人氣度”及“粉絲量”,卻忽略了其聲音條件與影片內容的聲畫和諧。
五、結論
在動畫電影中,角色作為影片整體的“靈魂”,在影片的制作過程中尤為重要。迪士尼的每個動畫角色都經過了潛心刻畫,將想象力與現實完美融合,為動畫電影賦予了生命,也給觀眾呈現了一部又一部的視覺盛宴。此外,動畫角色帶來的不僅是電影的成功,也拉開了整個動畫產業的序幕。從動畫電影到迪士尼樂園,再到附屬產品,動畫角色貫穿著整個鏈條。反觀我國動畫電影,我國具有淵源的文化傳統及現代化的技術,其動畫電影并不缺乏好的題材和優秀的技術,但如何對技術進行感官呈現,同樣需要借助角色的塑造來實現。本文通過對美國迪士尼動畫影業及其角色塑造的研究,為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提供經驗與啟示。
作者:姜博